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干部管理思考

時間:2022-10-11 08:25:00

導語:農村干部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干部管理思考

實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人兼”和“兩委”干部交叉任職后,如何加強農村干部的管理,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應當認真研究的一個課題。從**實際情況看,我認為應著重把握好制權、監督、教育、激勵四個關鍵環節,健全完善一套規范有效的農村干部管理機制和村務運作機制。

一、圍繞制約農村干部權力,健全完善民主決策機制

實行“一人兼”和交叉任職,“兩委”干部職數減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權力更加集中了,如果監督制約不到位,很容易出現“個人說了算”、濫用權力等問題。加強對農村干部的權力制約,根本在于建立一套能夠充分發揚民主的村務運行機制,把重大村務的決策權交給廣大群眾。一是要完善民主決策制度。在堅持“兩委”聯席會、黨員村民代表聯席會等民主決策制度的同時,要因村制宜積極探索擴大民主決策的途徑和形式。二是要增強制度操作剛性。結合修訂《村民自治章程》,對群眾普遍關注的農村發展黨員、財務收支審批程序、合同簽訂和重大事項的決策程序,納入到《村民自治章程》,作為剛性制度,在廣大黨員群眾參與、監督之下,約束“兩委”干部嚴格執行,確保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三是要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二、圍繞規范農村干部行為,健全完善民主監督機制

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是失控的權力。要使農村干部規矩干事,僅有民主決策機制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有效的民主監督機制。一是要健全監督體系。一方面,要通過嚴格落實村務公開、民主議政、“兩委”班子定期向黨員村民代表報告工作等各項制度,加強黨員群眾的監督。另一方面,要建立鄉鎮黨委對各村制度落實情況定期檢查制度和鄉鎮包村干部列席參加所包村會議制度,切實強化鄉鎮黨委的監督。二是要突出監督重點。把重大村務財務和“兩委”干部施政行為作為監督的重點,組織黨員群眾對村級財務收支、重大村務決策、執行情況以及“兩委”干部依法行政情況進行監督。三是要改進監督方式。由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轉變。

三、圍繞提高農村干部素質,健全完善教育培訓機制

實行“一人兼”和交叉任職,要求農村干部必須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能力,否則勢必影響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深入推進。因此,要把農村干部教育培訓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常抓不懈。一是在培訓對象上注重整體性。要建立市鄉村三級培訓網絡,對農村干部實行分級分類培訓,著力構建“三級聯動、分層實施、整體推進、全面提高”的農村干部培訓格局。二是在培訓內容上注重針對性。應每年開展一次專項調查,全面掌握農村干部的學習需求。三是在培訓方式上注重靈活性。由“灌輸式”教學向“互動式”培訓轉變。

四、圍繞激發農村干部動力,健全完善激勵保障機制

農村干部處在農村工作第一線,工作任務繁重。實行“一人兼”和交叉任職后,工作量進一步加大。建立農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有利于調動農村干部的積極性。一是要強化考核,以實績定獎懲。要拓展考核范圍,將經濟發展、信訪穩定、文明生態村創建等納入考核內容,以此作為檢驗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成效的重要依據。二是要落實待遇,靠激勵增動力。每年要選樹一批農村干部干事創業的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繼續推行農村干部養老保險獎勵制度,根據年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考核結果,為農村干部辦理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