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三個代表必須突出四個堅持
時間:2022-05-04 07:07:00
導語:實踐三個代表必須突出四個堅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三個代表”是解放思想,實事還應是的結晶,是不丟老祖宗,又要說新話的典范,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學習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須突出“四個堅持”,即堅持樹立黨的意識、堅持一個硬道理、堅持創新、堅持科學的人才觀。
“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黨,怎樣建設黨的根本問題,解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力量應具備的新要求,新思路與新的精神狀態,“三個代表”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也是新形勢下,全面加強黨員教育的強大思想武器?!叭齻€代表”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結晶,是不丟老祖宗,又要說新話的典范,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實踐“三個代表”必須突出“四個堅持”,即堅持樹立黨的意識、堅持一個硬道理、堅持創新、堅持科學的人才觀。
一、堅持樹立黨的意識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從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二十一世紀,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因此,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應集中思考和研究黨的建設問題,思考研究怎樣才能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并在思想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問題。筆者認為:
1、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有著豐富而科學的內涵,同志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就是堅持黨對國家政策方針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領導,堅持黨對軍隊和其他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機器的絕對領導,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這些都是堅持黨的領導的根本原則,如果動搖了,黨的領導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2、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改善黨的領導。我們黨是具有80年光榮歷史,經受過各種風浪考驗的堅強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一個擁有6000萬黨員,30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大黨,如何進一步把黨建設好,更好的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我們必須正確回答的重大課題,同志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們黨應以“三個代表”的基本方針,全面建設黨,改善黨的領導,著重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全面推進和改善黨的建設,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3、加強黨員思想建設。當前改革日益深化,開放逐步擴大,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確確實實有一些黨員黨的意識淡化,黨的觀念弱化。比如有的黨員理想信念動搖,思想空虛,精神消極,只講金錢,不講信仰,只要“實惠”,不要“主義”,只顧個人利益,不顧大局利益;有的黨員紀律松馳,只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只講人情關系,不講組織原則;有的干部政治觀念淡漠,只重經濟,不重政治,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面前,缺乏應有的政治敏稅性和政治鑒別力;有的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薄,與人民群眾感情距離拉大,喜歡搞花架子,熱忠于追逐名利,這些問題,如果不認真解決,勢必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嚴重影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影響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二、堅持一個硬道理,即發展是硬道理。
在1992年南巡講話中,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的本質進行了科學的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滅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同時指出:“判斷的標準應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钡摹叭齻€有利于”的標準,正是因為有了“三個有利于”這個判斷我國改革開放和各項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才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首先關注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成為先進生產力的忠實代表。我國幾十年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加快發展生產力,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學習實踐“三個代表”最終落腳點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學習“三個代表”應確保一個硬指標,即實施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必須敢于正視落后,直面挑戰,進一步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發展意識,把“三個代表”的思想首先體現在發展上,貫徹到發展上,落實到發展上,不論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要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路線不動搖,始終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松,努力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其它一切工作都要圍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不能沖擊和干撓這個中心。
學習實踐“三個代表”突出發展這個主題。要認真貫徹落實擴大用需的方針,不斷優化思路,努力擴大投入規模,增強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培育消費。培育消費需求與擴大內需,需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相結合,以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為中心,發展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城市化進程,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重點,努力實現經濟跨躍式發展,增加城鄉人民收入。
三、堅持創新
“三個代表”思想的精神實質就是創新,它蘊含著十分鮮明的創新意義,體現著強烈的創新精神,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如果不能創新,就不能很好發總結它的過去和未來”。創新是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精神,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反映。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創新包括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其它創新,并揭示了它的內涵。先進生產力的體現是科技第一生產力,而科學的本質就是要創新,要有所發展,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建設先進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建立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環境。因此,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緊密結合形勢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進一步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一方面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新的實踐,另一方面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和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對新的問題的實踐和發展,不斷提高科學理論的創新水平。第三要大力推進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以及其它各個方面的創新,把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轉化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蓬勃生機。
四、要堅持科學的人才觀。
鄧小平曾深刻指出:“善于發現人才,團結人才,使用人才是一個領導者成熟的主要標志之一”。江總書記也一再要求:“領導干部要有識才的慧眼,用才的氣魄,愛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用,廣納群賢”。我們必須一改舊習,與時俱進,以全新的觀念看待人才,關鍵是要落實到對人才的重視、愛護、使用上。
1、重視人才要以人才開發為根本,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江總書記關于“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論斷,是對人才這一戰略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科學概括,人才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基礎性、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搞開發,謀發展,都要高度重視人才,以人才開發為根本,在引進人才,看待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上應圍繞引才、選才、聚才、用才、留才提煉人才觀。引才要堅持三并重,即選才標準德才并重,引才范圍上下內外并重,選才方法相馬與賽馬并重。留才要堅持三靠,即靠政策,靠真情,靠事業。
2、愛護人才,必須牢固樹立“保護人才就是保護生產力,愛護人才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觀念。關心和愛護人才,用建立在革命和建設共同事業基礎上的深厚感情來凝聚人才,是我們黨對人才工作的一貫要求。古人尚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那樣的知人用人的感情和氣度,從我們的理想出發,從西部大開發的宏大事業出發,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要有愛才之心,愛賢之情,以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態度廣攬人才,要有容才之道,對人才不能求全責備,要能包容弱點,熱情幫助,鼓勵探索。
3、用好人才必須牢固樹立唯才是舉,唯才是用的觀念。重才,愛才歸根到底是為了用才,我們必須大膽啟用人才,為各類人才展示才華和抱負提供機會,創造條件,用才要堅持五講,即講政治、講胸懷、講時效、講優化、講技藝,既要堅持選人標準,又要不拘一格,要看資歷,但不唯資歷,要講臺階,但不死扣,臺階要用人所長,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