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意識兩個推廣體會
時間:2022-09-29 10:15:00
導語:三個意識兩個推廣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從全局的高度,從長遠的高度,始終堅持強化“三個意識”,做好“兩個推廣”,增強抓好安全培訓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作為從事安全培訓教學和管理工作多年的教師,我們認為:安全培訓部門要在生產協調發展中有為有位,安全培訓工作必須要做到有創新、有思路、有成效,必須要“強化三個意識”,做好“兩個推廣”。
始終堅持“強化三個意識”
強化責任意識
真正把安全培訓作為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作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重要舉措,真正認識到抓好安全培訓的實質就是治理最大的不安全隱患,就是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為此特別要求各級領導做到以下三點:積極的承諾、支持和關心,為開展培訓而提供必需的財、物及組織條件;全力的支持,創造一個使受訓者可以返回工作崗位,并能充分運用其新知識及技能的大環境;應用自己的表率作用表示出對職工的支持,一方面訓練工人遵守安全規則,另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安全衛生規章、制度。
強化“生命工程”意識
真正把安全培訓作為事關職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大事來抓,常抓不放,一抓到底。
強化法律意識
真正認識到安全培訓必須依法進行,必須以國家、部級、省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作為依據,實施強制性培訓,逐步納入到規范化軌道。
著力做好“兩個推廣”工作
大力推廣全員培訓
樹立全員培訓的理念,這是把握培訓發展的方向,堅持根據不同工種、不同特點、不同內容,著重抓好“薄弱點”、“特殊點”和“困難點”,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大規模的安全培訓工作格局。安全培訓中,一般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應該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使學員了解生產操作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等,運用SCL、JHA等方法對崗位的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即解決“知”的問題;第二階段為安全技能訓練階段,掌握和提高熟練程度,掌握必需的緊急救護和應急救援技能,即解決“會”的問題;第三階段為安全態度教育,使學員盡可能地實行安全技能,即解決“行”的問題,實現“隱患先知、防范與應急有效”的良效。
著力推廣培訓方式方法和內容的創新
培訓要想求實效,方式方法是關鍵。做到不同時期有不同重點,不同工種有不同內容,不同對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層次有不同要求。同時還要推動培訓內容的創新,培訓教材應與時俱進,充分反映技術進步對安全技術要求和對安全管理的影響,不斷調整安全培訓內容,及時增加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有關安全技術與管理內容,以適應企業安全生產的需要,確保安全培訓的質量。
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全面推進,有為有位
只要安全培訓工作確實有創新、有思路、有成效,那么安全培訓部門對安全生產的技術支撐作用就會得到充分發揮,安全培訓部門在生產的和諧發展中必然有為有位。
切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是搞好安全培訓的前提
對象、內容突出針對性。根據職工的工作年限,違章記錄等情況,劃出不同層次,依據各個層次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確定不同的教育內容,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如對各級領導進行安全認識和決策技術的培訓;對企業職工進行安全態度、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識的培訓;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科學技術的培訓;對職工家屬是讓其了解職工的工作性質、工作規律及其相關的安全知識等,準確掌握培訓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集中精力解決突出問題,從而提高安全培訓的實效。
調研突出崗位性。教學要與現實所需盡量吻合,必須了解最真實的一線資料。如果教師在培訓中非常清楚各學員單位(包括各崗位)的實際情況,那么學員一定會感覺這些內容就是講給他聽的,一定非常認真聽講。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現場資料后,應及時將這些寶貴的資料運用到培訓中去。在備課中,自覺地做到“角色換位”,站在學員的角度去探索教學內容,從而準確地把握教學難點,最大程度地做到講授內容切點,切實,使學員產生興趣,從而激發學員的主動性,調動其積極性,進而提高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安全法規、標準與現存狀況的對照講解,讓學員確實感到我們的教學是充分了解現實的,是比較有針對性的。
采取有效措施挖培訓死角,加強安全培訓的規范化管理
安全培訓中普遍存在三個人員“空白點”。一是管理層(包括企業主要領導和直接管理者),主要是工作確實很忙,擠不出塊塊時間來參加培訓,其次是放不下領導架子參加集中培訓;二是小單位的安全生產零散人員;三是剛進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人員、臨時聘用安全生產上崗人員。這三個培訓空白點使得部分管理者既不懂安全生產知識又不學習,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識、技能。另外,部分安全培訓中存在有五點不規范之處:一是存在安全培訓時間有的達不到規定課時,沒有按照培訓大綱、指定教材備課;二是組織不到位、培考不分離,持證不符合要求;三是仍有從事安全生產培訓的師資未經上一級培訓,無證上崗;四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五是教學手段還較原始落后,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
安全培訓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如果沒有有效的制度做保證,就會流于形式,談不上好的質量、好的效果。為此,我們認為對策有三:
建立健全企業一把手負責制。只有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才能使培訓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并形成有效的壓力傳遞。根據國家安監總局的文件規定,培訓基礎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師資隊伍、教學教材上)配套完善,企業一把手要樹立大教育觀念,堅決擯棄那些認為安全培訓是培訓部門一家的事情,只看眼前,不重視發展,心中無規劃,舍不得經費投入的“短效應”做法。
對培訓管理部門和受培單位實施目標責任制。通過目標制定、目標分解、責任落實、責任考核,對培訓管理部門和受培單位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是搞好安全培訓工作的必由之路。以有效的激勵機制從正、反兩方面入手來促進安全培訓質量的不斷提高。
努力抓好培訓機構、師資、教材建設
各級主管部門應建立優化教師隊伍的有效機制,按照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動態管理的原則,配強、配足師資。加強教材建設,本著“少而精”、“實用管用”的原則,提供高質量精品教材。盡快實現安全培訓信息化和教學手段現代化,發展遠程教育,提高培訓對象的參與程度。
嚴格實行對安全培訓工作的監察
各級安監部門要將企業全員安全培訓納入安全監察的范圍,提高監察層次,采取有效措施,執法監察到位。特別是要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情況進行監察,對安全資格持證情況進行監察,為安全培訓工作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推進交流培訓國際化”的目的就是要借鑒國外安全培訓理念和管理經驗,提高我們隊伍進入國際項目市場的競爭力,提高我國安全工作水平。
管理學中有一名言:管理一個小企業可以靠權威,管理一個中型企業要靠制度,而管理一個大企業就必須靠文化。安全培訓工作是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先導與基礎,也是營造安全文化氛圍的主要途徑,通過“強化三個意識”,做好“兩個推廣”,安全培訓在生產協調發展中必然有為有位。
- 上一篇:安全生產工作思考
- 下一篇:引領地方經濟發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