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市場食品整治方案

時間:2022-09-19 10:45:00

導語:國慶市場食品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慶市場食品整治方案

中秋、國慶佳節臨近,為確保我市節日市場食品安全,保障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結合貫徹省局九月一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泉州市工商局決定在中秋、國慶節日期間,用一個月的時間開展統一集中行動,對我市兩節期間食品安全進行全面、深入、細致整治,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整治目標

通過開展聲勢浩大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統一行動,查處一批大要案、搗毀一批制假售假窩點、規范一批市場和經營者、健全一套長效監管措施,宣傳報道一批影響較大的典型案件,打出成效、打出聲威、打出形象,切實維護節日市場安全穩定,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執政為民的要求。

二、行動時間:9月15日至10月15日

三、檢查整治重點

(一)以月餅、糕點、兒童小食品等為重點,對食品市場開展深入徹底整治。重點查處利用變質陳餡為原料、非食用原料、劣質原料、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制造月餅、糕點、兒童食品的行為;查處月餅、糕點無照生產經營行為,搗毀一批食品加工黑窩點。

(二)以兒童飲料、節日飲料、保健飲料為重點,推進夏季飲料市場整治工作。大力查處生產銷售劣質飲料行為,假冒、仿冒知名企業注冊商標、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璜的行為;查處夸大、虛假宣傳保健飲料功能的行為。

(三)以糧油、蔬果、肉制品、水產品等副食品為重點,大力治理“餐桌污染”。查處銷售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水果、使用違禁藥物和獸藥殘留超標的畜產品以及藥物殘留超標的水產品的行為;清理不符合國家強制性食品衛生標準的豆制品、奶制品、調味品等其他食品。

(四)加強酒類商品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等違法犯罪行為,主要是查處貨源不清、渠道不明、手續不全、質量不合格的酒類商品。

四、行動步驟:

(一)準備階段(9月15日至9月20日)

1、思想發動:各單位要做到早部署、早動員、早安排,統一認識、大力動員、大造聲勢,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責任重于泰山的觀念,嚴格按照市局的組織部署認真開展整治工作。

2、調查摸底:對列入檢查整治重點的相關經濟戶口進行調查摸底,做到經營單位總體數量清、無照有照數量清、存在違法問題清。同時,結合各自轄區實際,明確整治的重點,對被查處過的經營單位列出“黑名單”,予以重點監管。

3、加強協調:在整治前要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此次行動的意義和行動方案,爭取支持。在此基礎上,由政府出面協調,加強同衛生、質檢等檢測手段較完備的單位的溝通聯系,對查獲的涉嫌質量問題食品交由衛生或質檢部門檢測,從而彌補工商部門檢測手段不足的問題。

4、發動群眾舉報:要充分利用當地媒體宣傳整治工作,在媒體上以及主要消費場所公布舉報電話,發動廣大群眾共同參與舉報食品違法行為,營造人人打假的良好氛圍,增強行動的針對性。

(二)檢查整治階段(9月21日至10月10日)

落實基層片區和監管員責任制,加大巡查力度,對食品行業經營戶進行拉網式檢查,對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在監管整治中做到“五個一批”:

1、回訪一批已結案件:看有無繼續違法,看有無整改,看無有轉移違法地點的可能。

2、搗毀一批窩點:充分發揮社區(鄉村)紅盾維權站、聯絡員協助執法的職能作用,深入社區、城鄉結合部、農村的舊民宅、舊倉庫等監管薄弱地帶,深挖案源,搗毀食品制假售假黑窩點、黑作坊。

3、檢測一批食品:充分利用現有檢測資源,各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室對轄區內食品市場進行每周不少于兩次的常規抽檢,市局“治餐”流動檢測車每天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重點市場的流動巡回檢測。

4、查處一批大要案:進一步增強發現案件、查處案件的敏感性,從舉報中、從巡查中、從查案中、從投訴中發現違法行為,查處一批大要案件、典型案件。

5、銷毀一批違法物品:行動結束后,市局將組織開展全市系統食品整治銷假宣傳活動,將前一階段查處的違法食品進行公開銷毀。(銷假事宜另行通知)

(三)建章立制階段(10月10日至10月15日)

各單位要邊整治查處,邊建章立制,做到打防結合,“整”“規”并舉,建立一套長效監管機制。包括:

1、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基層所所長、片段長、監管員對所轄區域食品安全負責,對監管不力的單位或個人追究相應責任。

2、建立質量預警機制:對巡查發現的、群眾提供的、其他部門通報的,可能造成群體性事件的質量問題食品,通過當地媒介或主要消費場所予以宣傳公告,警示銷售者不要購進,消費者不要購買。

