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20 11:29:00

導語:寒假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寒假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意見

一、培訓方式及學時

采取校本研訓為主、集中培訓為輔的方式完成本周期的培訓任務。

校本研訓是由中小學校按照本校自身的特點確定研訓目標、設計研訓課程、選擇研訓內容并組織實施的教師在職培訓。校本研訓包括應包括自主學習、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和校內其它形式的培訓。

集中培訓采取*市教師進修學院、教師進修學校研訓教師和特級教師、首席責任教師結合學科實際情況,研發培訓課程和培訓專題,開設共性問題講壇(專題講座、大型研訓活動、專題視頻等),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講座等形式共同完成相應的培訓任務。

培訓學時:60學時

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培訓

1、培訓對象:

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專任教師

2、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我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能夠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解決新課程推進中的疑難困惑,提升教師理解和實施新課程的能力與水平。適應教育發展和課改要求,提高學科教學設計能力,以及課堂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專業化水平和師德水平。

3、培訓內容:

師德教育、新課程、教育技術能力、中小學學生管理與教育、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專題等

4、培訓方式:

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要求,由各縣(市)、區教育局具體負責本區域內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培訓。

校本研訓部分由各校根據不同特點制定本校校本研訓實施方案,報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后實施。

集中培訓由各縣(市)、區教育局,統一安排培訓時間、進度及內容??刹扇^域內集中培訓和專門機構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區域內集中培訓的辦法是指充分利用本縣(市)、區內名師資源,集中本縣、區的教師進修學校研訓教師、特級教師、首席責任教師對教師進行培訓的方式,通過專題講座、課題研究、觀摩研討、案例分析、網上培訓、校內交流、實踐考察等有效形式實施培訓。專門機構培訓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聘請重點師范大學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等專門機構重點培訓本縣(市)、區的優秀教師、骨干教師50-100人。

三、普通高中教師培訓

1、培訓對象

全市普通高中專任教師

2、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進一步轉變教師教育觀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高中教學實際出發,切實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惑,進一步提高廣大高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師德水平。

3、培訓內容

主要圍繞高中課程改革學科課程標準,針對普通高中學科教師實施新課程面臨的教學主要問題按需施教。培訓以實施新課程所必需的若干專題為核心內容,以突出“問題即課題”及其研究與解決為培訓策略。新課程專題主要為新課程專題講座、新課程典型課例、新課程學習方法指導、新課程校本研修等。

4、培訓方式

通過校本研訓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在學科課程專家和指導教師引領下,以教師為主體開展學科教學案例分析和問題研討,幫助廣大教師整體把握、準確理解新課程標準和有效實施高中新課程,實現市級培訓與校本培訓的有機整合。

校本研訓:全市各高中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安排,根據各校不同特點,制定本校實施方案,報送市教育局同意后實施校本研訓計劃。

集中培訓:一是按照市教育局的培訓課程設置及培訓計劃表統一安排集中培訓(培訓的課程設置及計劃表見附件)。培訓教師主要為我市高中知名的特級教師、首席教師等,采取拉練輪訓的方式,以授課教師所在單位為具體的授課地點,不同的專業和專題分別在我市的不同高中舉辦。二是聘請東北師范大學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等專門機構和省內外知名的示范高中一線專家重點培訓全市高中的特級教師、首席教師、省級骨干教師200人。以點帶面,通過名師的牽動作用,帶動全體教師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四、教師培訓時間安排

中小學教師教育培訓自2010年1月20日始,至2010年2月10日止,為期20天,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規劃動員階段(2010年1月20日前);第二階段,培訓實施階段(2010年1月20---2010年2月5日);第三階段,總結驗收階段(2010年2月5月---2010年2月10日)。

五、教師培訓考核

教師參加市里集中培訓,由市教育局和市教師進修學院組織考核;教師參加校本培訓及集中自學,由教師任職學??己?。

1、考核內容及要求

通識培訓部分要求有學習計劃、學時分配,有學習筆記,有同伴交流記錄,每門課程本周期內有一篇體會文章。

新課程培訓部分要求有學習筆記、教研發言文本、校際聯動記錄、同伴互助建議、教學反思等,撰寫1篇體現新課程理念的體會文章或教學案例,1次任職學校教研組內以上新課程研究課。

學科專題部分要求有學習筆記、教研發言文稿、校際聯動記錄、同伴互助建議、教學反思、教育敘事、教學案例等,每位教師1次任職學校教研組內以上教學研究課。

2、考核結果

參訓教師的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標準是:

優秀:在教師教育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者,比例不超過參訓教師的30%。

合格:完成規定學時并達到每門課程相應的考核要求。

不合格:沒有完成規定學時或沒有達到每門課程相應的考核要求。

六、教師培訓保障措施

1、市教育局設立專項經費用于支持市、(縣)區教師教師培訓工作,各縣(市)、區要設立相應的專項經費用于支持本級教師繼續教育。

2、學校要認真組織教師參加培訓。教師培訓考核結果將作為考核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督導評估條件之一。

3、教師培訓合格人員頒發《繼續教育證書》,教師參加培訓成績作為對教師考核、聘任的重要依據,也作為教師績效工資考核的重要項目之一,參加專業技術職務晉級的教師在任現職期間必須參加市里主辦的集中培訓。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的教師,原則上免修集中培訓課程,但須參加校本研訓活動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