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走出去意見

時間:2022-12-25 03:49:00

導語:金融支持走出去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支持走出去意見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省級各金融單位:

為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和優勢,為我省企業“走出去”發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推動我省“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金融支持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意義

實施“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從國際經濟大局出發,為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后勁,促進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全面啟動、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深入發展和孟中印緬地區經濟合作的逐步推進,為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帶來新的機遇。發揮我省區位優勢,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對于提升我省對外開放水平,將****建成我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互利合作的重要基地,促進我省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企業走出去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力量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困難很大。企業走出去需要完善金融支持與服務體系,不僅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作用,商業性金融機構也要發揮積極的作用,為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提供貸款、結算、擔保、保險等金融服務。進一步發揮金融機構的優勢,不斷完善金融支持“走出去”的服務體系,是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條件。

二、金融支持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主要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我省金融機構的作用和優勢,支持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省金融機構與周邊毗鄰國家金融機構間不同層次的合作機制;搭建與周邊國家人民幣資金結算體系,加強和規范人民幣跨境流動管理;加大金融對我省外向型企業擴大出口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農副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商品出口的支持力度,增強外貿對全省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積極開展國際信貸業務,支持省內有條件的企業利用成熟技術、優勢產品和富余生產能力走出去,開展境外投資設廠和跨國合作經營,擴大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為****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提供銀行服務;為我省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保險、證券方面的金融服務。

三、金融支持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我省金融機構與周邊國家金融機構之間雙方定期互訪制度。

通過互訪增進雙方的溝通與了解,熟悉對方的法律、法規、經濟及金融的規章制度,建立經濟金融信息交流機制,了解經濟金融相關發展的信息及相關數據指標,探索雙方金融合作范圍和項目,為境內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務,為金融機構的“走出去”打下基礎。

(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支持我省企業“走出去”。

1.突出重點、創新信貸產品和信貸方式。一是創新信貸產品,對市場發展前景好的“走出去”企業,金融機構應以企業成長潛力、經營能力、企業信用等主要指標為判別標準,采用個人財產抵押擔保或法人代表信用擔保的貸款方式,設計出適合“走出去”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如大力推廣倉單、存貨、應收賬款、專利權等質押貸款,全面實施“年內一次授信,年中隨需隨用”的循環放貸方式。對于進出口量大的企業,各金融機構還要積極開展打包貸款、進出口開證、進出口押匯等業務,幫助企業獲得信貸支持,搶占市場先機。二是要根據企業資金周轉情況,合理確定貸款額度和期限。三是要建立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在不降低信貸標準、金融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對“走出去”企業和項目應盡量實行差別化服務,提高貸款審批效率。

2.努力滿足“走出去”企業的全方位金融需求。提供避險金融服務,對于以進出口業務為主的“走出去”企業,金融機構可為企業積極提供匯率、利率走勢等方面的專業分析及外匯保值產品,如代客外匯買賣業務、遠期結售匯服務等,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

3.充分發揮利率杠桿作用。金融機構應充分發揮利率杠桿作用。政策性銀行對“走出去”境外投資項目貸款,利率應不浮或下?。簧虡I銀行對該貸款利率應不浮或少?。粚Α白叱鋈ァ逼髽I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應按照風險溢價原則確定貸款利率,以充分調動商業銀行貸款的積極性。

4.采取多種信貸方式,確保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的資金需要。鼓勵商業銀行采用銀團貸款方式為重大項目的合作提供信貸支持;積極爭取政策性銀行對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的重大項目提供專項貸款;鼓勵金融機構通過股權擔保、對外擔保等方式為****企業在國外的直接投資和跨國并購提供信用保障;鼓勵金融機構為實施“走出去”項目的建設提供買方信貸;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的外匯信貸支持,加大外匯投資,降低投資風險。

5.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的支持。爭取國家開發銀行支持****省企業在周邊國家投資的資源型項目,特別對“替代種植”項目給予扶持,同時利用國家開發銀行在境外設有機構和人員的條件,幫助中外企業牽線搭橋,掌握境外企業第一手資料,分析項目投資風險,監控貸款風險,幫助企業實施境外發展。

(三)建立****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人民幣資金結算體系。

1.積極向國務院爭取****省對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越南、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一般貿易及經濟合作以人民幣結算和退稅的試點政策。

