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行發展意見
時間:2022-09-03 06:46:00
導語:外包行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信息服務、應用管理和商業流程等業務,發包給本企業外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以降低成本、優化產業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商業行為,包括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研發外包(CRO)及知識處理外包(KPO)等形式。本文件所指服務外包企業是承接服務外包的企業。
為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增強**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擴大服務產品出口,加快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現就促進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重要意義
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化,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向亞洲尤其是我國轉移步伐加快。**作為我國西部內陸城市,積極主動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有利于轉變我市外貿增長方式,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有利于提高我市利用外資質量,促進開放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有利于我市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換代;有利于我市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搶占先機,提升我市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發揮我市人力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擴大就業。
二、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目標、工作重點和總體規劃
整合各種資源加快發展我市服務外包產業,打造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力爭到2012年,當年全市服務外包業務總額達到300億元,其中離岸服務外包達到10億美元;擁有超過12萬人的服務外包從業人員;吸引200家海內外服務外包知名公司在**建立服務外包企業,其中80家取得CMM(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軟件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級以上認證;培育300家本地服務外包企業。
為實現以上目標,將重點引導服務外包企業主動承接跨國公司的離岸外包業務;大力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服務中心及全球著名培訓中心和咨詢公司落戶**;鞏固現有服務市場,積極開展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財會核算、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業務流程外包;重點發展信息技術、動漫設計、生物醫藥、物流和金融、機械設計等領域的服務外包業務,提升**服務外包質量;大力培育本土服務外包知名企業,形成服務外包企業集群。
按照“合理布局、有序發展”的要求,先期確定高新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渝中區、南岸區、沙坪壩區、巴南區為**市服務外包示范區。示范區要因地制宜確定發展重點,發揮比較優勢,實現錯位發展。高新區重點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動漫設計、研發外包;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重點發展信息服務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和人才培訓;渝中區重點發展金融、咨詢等服務外包;沙坪壩區重點發展物流、培訓等服務外包;巴南區重點發展業務流程服務外包;南岸區重點發展會展等創意產業服務外包。
三、多渠道支持和促進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一)財政支持
利用現有服務外包專項資金、外貿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自2008年起至2012年,全市每年投入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資金1億元,主要用于與中央扶持資金配套、服務外包國際市場開拓、專業人才培訓、資質認證、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創意產業發展、園區配套、辦公場地租賃、產學研合作以及與服務外包相關的配套服務和特定環境改善等。
鼓勵國內外服務外包企業和企業總部來渝投資落戶。對來渝投資并以承接離岸外包業務為主的服務外包企業,其注冊資本在5000萬元以上且有實際稅收的,經有關部門批準,可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對到**服務外包示范區落戶的服務外包企業且有實際稅收的,其購建(含租賃)和裝修自用辦公用房由落戶地財政給予一定補貼。
支持服務外包企業發展。服務外包企業除享受所有貨物貿易的政策之外,還可以享受以下專項扶持政策:一是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支持。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專業性展覽會、博覽會,對展位費、宣傳費給予70%的補貼;安排一定數量針對性較強的商務考察,對交通、食宿等費用給予70%的補貼;對開展國際廣告、國際商標注冊、申請專利等活動給予70%的補貼。二是出口品牌發展資金支持。對各類離岸服務外包出口產品已在國外注冊商標,并形成一定影響力,經專家評審為**市出口暢銷品牌的,可按照70%的比例、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標準給予出口品牌發展資金支持,并優先推薦申報中國出口暢銷品牌。三是出口產品研發資金支持。對企業開展能提升行業產品質量、提高效率的行業共性技術研究項目,優先推薦申報商務部出口產品結構調整資金,同時從地方研發資金中每年予以配套。四是離岸服務外包獎勵資金支持。對開展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完成商務部服務外包登記且年出口額超過50萬美元的企業給予10萬—100萬元的獎勵;各服務外包示范區開展離岸服務外包相關領域的專題研究并形成研究報告的,在外貿發展資金中按照每個專題2萬元的標準給予支持。五是認證資金支持。鼓勵和支持服務外包企業構建質量保障體系,推進企業標準化體系建設,促進企業提高質量管理能力。對通過CMM/CMMI認證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額度為二級20萬元、三級30萬元、四級40萬元、五級50萬元;對通過PCMM(人力資源成熟度模型)、IS02700l/BS7799(信息安全管理)、IS020000(IT服務提供商環境安全性)等認證的服務外包企業,給予最高70%、單個項目不超過30萬元的支持。六是財政返還支持。從2008年起,凡落戶各服務外包示范區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可由所在地財政3年內對地方留成營業稅給予部分返還,后3年減半返還。對在我市新設立的從事服務外包專業技術培訓的培訓機構,自開業年度起,由所在地財政3年內減半返還營業稅。
(二)稅收優惠
服務外包企業經市外經貿委、市信息產業局等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認定后,可享受軟件企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對服務外包企業進口所需的自用設備,以及按照合同設備進口的技術(含軟件)及配套件、備件,不需出具確認書、不占用投資總額的,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國家有規定的除外)。
服務外包企業從事技術轉讓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經地方稅務機關備案同意后可免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服務外包企業發生的主要用于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費用,可按照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50%扣除。
(三)金融保障
鼓勵服務外包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收購、兼并和境內外上市加速發展壯大。通過**市外貿融資擔保公司等擔保機構,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并在外貿發展資金中對企業的擔保費給予一定支持。
