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發展中藥材要點
時間:2022-05-26 05:31:00
導語:縣區發展中藥材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各級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部署要求,圍繞我縣農業三年強優計劃確定的中藥材產業發展任務,以全市大力發展現代中藥為契機,按照“區域化布局、規?;l展、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市場化營銷”的思路,堅持以基地建設為主線,以訂單生產為抓手,著力推進中藥材示范基地、龍頭企業和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快全縣現代中藥產業發展步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二)基本原則:一是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原則。今年縣上已按適地適種原則將連翹、丹參、金銀花、苦參等骨干主栽品種生產規劃到鎮,各鎮及藥材專業合作社要結合實際,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科學規劃和集中布局種植地塊,因地制宜建設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輻射帶動中藥材產業發展。二是市場導向、訂單生產原則。加強市場預測,及時調整種植品種,依托天士力公司等制藥企業發展訂單種植,規避市場風險。三是立體開發、科學利用原則。根據國家林業政策和全縣農業生產實際,著力開發利用退耕還林、良種核桃建園、蠶桑建園等地塊林下土地資源,大力推行林、糧、藥間作套種模式,擴展藥業發展空間。四是人工栽植和野生資源保護并重原則。對集中連片、開發利用價值大的連翹等野生藥材資源,采取清雜、補植、撫育相結合的方式,加強保護,科學采收,變野生為家種,變散生為基地。五是抓點示范、打造品牌原則。扎實開展抓點示范推動年活動,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栽植規模大、規范化程度高、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示范點。大力推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擴大認證成果,打造“洛藥”品牌。
二、目標任務、產業布局、主打品種和發展模式
(一)目標任務:今年全縣計劃新發展中藥材人工栽植4.8萬畝,其中春季3.36萬畝,完成野生資源保護3萬畝。重點投資1850萬元,實施連翹規范化種植及產地初加工和GAP藥源基地建設項目,完成連翹人工栽培8000畝、野生資源保護3萬畝,發展丹參5000畝、桔梗3200畝、黃苓1000畝、金銀花2000畝、苦參5000畝。以麻坪鎮東方紅、景村鎮宏泰等中藥材合作社為依托,進一步擴大苦參、二花等藥材種植。全縣中藥材面積穩定在12萬畝,實現產量1.8萬噸,產值1.8億元。
(二)產業布局。繼續集中力量建設4個百里中藥材產業帶,其中木本產業帶、草本產業帶各兩個。一是建設以連翹為主的洛源至高耀秦蟒嶺山坡百里木本中藥材產業帶;二是建設以連翹為主的洛源至寺耳秦嶺山坡百里木本中藥材產業帶;三是建設以丹參、桔梗、金銀花為主的城關至高耀洪箭路沿線川道百里草本中藥材產業帶;四是建設以丹參、桔梗、金銀花為主的永豐至靈口洛河沿線川道百里草本中藥材產業帶。按照這一總體布局,一條溝、一面坡、一道梁、一道川集中發展,逐步提升上述4個產業帶的整體規模和效益。
(三)主打品種。重點發展我縣有種植歷史、農民有種植經驗和習慣、優質地道、醫療臨床常用、市場需求量較大的中藥材品種。木本藥材重點發展連翹、山茱萸、山楂、杜仲、紅豆杉等,草本藥材重點發展丹參、桔梗、黃芩、板藍根、柴胡、金銀花、西洋參等;菌類藥材重點發展天麻、豬苓、茯苓。
(四)發展模式。積極實施木本上山、草本入川和野生撫育工程,大力推廣糧藥間套、林藥間套等種植模式,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科研機構+基地”等產業發展模式,提升傳統主栽品種栽植質量,有序引進新、特、優品種,推進中藥材生產由重規模、輕質量向規模、質量兼顧,向規范化栽植、訂單式生產轉變,推動中藥材生產效益上臺階。
三、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堅定發展信心。中藥材作為現代醫藥衛生事業的基礎產業,作為勞動用工和生產成本較少的產業,在人類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健康觀念不斷轉變,生物醫學、生命科學和大健康產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在全國野生藥材資源和藥材種植面積總量趨于減少,勞動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是一個發展前景看好的朝陽產業。中藥材作為我縣的傳統產業,野生資源豐富,種植歷史悠久,群眾基礎較好,是一個比較效益突出的特色產業。各鎮、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堅定發展中藥材產業的信心和決心,理清思路,明確目標,通過廣泛宣傳、典型引路,積極引導和組織群眾發展中藥材產業,努力促進中藥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加強組織領導。縣上將中藥材產業發展列入各鎮年度目標責任,堅持加強督促檢查,嚴格考核獎懲。各鎮、各有關部門要把發展特色藥業、增加農民收入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研究,扎實部署,完善發展規劃,制定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解,夯實目標責任,嚴格督促檢查,加強協調服務,建立專人負責、協作推動、常抓不懈、狠抓落實長效機制,確保中藥材產業發展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三)推進規模開發。按照農業三年強優計劃及“十二五”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突出抓好重點鎮和強村大社建設。一要加強重點藥業鎮建設。景村、古城、靈口、石門、石坡、寺坡、三要等群眾基礎好、中藥材產業化程度高的鎮,要因地制宜,確定骨干品種,擴大種植規模,提高規范化種植水平,力爭建成5000畝以上的中藥材產業大鎮,成為全縣中藥材產業對外的“名片”。二要加強藥材專業村建設。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采取藥材一條溝、一面坡、一道梁的模式,建設一批相對集中,規模500畝以上的藥材專業村、專業組。三要發展中藥材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藥農自我服務能力。積極探索建立以農民土地入股方式發展藥源基地,努力實現中藥材藥源示范基地快速擴張。
(四)堅持改建并舉。堅持改造與新建并舉的方針,在加強人工栽植連翹基地建設的同時,加快野生撫育改造進程。巡檢、石坡、石門、寺耳、靈口、高耀等秦嶺一線,野生連翹資源豐富的鎮,要采取砍灌、清雜、補造、撫育相結合的綜合措施,每鎮至少完成2000畝以上野生連翹基地撫育改造任務,努力把建成全省連翹生產基地縣。
(五)提高生產質量。按照中藥現代化要求,依據GAP技術規范,擴大標準化種植面積,提高中藥材生產質量和效益,增強市場競爭能力??h科技局、農業局、林業局要統籌縣鎮兩級農林技術干部,深入開展技術宣傳、培訓和指導,提高廣大藥農科技意識、科技素質。依托GAP工程中心、天士力公司等單位,定向舉辦中藥材培訓班,為農村培育一批中藥材實用技術人才。以中藥材GAP規范化示范基地建設為載體,加強中藥材有關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突出抓好規范化育苗、壟溝種植、種子精選、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無公害生產、按季節采收、按標準分級等8項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增加中藥材生產技術含量,提高藥材產品質量和檔次,為實施品牌戰略奠定基礎。
(六)擴大訂單生產。各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堅持把發展訂單藥業作為擴大銷售渠道、化解市場風險、促進藥業發展的重大舉措來抓,組織專門力量,跑市場、找銷路,加強與省內外中藥加工企業聯系與合作,擴大訂單生產,為全縣中藥材生產建立穩定可靠的銷售渠道。要加強行業服務管理,規范種植合同和履約行為,遏制企業毀約、藥農失信現象。要充分發揮農村中藥材專業合作社作用,及時掌握市場行情變化,及時為群眾提供有價值的種植信息,避免盲目發展、產銷脫節。
各鎮每半年要將本鎮中藥材產業發展任務完成情況報縣科技局。
- 上一篇:區司法局律師工作要點
- 下一篇:區城管局年度工作目標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