2.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應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范圍內,針對周邊國家不同的政治經濟狀況及金融政策,積極開展同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中央銀行簽署人民幣結算協議的前期工作;各商業銀行應按照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實際積極推動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商業銀行開展人民幣結算業務。

3.在現有邊貿結算基礎渠道暢通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同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一般貿易人民幣結算進程。

根據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現有金融條件,推動我省商業銀行和泰國商業銀行實施人民幣結算試點,打通中泰人民幣結算渠道。利用泰京銀行昆明分行現有的結算平臺,積極探索建立中泰人民幣清算回流渠道;中越人民幣結算方面,在中越邊貿人民幣結算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一般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途徑;中老人民幣結算方面,比照中越人民幣結算模式推進,積極開展同老撾銀行的結算工作;中緬人民幣結算方面,要繼續發展境內人民幣轉帳結算模式,通過“邊貿人民幣結算專用帳戶”,引導邊貿結算資金納入銀行結算渠道,便于管理和監測。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要積極與緬甸中央銀行接觸交流,盡快推動2國中央銀行簽署結算合作協議,為中緬商業銀行建立銀行結算關系創造條件。

(四)積極探索人民幣跨境流通管理模式。

1.進一步完善非居民人民幣存取款及人民幣現鈔出入境管理。要按照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制定的《****省邊境人民幣現鈔出入境管理辦法(試行)》、《邊境涉外結算帳戶管理辦法》、《邊境貿易結算管理辦法》的規定,對非居民實行實名制存取款管理,逐步開放邊境地區雙邊銀行間人民幣現鈔進出境調運業務。對攜帶人民幣現鈔出入境實行以人民銀行為主,外匯管理、海關、邊防武警及政府有關部門配合的監管機制,實行人民幣出入境攜帶許可證制度,在真實貿易背景下逐漸放開人民幣出入境限額,保障人民幣現鈔合理使用,加強反洗錢和反假幣管理,提高和保障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信譽與流通,推動人民幣區域化。

2.積極推動****省成為人民幣跨境流動管理試點區域。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省商務廳等部門要深入調研,研究制定適合****發展的政策建議,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推動人民幣在我省周邊5國流通、結算、投資,爭取將****省作為人民幣跨境流動管理的試點區域,有效地發揮我省的區位優勢,促進我省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我省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四)積極配套保險服務,建立適應我省“走出去”戰略實施的保障體系。

1.積極爭取中國信??偣镜闹С帧N沂∑髽I主要在周邊國家實施項目,這些國家國力弱,償債能力差,國家限額小,因此大量項目的承保將面臨國家限額不足的問題。中信保****省公司要積極爭取中信??偣镜闹С郑瑢?***的項目在國家限額、承保政策、保費費率等方面給予優惠,爭取對****項目國家限額逐年提升。

2.盡快完善我省進出口保障體系。一是研究制定對機電產品、農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出口的保險支持政策,在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方面提供保險配套支持。二是積極開展貨物運輸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運輸工具保險等有效降低商品進出口貿易中的風險,推動我省進出口貿易穩定增長。三是提供出口賣方和買方信貸保險,降低企業延期收匯風險。四是發展勞務輸出人員意外傷害保險,提高境外勞務人員的保障水平。五是結合****實際,為推動境外替代種植提供相關保險。六是在打包貸款、押匯等貿易融資中,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險為符合條件的海外投資項目、承包工程項目、援外項目開具投標保函、履約保函、預付款保函、質量維修保函等方式,鼓勵企業大膽參與國際競爭。

(五)鼓勵****上市公司、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實施“走出去”戰略。

一是鼓勵省內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促進企業做大做強;二是鼓勵省內暫時不具備國內上市條件而又有迫切融資需求的企業到國外上市,拓寬融資渠道;三是鼓勵我省一些優質上市公司同時到境外上市,拓寬企業知名度,立足****,走向世界;四是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開展境外期貨業務,努力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五是鼓勵期貨經營機構到境外設立分支機構。

四、加強協調配合,確保金融支持我省實施“走出去”戰略各項措施的落實

各級人民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加強與金融部門溝通交流,實現信息共享,優勢互補;要定期不定期的召開會議,協調和解決企業“走出去”實際存在的問題。

人民銀行、銀監、證監、保監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我省金融機構支持企業“走出去”創造條件。

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企業要從體制上、機制上、管理上自我完善,提高管理和經營水平,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合作,充分利用好金融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合規合法經營,實現銀企互惠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