3、建立分類監管機制:按照監管信用分類等級,根據等級對食品經營企業開展近距離、中距離、遠距離的監管,增強監管的針對性,提高監管效率。

4、建立信用公示機制:依托“泉州工商紅盾信息網”平臺公示一批食品違法違章案件和違法經營主體,公示內容包括違法主體、違法事實以及處理情況。

5、建立行政指導機制:加強對市場開辦者與市場經營者二者的指導監管,要求食品市場開辦者強化食品質量管理職責,加強對經營者的管理,建立和落實食品質量監管各項制度;同時指導市場經營者(主要是食品銷售者)落實《泉州市工商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質量監控的七項制度,引導其守法自律。

(四)小結階段(10月15日以后)

各單位要注重對整治統一行動進展情況的跟蹤,經驗成效的總結,發現典型、發現亮點,整理出內容充實、亮點突出、條理清晰的情況匯報材料。市局將采取簡報的形式通報整治行動快、成效好、亮點多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同時通報思想不重視、成效不顯著、組織不利、貽誤戰機的單位。各單位于10月15日向市局公平交易科上報整治行動總結。

五、整治要求:

(一)加強內部分工,強化責任意識

各科室要在分清職責的基礎上,強化責任意識,密切配合,做到不推諉、不扯皮。在整治中,公平交易科負責統一行動的內部、外部組織協調,制定行動方案,食品質量違法案件的查處指導工作,統一行動成效經驗的收集匯總,食品大要案件的督辦、收集工作;市場監督管理科負責行動方案的組織實施、運作跟蹤,指導食品集貿市場整治工作,研究指導長效監管機制的創建工作;企業注冊登記科室負責對食品經營企業的主體市場準入把關,指導下級開展食品經營企業注冊登記工作以及無照經營查處取締工作,并做好企業信用信息的收集工作;商標廣告監督管理科負責指導下級查處食品商標侵權、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并做好相關信息收集匯總工作;辦公室負責協調新聞單位做好行動的宣傳報道;檢查支隊負責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全市范圍重點食品案件、跨地區案件的查處工作以及涉及面廣的、影響重大的食品安全問題的應急處理。

(二)加強外部協調,形成執法合力

一是要建立聯席執法制度。各單位要發揮檢查支(大)隊靈活機動的特點,聯合衛生、經貿、質檢、公安等職能部門,對重點地帶、重點企業開展聯合檢查、聯合執法,力求查處一批有影響的、社會反映良好的大要案件。二是要建立分工責任制度。各單位要加強對食品整治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明確工商部門在流通領域食品監管中的責任,對屬于其他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案件,要堅決交由有權部門查處,不能越俎代庖,導致違法行政;對構成犯罪的,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三是要建立定期信息通報制度。對在食品市場整治工作的成效、經驗以及需要協調溝通的問題定期、不定期開展交流,通過深入的溝通,密切部門間的聯系,促進各部門食品整治工作深入開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加強巡查監管,確保整治效果

一是要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各地要根據轄區經濟特點,抓住大市場、大超市、大商場、大生產商、大批發商的監管;抓住食品經營者集中的街區、巷道的監管;抓住散落偏遠的城鄉結合部、農村的食品經營者的監管;抓住舊民宅、舊倉庫等監管薄弱地帶的監管。二是依靠群眾,深挖案源。在加強巡查的基礎上,公布投訴舉報專線電話,發揮12315投訴臺受理群眾申訴舉報的作用以及紅盾維權站、聯絡員協助執法的作用,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舉報食品違法經營行為,將隱藏于社區內、城鄉結合部、邊遠農村的食品違法行為挖掘出來,做到不留死角。三是嚴查大案,強化執法。對違法行為嚴厲查處,追根溯源,做到“源頭沒有查清不放過,流向沒有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沒有得到追究不放過”,通過查處銷售劣質食品小案順滕摸瓜,追查到生產源頭、批發源頭大案;通過查處生產批發源頭一案,追查流向扯出多起銷售劣質食品案件。四是嚴格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在整治行動中遇到重大疑難案件要加強請示報告,法制部門要提前介入指導。五是節假日期間各單位要安排好值班人員,保證假期內市場上有足夠的人員進行巡查監管,

(四)加強宣傳報道,打出執法聲威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宣傳報道工作,內部各科室要加強溝通協調,各盡其職。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新聞媒體的聯系以及稿件的收集、修改,公交、市管、商廣、企業等職能業務科室要根據各自職責做好材料的收集、匯總工作,總結出成效和經驗,積極主動同辦公室溝通。各單位要訂立宣傳報道目標,力爭多上稿,多上高層次的新聞媒體、上頭版、上頭條、上重要時段,充分展示我市工商部門食品市場整治的決心和成效,切實打出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