支持服務外包企業開展出口信用保險。根據《商務部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關于支持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全面合作協議》精神,市外經貿部門要積極協調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營業管理部為我市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保險、融資服務,并在外貿發展資金中對企業的保費給予50%的支持。
對服務外包企業提供方便的外匯管理服務。服務外包企業根據需要可開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根據國家政策規定,外匯部門適當放寬對服務外包企業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的管理,其外匯收入可全額留存,不受賬戶限額限制。服務外包企業外匯資金不足時,外匯管理局可根據實際需要,允許企業提前購匯存入經常項目外匯賬戶。
(四)人才保障
人才是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關鍵。市級各部門、各區縣(自治縣)應通過各種方式引進和培養數量充足、層次多樣的服務外包專業人才,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大力引進國內外服務外包中高級人才。將引進服務外包高級人才納入**市千名優秀人才引進計劃和**市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集聚緊缺的服務外包高層次人才。依托國外引智項目、重大工程項目及中國國際人才市場**分市場,引進國外服務外包高級專家。根據企業需要,結合**市對外經貿和人才交流活動,引進國內外服務外包中高級人才。對為**地區企業招聘服務外包中高級人才的人才服務機構、中介機構給予招聘補貼。引進的中高級人才符合條件的,可享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引進軟件中高級人才優惠政策規定的通知》(渝府發〔**〕71號)有關優惠政策。
建設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一是由市外經貿部門安排服務外包人才培訓配套經費,用于支持培訓機構培訓服務外包實用人才。吸引、鼓勵國際知名培訓機構和大型企業在我市開展服務外包培訓,重點培養研發、管理、市場開拓和面向日、韓、歐、美的中高級人才;鼓勵和支持高校與企業合作創辦服務外包培訓機構或實訓基地,培養服務外包企業急需的實用技能型和創新型人才。二是加快我市高校服務外包相關學科和專業建設,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設立服務外包學院或有關學科、專業,支持高校根據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需要開設有關課程,或在相關專業課程中增加服務外包知識內容和學時安排。三是加強中低端人才的培訓。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術的崗前培訓,鼓勵和支持我市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機構設立服務外包中心(學院),或者設立專業課程,或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合作創辦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培訓中心(學院)。四是支持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和培訓機構開展定向培訓。積極向商務部爭取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人才培訓資金,引導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和各種專業技能的培訓,對學校和培訓機構開展定向培訓以及企業開展崗前培訓的分別給予培訓經費的50%、85%以內的補助。
優化人才創業環境。一是將服務外包高級人才納入全市重點引進人才范圍。高級人才來渝創辦服務外包企業,可申請**市風險投資基金支持、歸國人員創業項目啟動經費支持和市人才發展基金委托的金融機構貼息貸款。二是構建便捷的出入境和工作通道。及時協助符合申請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聘用的外籍人士辦理就業證、專家證,并依法為其辦理居留許可,對個別確有需要加急的證件加急辦理,并可將其外國專家證有效期延長至服務合同期滿;將符合條件的我市服務外包企業辦理因公、因私出國(境)證件納入綠色通道快捷辦理,為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便利;對聘用外籍人士較多的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上門集中辦理居留許可證的服務;將服務外包企業臺港澳人士辦理的《臺港澳就業證》有效期由1年延長至勞動合同期滿,辦理時限由法定的收到港澳臺人員提交的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縮短至7個工作日。
(五)服務保障
規范服務外包企業認定辦法,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便捷的市場準入服務。由市外經貿部門和信息產業部門牽頭并會同市級有關部門,制定出臺《服務外包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經認定的服務外包企業,可享受本意見的相關優惠政策。對服務外包企業,在準入審批和工商登記時,給予審批和登記便利,方便企業按照國際慣例承接服務外包業務。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以建設創新型城市為契機,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服務,依法嚴懲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為服務外包企業創建良好的經營環境。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外包企業,經申報認定后將其列為**市知識產權試點企業,并給予重點支持和保護。構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方便、快捷、專業的知識產權申報、受理、保護、信息等服務,加大服務外包過程中的專利特別審查服務。鼓勵企業培育自主知識產權,按相關政策為服務外包企業申請專利提供資助。
營造服務外包行業誠信環境。依托**市服務外包行業協會,制定行業自律公約、服務外包企業誠信登記備案制度等。建立行業誠信數據庫,強化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促進企業誠信經營及員工誠信自律。規范市場秩序,形成“政府引導、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誠信環境機制。
建立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全國服務外包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服務外包信息網站,用多語種宣傳我市服務外包發展情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利用政府網站、電視、廣播等各類媒體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信息服務。進一步完善**軟件公共技術支撐平臺及模具設計技術服務平臺,積極建設生物醫藥公共技術平臺、服務外包人才及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高層次、高水平、全方位的信息和技術服務。
建立服務外包統計指標體系。根據國家最新統計標準,結合**實際,研究建立反映服務外包發展特點的服務外包統計指標體系,并試行服務外包統計制度。利用服務外包統計數據對服務外包發展的趨勢進行分析,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市場信息服務。
(六)組織保障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服務外包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和協調全市服務外包發展的重大問題,成員由市發展改革委、市經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事局、市信息產業局、市外經貿委、市文化廣電局、市外辦、市地稅局、市統計局、市工商局、市新聞出版局、市政府金融辦、高新區管委會、市國稅局、**海關、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管理部、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管委會等單位和有關區縣政府負責人組成。辦公室設在市外經貿委,負責日常工作的協調和聯系。把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相關業務指標納入各區縣(自治縣)和市級有關部門年度工作目標予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