農村經營管理站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05-31 05:33:00
導語:農村經營管理站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市農村經營管理站在市委農辦、市農委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和市委關于“三農”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農辦、市農委中心工作,以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為目標,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農村經營管理成長性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基礎性工作實現新的提升。
一、突出重點,推進農村經營管理成長性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一)開展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重點課題調研。根據市農委工作總體要求,在委領導牽頭下,農經處、站組織力量,歷時半年多時間,開展專題調研,進一步摸清本市農村土地承包與流轉現狀,找準瓶頸問題及其原因,提出對策措施和工作建議,形成了調研報告。代草擬了《關于進一步穩定完善本市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根據調研成果和工作部署,選擇浦東新區曹路鎮、奉賢區莊行鎮等4鎮先行開展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試點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制定試點方案和工作規范、設計信息軟件、選定交易場所等前期準備工作,正著手啟動實施。
(二)扎實推進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按照市農委《關于組織開展本市第二批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和《上海市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暫行標準》要求,扎實推進本市第二批92個村財務管理規范化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各試點村在健全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帳務處理程序、加強民主理財建設、提升財務公開質量、嚴格農村審計監督、強化財會隊伍素質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農村財務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水平進入新的階段。同時組織各區縣積極擴大試點。到**年底,全市已有15%的行政村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有近41%的村正在開展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為到“十一五”末,本市基本實現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打下了扎實基礎。加強先進典型表彰宣傳,確定閔行區顓橋鎮黃一村等19個村為上海市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示范村,推薦浦東新區曹路鎮東海村等9個村為農業部全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示范單位。
(三)貫徹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是國家財政部新頒布實施的一項會計制度。根據農業部和財政部有關文件精神,和委領導要求,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做好實施工作。一是組織開展前期調研,提出相應工作意見和建議。二是會同市財政部門,籌備召開全市工作部署會,邀請農業部有關部門領導作專題輔導報告。三是制訂培訓計劃,編寫培訓教材,組織開展培訓工作。累計組織市、區縣二級開展培訓33期,培訓合作社管理人員和財會人員達3500多人,一些具備條件的合作社已開始先行實施,為確保2009年度全面實施打下扎實基礎。
(四)籌備全市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會議。**月,市農委召開全市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近幾年本市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分析農村經營管理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部署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本市農村經營管理重點工作,對于推進全市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上新臺階,更好地適應農村改革發展新形勢新要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區縣主管部門領導,以及區縣、鄉鎮農經部門負責人等160余人參加了會議,這在近10年來本市農村經營管理系統還是第一次。對會議召開,委領導高度重視,主任辦公會議專門作出決定,分管領導先后兩次聽取籌備工作情況匯報并提出明確要求。根據要求,組織力量,制定方案,分工協作,積極籌備,確保了會議圓滿召開,取得預期效果。
二、夯實基礎,推進農村經營管理基礎性工作實現新的提升
(一)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一是落實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工作取得新進展。**年,新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1.3萬份,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放率達92.8%,比上年增長1.6個百分點。浦東新區試行開展二輪土地延包后續完善工作。二是進一步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行為。全市農戶承包地流轉面積151.2萬畝,約占延包總面積的60%,其中**年新發生流轉面積16.7萬畝,新簽訂合同0.63萬份,全部使用全市統一流轉格式合同。三是推進奉賢區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試點工作。全年累計受理土地承包糾紛案件47件,其中仲裁立案8件;調處41件,占受理案件的87%,其中仲裁裁決4件。四是有序推進土地承包與流轉信息化管理。
(二)健全農村財務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保障農民群眾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一是推行會計委托村級財務管理模式。全市有1100多個村實行了會計委托,約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65%。二是切實加強村民主理財小組建設。建立健全村民主理財小組,每月定期舉行民主理財活動。全市有98%的村健全了民主理財小組,民主理財成員達7350多人。加強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培訓,提高民主理財水平。三是提高村級財務公開質量。全市所有村實行財務公開,其中按照統一要求實行規范公開的有1588個,占全市總村數的88%,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小組實現組級財務公開。四是實行農村會計電算化。實行會計電算化村達1530個,占全市總村數的85%,其中浦東、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區達到或基本達到100%。積極探索農村集體財務網絡化監管新機制。
(三)努力提高工作質量,發揮農經統計基礎性參謀作用。一是加強村級組織經濟運行情況調查監測。會同市統計部門,研究制定統一調查統計口徑,聯合組織開展村級組織可支配收入專項調查。**年,本市郊區村級組織可支配收入平均273萬元,約比上年增長15%。二是組織實施農民收入調查與負擔監測。繼續在市郊8個區縣、50個鄉鎮、154個村確定1150戶樣本農戶,開展農戶收入抽樣調查和負擔監測工作。每季度做好調查監測數據匯總統計,定期開展農民收入預測分析工作。三是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統計工作。修訂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統計報表制度》,組織開展農經統計工作。匯編農經統計數據資料。
(四)加強工作調研和信息工作,為各級有關部門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一是加強農經工作調研。除完成市農委重點課題調研外,結合工作實際,先后組織開展統一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科目設置規范會計核算,完善本市農村集體資產調查統計報表制度等多項調研,并分別形成調研成果,并以文件形式組織實施。參與市農委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點課題調研。二是組編《上海農經信息》。建立健全基層農經信息員隊伍,編發《上海農經信息》30多期,市農委“上海三農動態”和市農委政務網錄用率達80%以上。
- 上一篇:市交通局科學發展觀檢查整改措施
- 下一篇:政府勞動模范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