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09-24 04:39:00
導語: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和濰坊市政府關于加強食品安全保障的工作部署,切實維護好全運會期間全市食品市場秩序穩定和消費安全,根據全省第十一屆全運會食品保障工作安排,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第十一屆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今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加強全運會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總結借鑒去年奧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經驗,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契機,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頓,不斷加大食品監測力度,嚴格執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完善食品安全預警及應急處置機制,切實做好全運會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二、工作目標與具體要求
工作目標:確保我市所供第十一屆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萬無一失,確保全運會期間全市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具體要求:
(一)按照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要求,對承擔食品供應任務的各類企業進行調查摸底,并對所供產品的各項安全指標進行100%檢驗,對儲存檢驗運輸安全等環節做到全程監管,無縫對接;
(二)對重點旅游景點景區、車站機場及其周邊的食品市場流通企業和餐飲企業監管面達到100%;
(三)違禁農業投入品監管面達到100%;
(四)認真排查各環節食品安全隱患,存在的具體問題在全運會開幕前100%得到有效治理;
(五)食品安全應急救援系統24小時待命,應急體系覆蓋面達到100%,食品安全事故查處率達到100%。
三、工作內容與進度安排
(一)組織開展全運會食品安全評估工作
工作內容:根據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綜合評價工作結果,結合全運會期間食品消費特點和全市食品抽檢情況,對重點區域食品安全形勢進行評估分析,對可能發生的食品平安全風險提出治理措施,及時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預案。
工作分工: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牽頭,市農業、衛生、工商、質監、商貿、糧食、鹽務、水利等部門參加。完成時限:2009年9月10日前
(二)開展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專項整治
工作內容: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專項整治行動,組織各部門各環節認真查找食品安全隱患,集中安排整治,消除監管死角。特別要加強對全運會分賽場及其周邊、旅游景區及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區域的各類商場、超市、小商店、小食雜店及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承擔接待任務的賓館飯店等場所進行一次拉網式檢查,要加強對全運會食品專供商、賓館餐飲單位食品衛生監管力度,全面取締無證無照食品經營和餐飲攤點,加強丸子、肉串、茶葉、燒烤等地方特色食品生產經營秩序的整頓,加強重點品種的檢測和整治,包括糧食、肉類、蔬菜、奶制品、飲料、酒類、禽蛋制品、調味品、休閑食品等。
工作分工:各鎮街區負責本區域內整治工作的組織實施,各環節監管部門負責落實。
完成時限:2009年8月30日前
(三)加強各環節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
1、強化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
工作內容:要對全市農資市場進行全面排查,強化日常巡查,嚴禁銷售含有禁用藥物的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加強初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對可能存在問題的產品要進一步檢驗確認,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處理。
工作分工:各鎮街區負總責,市農業局負責落實。
完成時限:2008年5—9月
2、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
工作內容:大力整頓和規范食品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商業欺詐行為。一是加大食品日常監管執法力度,加大全運會期間食品市場巡查力度,開展市場食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二是集中開展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認真清理規范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加強對經營者履行法定責任的監督檢查,督促業戶落實自律制度。三是進一步加大食品違法案件查辦力度。四是充分發揮12315等消費者舉報網絡的作用,加強投訴舉報的受理、查處工作。
工作分工:各鎮街發區負總責,市工商局負責落實。
完成時限:2008年5—9月
3、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
工作內容:對供應十一運會食品生產企業實施特殊監管措施,確保萬無一失。全面排查十一運會食品生產供應商和我市進濟銷售食品的企業名單;對十一運會食品生產供應商和進濟銷售食品的企業實施單獨管理、實行封閉生產、實施批批檢驗、實行封閉供應。開展“查食品質量,保全運安全”集中行動。嚴厲查處無證生產加工食品和小作坊違規生產銷售食品行為;嚴厲查處違規使用食品包袋材料、濫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等違法行為。
工作分工:各鎮街區負總責,市質監局、工商局負責落實。
完成時限:從5月下旬到10月下旬進行不間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強化餐飲消費環節監管
工作內容:加強食源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有效預防重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和蔓延,加強餐飲衛生監管,切實保障游客飲食安全。一是加強餐飲企業日常監管力度,實行巡回監督制,加強對餐飲企業的巡查和衛生抽檢。二是加強餐飲企業從業人員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工作,嚴格落實餐飲企業食品衛生各項管理制度,各接待賓館和飯店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三是加強食源性疾病信息監測,特別要加強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工作。四是認真受理并及時查處餐飲環節消費投訴和舉報。
工作分工:各鎮街區負總責,市衛生局具體負責落實。
完成時限:2008年5—9月
5、強化食品安全綜合監督工作。
工作內容:依法組織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和及時啟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重點是組織開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完善應急救援措施,做好應急物質儲備,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工作分工:各鎮街區負總責,各相關監管部門負責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應急工作,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指導和協助。
完成時限:各鎮街區的救援預案演練工作于2009年7月30日前完成。其它工作完成時限為2009年5—9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各單位、各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出發,把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制定并落實保障工作方案。市政府成立第十一屆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協調小組,組織協調全運會期間全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辦公室設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調專職人員承擔辦公室日常工作。各鄉鎮(街道、開發區)食品安全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也要成立相應組織,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督促相關部門細化方案,落實責任,無縫對接,確保我市全運會期間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萬無一失。
(二)明確分工,加強協調。各鎮街區和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嚴肅工作紀律,細化工作任務,把責任落實到人。農業、水利水產、畜牧獸醫部門負責農產品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的監督,對農產品、水產品、畜產品進行監督抽查。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工商部門負責流通環節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的監管。財貿部門負責畜禽屠宰環節整頓。衛生、質監部門負責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經貿部門負責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發展改革、財政部門負責加強食品安全監測能力建設。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全運會期間,如有監管職能調整,按調整后的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三)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部門、各單位要以《食品安全法》宣傳周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宣傳培訓,大力開展誠信教育和行業自律宣傳,提高食品企業依法生產、經營和自覺保證食品質量的意識。加強社會監督,鼓勵群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和自我維權意識。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強化督查,落實責任。市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協調小組將對各鎮街區和市直有關部門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進行不定期的督查,并適時組織專項檢查。對工作扎實、效果顯著的部門(單位),要給予鼓勵;對食品安全問題突出且長期得不到解決的相關責任單位,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并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五、加強信息溝通,規范行為
市全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協調小組建立重大事項會商機制,定期召開成員單位會議,研究部署重要工作,檢查工作進度和責任落實情況,遇重大或緊急情況時隨時召開會議研究并協調處理相關問題。建立平行檢查和報告制度,市直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對定點供應基地和重點區域食品安全實行定期檢查。要加強信息保密工作,不進行供應全運食品相關信息的,不向外界泄漏全運食品安全工作的相關信息。
- 上一篇: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市食品安全保障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