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人的價值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0 11:28:00

導語:教育中人的價值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中人的價值分析論文

一、教育的價值及其特征

1.價值及其特征

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在人類一切的對象性生活中,價值都是一個基本的內容。人們在解決客體本身“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問題的時候,總是要進一步解決他們對人有什么意義,即他們“是好是壞,是利是弊,事性應該如何,人應該怎樣”的問題,才能進行有意識有目的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這后面的問題就是價值問題,也就是說,人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總是離不開對事物的價值判斷,也只有這樣的認識才是有意義的。那末,什么是價值呢?從一般的主客體關系中來理解價值,可以把價值看作主客體關系的特定性質和狀態,看作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特定內容。因此,我們可以把價值理解成為“主體需要+客體屬性”,即“客體為主體所用”,客體同主體的結構、需要、能力、生存和發展相一致、相符合和相接近。

2.教育價值及其特征

由一般的,哲學意義上的價值出發,我們可以把教育價值稱為作為客體的教育現象的屬性與作為主體的社會實踐的人需要之間的一種特定的關系,是主體的教育需要通過教育客體得到滿足的主客體之間的以教育為紐帶的現實關系。

因為教育價值同樣具有價值的主體性特征,教育客體對于不同的主體就具有不同的價值,其性質和程度都與主體本身的特性有關。同時,教育價值也會隨著主體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具有時間性和社會歷史性。教育價值的時間性和社會歷史性來自主體的需要和能力不斷發展,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需要說明的是,教育價值具有主體性并不意味著教育價值是主觀的,主體性和主觀性并不是同一概念,主體性并不等于人們對教育價值的主觀評價。

二、教育價值中人的價值

所謂教育,就是有意識地、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和首要目標的社會活動。這是對教育

的一般性定義或對廣義教育的定義。這說明教育首先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教育的對象是人,人是教育的出發點,教育的目的始終是追求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因此,教育價值也應該以人的價值為歸宿和出發點,重視教育的人的價值。人通過接受教育,成為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高尚的精神生活情操,鮮明的個性特征的個體,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的同時,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能,使自己成為社會物質生產過程中合格的勞動者、建設者,這才是教育的本體價值。但是,在教育發展的時間中,人們習慣的僅僅看到教育的社會價值,把教育看作是階級專政的工具,或視為社會培養合格勞動力的工具,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片面地強調教育的政治價值、經濟價值,在教育價值取向上,往往以教育的社會價值取代教育的個體價值,這種教育價值觀上的偏差,不能不說是教育價值上的一種本末倒置。

從人自身發展的歷程來看,在人類滿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接下來產生就是更高層次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當社會發展到了能夠基本滿足人們這些需要之后,最后產生的才是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它表現為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達到完美無缺的境地。當人們用這一視角來觀察教育時,就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應該是滿足人自身發展的需要,而教育的其他價值是只不過是教育的人的價值在不同領域的不同表現而已。若把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理解為人自身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的發展過程的話,這一過程在教育領域的表現形式則是人們從對教育的社會價值的關注,逐漸轉向對教育人的價值的關注的過程。

從認識一切價值關系的主體方面來說,所有價值都體現著人的價值,教育價值同樣是一種脫離人這一主體需要就不存在的價值。因此,全部教育價值的實現,就不得不以實現人的價值為基礎。由于人的需要永遠不能滿足,人為滿足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價值創造也永遠不會停止,這是人類基本的活動方式??梢?,人的價值是一種創造價值,它也是一切價值中的最高價值。

三、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取向

從大的方面來劃分,教育價值可分為兩類:教育的人的價值和教育的社會價值。既然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教育價值的本位價值是教育的人的價值,那么,我們所倡導的教育價值觀念理所當然地應當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

但是,在教育實踐中,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在教育價值觀上具有截然不同的取向。傳統教育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現代教育價值觀則開始向個人本位發展;西方選擇的是個人主義的教育價值觀體系,而東方提倡整體主義的價值觀體系,這表明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域是有所區別的。這在我國教育實踐中亦是如此,需要看到的是,我們所倡導的整體價值,更容易導致對于人的個性的忽視。片面強調社會利益第一,個人利益第二,當個體與社會發展矛盾的時候,犧牲個體以促使整體利益,已被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反之,主張個體利益則會倍受譴責,于是,個性便在這種強烈的求同趨勢中被消滅掉。然而,當今時代是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時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的恰恰是人的個性,人的創造性,沒有創造能力的人,將是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并為時代所拋棄,以至于不少的人面對一個如此多變的世界,深深為自己的過去所造就的現狀而嘆息。同樣,被整體主義抹殺個性的東方國家,也只能靠輸入觀念,模仿西方,照搬別人的東西,缺乏創新精神,不但人的主體價值得不到充分的發展,長期積累下來,連社會經濟發展也只能跟在別人的后面走,更別說超越他們。為什么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不少,而是中國籍的人沒有,其中道理值得深思。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和時展的進程,已經向我們提出超越整體主義和發展個性創新的要求。

當然,在當今時代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并不是要完全否認教育的社會價值,而是針對過去我們的體制和價值共同營造的這種不利于個性發展的環境來提出的,絕無否認人對社會責任的意思。我們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應該是人的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與和諧,而其基礎則是人的價值。因此,教育價值必須以人的價值為目的,教育的社會價值應以人的價值為前進的方向,而人的價值又通過社會價值的發展而實現,這就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的內在含義。

【摘要】教育與人的關系十分密切,以至于教育已成為現代社會和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基礎。也正是由于這種密切的聯系,才使人們開始愈來愈更加重視和關注教育的價值問題。教育價值必須以人的價值為目的,教育的社會價值應以人的價值為前進的方向,而人的價值又通過社會價值的發展而實現,這就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的內在含義。

【關鍵詞】教育社會價值人的價值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