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局工程安全生產意見

時間:2022-05-31 10:26:00

導語:建設局工程安全生產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局工程安全生產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本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工作,按照“現場抓標準,企業抓許可,監督抓機制,人員抓培訓”的總體思路,確保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不發生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減少傷亡事故”的基本目標,制定本意見。

一、實現安全生產全覆蓋、網絡化監督

(一)推進網絡化監管。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特別在建立街道(鎮)以及工業園區、授權地區安全監督隊伍的基礎上,鄉村也要設立安全監督聯絡員,真正形成全覆蓋網格化監督。

(二)突出監督重點。針對本市地質狀況和軌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環境復雜的特點,加強專業監督力量,市安質監督總站設立軌道交通監管科,組織協調市政專業站和相關區縣站,構建監控網絡,明確責任,各司其職。

二、實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動態管理

(三)制定實施細則。根據《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和建設部要求,市建設交通委制定《**市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管理實施細則》,按照分級、專業化、屬地化管理原則實施有效管理。

(四)實行動態管理。各建設工程安全監管機構應對管轄范圍內相關企業的安全行為作誠信記錄,實施動態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企業,重新審核安全生產許可證。

(五)加大執法力度。對有下列情況的企業和責任人,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給予相應的處罰,直至暫扣、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清退出建筑市場:領證后企業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三類人員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條件的;施工現場發生死亡事故的;施工現場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并被責令停工的。

三、預控建設工程重大危險源

(六)實行差別化管理。加強對事故多發、安全業績差的企業及工地的重點監控,實行差別化管理。同時,對有建設部**年**號文規定的七個方面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的工地,實施“企業負責、項目落實、監理審核監控、監督跟蹤抽查、各自落實責任”的運作機制,確保不發生重大惡性事故。針對本市目前在修繕、改建等工程施工中仍有使用毛竹腳手架的現象,強調除特殊要求并經過主管部門批準,本市區域范圍內一律不準搭設、使用毛竹腳手架。

(七)整治“六無”工程?!傲鶡o”(即無報建、無施工許可證、無設計、無總承包合同、無資質或超資質和無報安質監)工程脫離基建程序,規避監管,是重大事故發生的隱患。整治“六無”工程應實行“嚴查甄別,分類處置,責任到位”辦法,對已經開工的應敦促補辦手續,監督介入,處罰到位。對違反法律法規和基本建設程序的應堅決遏制,一律先停工再處理。

(八)強化軌道交通工程監管??傮w要求是“構筑一個網絡,推出一個監督文件,實行三個強制措施,演練應急預案?!痹诩訌姺謱哟伪O管網絡的基礎上,制定《關于加強本市軌道交通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管理的若干意見》。增加施工圖審圖、強制性技術規范和系列技術標準規范三項強化措施,組織應急預案的實戰演練。強化對軌道交通施工安全監管的新舉措,確保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

(九)遏制高處墜落事故。針對目前高處墜落事故多發、頻發的趨勢,利用數據信息系統,通過數理統計分析,從生理層面、環境層面、技術層面、管理層面,進行有重點、有措施、有對策、有實效的全方位治理,做好高處墜落事故的專項整治,遏制高處墜落惡性事故。

(十)深化“深基坑”工程監管。針對本市開發地下空間的強勁勢頭和易發生基坑坍塌事故的情況,深基坑工程應作為安全監管的重點。要按照深基坑規模,明確不同技術等級的開挖要求,采取“一令一表一報”的強化管理措施。在深基坑開挖前必須做到“方案認證通過、技術措施批準、各方人員確認”,方可簽署開挖令。對設計方案中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由施工、監理、建設三方會簽安全質量認同表,確保設計和施工方案一致?;幼冃芜_到警戒數值時,承包單位立即書面報告相關各方,組織現場勘察,并提出補救措施,專家論證后作出采取補救措施和啟動應急方案的決定。

(十一)防止高支模事故。高支模的支撐體系坍塌是造成群死群傷重特大事故的根源之一,為此各工地要建立高支模的支撐體系和電梯井腳手架搭設驗收掛牌制度。對大跨度、高空間模板支撐體系,加強專家認證力量,嚴格“方案編制、專家論證、檢查驗收”三個節點的安全控制,杜絕重大惡性事故。

(十二)監管大型施工機械。以塔式起重機、人貨兩用梯等大型施工機械的使用和現場裝拆為重點,以“一機一卡”管理為抓手,對本市工地現場使用的大型機械進行普查登記梳理,掌握每臺設備的基本狀態,實施“超齡強制淘汰、高齡重點監控、提升加節抽檢、現場拆卸備案”等四項強有力的監管制度。

四、擴大風險管理現場試點工作

(十三)明確重點、建立運作機制。全市以浦東新區建設項目、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和世博工程作為建設工程風險管理整體試點的重點。各區、縣、授權地區和專業口也可有選擇地進行試點。逐步實現社會中介機構接受保險公司委托,負責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形成“政府部門監管、保險機構投入、中介現場服務”的安全預控監督新格局,形成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新的運作機制。

五、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管理

(十四)實施綜合管理。從減輕企業負擔,發揮創建標準化綜合效能出發,把工程現場安保體系貫標、文明工地評優、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與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管理有機結合。形成“貫標為前提,標化作基礎,許可抓動態,評優促提升”的現場安全保證新格局。

(十五)制定三年目標。根據建設部《關于開展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市建管辦將制定具體實施意見,提出本市建筑施工企業推進標準化工作的三年目標。**年底,全市建筑施工現場全部達到合格標準,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及其他企業的標化工作優良率將分別達到95%、80%、60%和40%,并實施年度考核。

(十六)深化文明施工管理。按照節約型、環保型工地要求,深化文明施工管理,嚴格執行新制定的《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規范》,以整治施工擾民和防治揚塵為重點,妥善處理好施工與擾民的矛盾,嚴厲查處各類擾民投訴和影響環境的事件,共同構建和諧社會。

六、強化從業人員素質教育

(十七)強化培訓措施。針對建筑從業人員以民工為主體的特點,從文化、技能、專業知識等方面加快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安全意識。行業管理部門從教材、師資、培訓學校三方面,統一出口,考培分離,加強監管。施工單位要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從業人員要自覺接受培訓、復訓,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識。

(十八)把好市場、現場兩道關。首先,把好從業人員入行關口,抓好入行基本素質教育培訓,重點是特殊工種人員的崗位培訓,嚴格培訓、考核、發證、復證管理,堅持持證上崗。確保持證人員真正符合規定。其次,抓好進入現場一線工人的進場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轉崗工人崗位安全再教育三個環節;做好各類建筑班組等級工配置和人數到位,確保施工作業安全。

七、探索科技興安方針的落實

(十九)采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全市工地短信群發系統,提高安全預警和預控處置效率;推行“信息采集、過程監督、行政執法”一體化,規范工地現場監控的科學性和公正性,試行建設數字化工地和遠程監控措施,推進重大工程和技術含量高等項目的電子化安全監督管理。

八、落實安全專項費用單列使用

(二十)確保專項費用到位。建設部《建筑施工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及使用管理規定》對費用組成、工程概(預)算編制、招投標項目費用單列,以及對報價、合同、使用、支付、總分包管理監督檢查等都有明確規定。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應當明確職責,確保安全文明專項措施費用到位。監管部門加強監督,查處違規行為,保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費用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