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工作思考

時間:2022-09-29 10:15:00

導語:安全生產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生產工作思考

安全生產幾乎涵蓋了人類已涉足的所有領域,因此,安全生產事業在發展中存在著多維性的因果關系?!耙颉睂κ挛锇l展產生作用,有的甚至是事物發展的根本條件。有些“因”能促進安全生產事業的發展,我們要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有些“因”則是導致事故的條件,我們應該對它予以控制、消除或轉化。

筆者認為,安全生產中比較突出的因果關系有三個,以下逐一分析。

因:安全意識薄弱

果:違法違章現象頻現

典型表現:先發展,后規范

解決辦法:增強全民安全意識

“重生產、輕安全”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最大思想障礙。它是幾千年來“重物輕人”文化觀念在安全生產上的延續,也是片面價值觀在安全生產上的表現。不同層次人員的“重生產、輕安全”思想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一線工人身上往往表現為違章作業;在一些企業負責人身上的表現是隨意削減安全投入,安全評價不過關的工程倉促上馬,違章指揮等;在個別地方領導身上的表現是鼓吹“先發展j后規范”,實行“雙重標準”,使安全生產工作被動。

對此,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有效做法,千方百計增強全民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現有部分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如果不加干預,這種情況在一段時間內將一直存在下去,對這部分人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對于減少“三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企業負責人的安全意識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的安全,要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抓手,促進企業負責人安全意識的確立;要從企業負責人對安全事故承擔的法律責任和道義人手,引導企業負責人全面深刻認識安全生產工作;要把對企業負責人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列入理論教育體系之內;要把建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基地作為搞好安全生產的必備條件去投入。

政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決定著一個地區安全生產工作的進展。要把安全意識的確立體現在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的指導思想上,體現在安全生產規劃上,體現在政府對安全的投入上,體現在對安全生產實行科學的監管上,這是政府落實責任的時代要求。

因:管理走形式

果:工作被動

典型表現:同樣問題重復出現

解決辦法:實行過程控制

近幾年來,我們每年都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但是同樣的問題重復發生,造成循環整治??梢哉f,目前安全生產工作仍是三分主動、七分被動。究其原因,一是表面化、形式化的管理多,制度化管理少;二是被動型管理多,防范型管理少;三是治表的做法多,固本的做法太少,對深層次問題的研究更少;四是層層壓擔子多,“雙基”工作抓得少。

我們應該把表面化、形式化的管理轉移到過程控制中來,化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和預防控制,才能確保安全生產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堅持安全生產工作的過程控制,要重點解決過程中的“為什么”。譬如,一個企業發生火災,就有一系列“為什么”等待我們去研究解決:

為什么會發生火災?火災是由電線短路產生火花所致。

電線為什么會短路?因為電線絕緣層老化,破裂。

電線絕緣層為什么會老化?因為線路年久失修,加上房間溫度高,電線線徑過小,超負荷載流,因此加速老化……

我們還可提出更多的“為什么”。解決“為什么”的問題,就是過程控制要做的具體工作。

過程控制不是就事論事的表面化管理,而是對與之有關聯的事物進行全面協調的過程,是針對過程控制所要達到的目標進行嚴、細、實具體工作的過程。如,企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要對有關事項予以充分考慮:這是一個何種行業的企業?這個企業的安全管理重點部

位和場所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設備?國家和行業安全管理標準有哪些?企業的安全管理現狀如何?從業人員的構成情況及其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怎樣?歷史上出現過哪些安全事故?宣傳教育需要多少時間?采用什么教材?重點要解決什么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企業和員工實際情況,有重點地安排教學計劃。

過程是產生結果的條件,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過程控制是確保工作有序的有效方法。沒有安全生產的過程控制,就不會有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因此,要確立重過程理念,把過程控制滲透到每一個工作環節。

因:工作不實。急于求成

果:事與愿違。欲速不達

典型表現:執行力度逐級遞減

解決方法:夯實基礎。穩妥前進

當前,在安全生產方面存在三種“不實”的表現。

第一種表現是執行任務不夠扎實,尤其表現在各項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上。近年來,地方上每年都組織專項整治。許多專項整治倉促開展,工作計劃不詳,無整治標準,沒有解決違法行為的源頭控制和實質性問題,更談不上通過專項整治形成規范化管理制度。時隔一兩年,甚至更短時間,同樣問題又普遍出現,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在循環整治之中。、因此,對于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有三個問題需要我們解決:一是解決“打仗之前無準備”的問題;二是要解決整治過程中的工作環節完善問題;三是要解決提高各環節工作質量的問題。

第二種表現是安全生產政策沒有落到實處。對安全生產“熱、急、緊”的工作態度仍停留在政府層面上,重心并沒有真正下移至企業。其中有很多原因:一是會議、文件缺乏新意,口號性、原則性內容多;二是缺少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三是基層管理部門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與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管理仍有一定差距。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是把安全生產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

第三種表現是事故統計數據不實。在一個地區內為達到安全生產控制指標而進行“技術處理”的情況屢見不鮮,特別是工礦企業重傷事故的統計漏洞很多。近幾年,有關部門在對重傷事故的調查處理和統計方面比較薄弱,而重傷事故往往是發生死亡事故的前兆。事故統計不實,將會給政府部門和企業領導帶來決策失誤。因此,在事故統計上應該堅持實事求是,對數字負責就是對社會和公眾負責,對安全生產負責。

我們要徹底改變安全生產工作不實的狀況,要抓根本、抓強項、抓關鍵,把安今畢產工作的落腳點放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