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綜治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7 11:15:00
導語:城鄉環境綜治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對于改善城鄉居民工作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營造清潔優美的城鄉環境和投資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是提高人的素質、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實踐,是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務實舉措,是建設秦巴地區經濟文化強市的現實需要,是優化環境的管理工程、群眾需要的民生工程、促進發展的務實工程、檢驗干部的作風工程。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統一思想,高度重視,扎實深入推進這項工作。
二、科學規劃,確立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要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秦巴地區經濟文化強市為奮斗目標,以實施凈化工程、綠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居民行為規范工程為重點,以開展創建文明城鎮、衛生城鎮、環保模范城鎮、園林城鎮活動為載體,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根本出發點,進一步完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切實改善城鄉環境,不斷提高全民素質,推動*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共享和諧原則;堅持城鄉統籌、綜合治理原則;堅持依法行政、規范管理原則;堅持人人參與、聯創共建原則;堅持分類指導、全面推進原則。
(三)目標任務。通過3年努力,使*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人更文明,將*建成創業環境良好、人居環境適宜、綜合競爭力較強的秦巴地區大城市、經濟文化強市。到2010年,*中心城市創建成為國家級衛生城市、省級環保模范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各縣(市)城區創建成為省級衛生縣城4個、市級衛生縣城1個,市級園林縣城5個,市級文明縣城5個,市級環保模范縣城3個;全市建成衛生先進單位4000個,衛生場鎮150個;建成文明單位4000個,50%以上的鄉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建成為文明鄉鎮。
三、突出重點,扎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
(一)凈化工程。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開展創建衛生城鎮、衛生單位活動。全面整治城(市)區主次干道、支路、小巷、城郊結合部和公路進出口的環境衛生,清理衛生死角。*中心城市和各縣(市)城區實行全天候保潔;各鄉鎮必須有專業保潔隊伍,做到場鎮環境干凈整潔;國、省、縣、鄉、村道實現清潔暢通。*中心城市和各縣(市)城區要在3年內全面建成符合國家規范的垃圾集中站。*中心城市和各縣(市)城區2010年6月底前完成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距縣城10公里外的鄉鎮要建設垃圾集中填埋場。部分鄉鎮生活污水實施集中處理,*中心城市舊城區及各縣(市)城區主要路(街)3年內實現雨污分流,新建城區一律實行雨污分流。加大揚塵治理,抓好油煙和散燒煤治理工作。整治沿街沿路建筑,規范廣告管理。搞好噪音污染治理。
(二)綠化工程。全面開展創建園林城鎮、園林單位和創建環保模范城鎮、環保模范單位活動。實行分級負責制,扎實抓好*中心城市、縣(市)城區和鄉鎮場鎮的綠化工作,城鎮常住人口每人每年在城鎮規劃區種植一棵樹。積極開展義務植樹和認捐植樹活動,實行單位劃片義務植樹責任制,堅持包栽、包管、包活。新建小區必須綠化,實現應綠盡綠。著力搞好國、省、縣、鄉、村道綠化工作。
(三)美化工程。加強城市管理,抓好市場建設,規范城鎮擺攤設點。規范車輛占道停放,合理設置臨時停車點,加快停車場建設。規范戶外廣告、牌匾、霓虹燈等的設置。加強建筑工地和公共設施管理。加大對城鄉道路的保養整治和小街小巷的改造力度。
(四)亮化工程。*中心城市、縣(市)城區、各鄉鎮主要街道實現路燈亮化,亮燈率達到98%以上。*中心城市、縣(市)城區重要節點及重要路段實施專業亮化,建(構)筑物實施局部泛光亮化裝飾,加強亮化設施設備的維修保養保潔,打造富有特色的城鎮夜景。
(五)居民行為規范工程。通過宣傳教育引導,規范市民儀表儀態、言談舉止,形成愛護公共衛生、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物、維護市容秩序的良好風尚,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質,使城鎮居民人人講文明、事事樹新風,努力提升*人的形象。認真開展創建文明城鎮等活動。
四、加強領導,確保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建立組織領導機構。成立*市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綜合組和督查組,從市級有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各縣(市、區)和鄉鎮也要成立相應機構。村、社區等基層組織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中要發揮積極作用。
(二)建立投入保障機制。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完善城市建設配套費、清掃保潔費、垃圾清運費等征收機制,財政投入和征收的資金實行??顚S?,確保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必要的經費開支,保證“四大創建活動”和“五大建設工程”順利推進。同時,建立多渠道、多形式投入機制,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順利實施。
(三)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加快制定和完善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相關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明確城鄉環境衛生和市容市貌管理標準,進一步理順體制,落實責任,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經?;?。
(四)建立責任追究制。建立環境治理領導責任制,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茖W界定部門職責,將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列入綜合目標考核內容,構建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導向分明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建立城鄉環境治理問責制,對不重視、工作不力、不作為或亂作為的單位和人員,嚴格執行失職失責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堅持人大監督、政協監督、群眾監督、媒體監督、行政監督、執法監管相結合,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共同監督的監督監管網絡。
(五)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廣泛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宣傳教育工作,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各級宣傳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搞好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文明衛生意識和素質。各級新聞媒體要開辟專欄進行深入宣傳,調動城鄉居民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組織在校學生積極參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各項活動,增強學生的城鄉環境衛生意識。
- 上一篇: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意見
- 下一篇:市委科學發展觀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