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屆選舉試點實踐思考
時間:2022-10-22 11:58:00
導語:換屆選舉試點實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做好全省社區換屆選舉工作,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湖南省民政廳決定于**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市**區進行全省社區黨組織和第六次社區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的試點。換屆選舉推行兩委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提倡擬任的書記人選,先參加社區居委會的選舉,獲得群眾承認后,再推薦為黨組織書記人選,如果選不上居委會主任,就不再推薦為黨組織書記人選;提倡社區居委會中的黨員成員通過黨內選舉,兼任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經過近二個月的積極準備、精心組織,在規定時間里,全區75個社區全部以直接選舉的形式順利完成了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試點工作的成功,選出了居民滿意的領導班子,在全區進行了一次最普遍、最深刻、最生動的民主政治教育和培訓,同時,也為我們如何堅持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有序推進社區居民自治和社會參與積累了寶貴經驗,提供了嶄新思路。
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精心指導,為換屆選舉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一是領導重視。全區組成了一個嚴密的組織體系,使選舉工作始終在這個組織體系的組織下規范運作。區委成立了以區委書記任組長的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堅持每周會商,部署各個重要環節的工作,解決選舉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選舉過程中,區委書記、區長、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長等率領選舉工作人員,先后深入12個街道40多個社區廣泛與居民群眾開展座談,聽取和收集基層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對選舉工作的看法和意見。各街道、鎮、社區分別成立了選舉工作領導機構,明確街道工委(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并實行干部聯點責任制,使區、街(鎮)、社區三級之間,既有明確分工又有密切協作,形成一個嚴密的工作網絡,確保把整個換屆選舉工作始終置于各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之下。二是指導得力。從區直部門抽調了40多名政治思想素質高、工作能力強且相對熟悉基層工作的干部組成區選舉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下設工作督導、業務指導、宣傳報道、財物審計、穩定協調5個工作組,在政策上、業務上進行全方位的指導把關。區直機關、各街道(鎮)下派干部達300余人,及時掌握選舉中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解決辦法,確保了全區換屆選舉工作依法依規有序地進行。三是組織嚴密。街道、社區黨組織始終圍繞“宣傳、引導、保障、服務”的要求,通過放手發動群眾,緊緊依靠黨員,實現了對選舉工作的駕馭和引導。換屆工作辦公室針對選舉工作的關鍵環節,編制了工作流程和指導手冊發放到全區各單位,使各單位的工作有章可循;在財物清理、選民登記、候選人提名等關鍵環節,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和指導組人員一起深入到社區一線進行指導,每周召開一次街道(鎮)書記、辦公室成員的調度會,及時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社區黨組織在選舉工作中主動擺正位置,做到“到位”不“越位”,“創新”不“越軌”,有效調動了居民群眾的積極性,把握了換屆工作的主動權。
2、把握關鍵,突出重點,使換屆選舉工作始終保持創新活力。一方面,廣泛宣傳,激發居民的參與熱情。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宣傳發動工作,積極邀請新聞媒體的介入、宣傳和監督,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選舉中全區共接受媒體采訪200余次。各街道、鎮、社區除了利用傳統的廣播、墻報、橫幅、標語等形式宣傳以外,不少地方還創出了自己的宣傳特色,如四方社區開展知識搶答賽、新河街道為居民放映電影、清水塘街道組織大眾運動會等。全區共召開黨員大會、居民小組和社區居民代表會議800多場次,印發各類宣傳資料、居民公開信20余萬份,加大了對直選政策的宣傳,做到了選舉政策入戶、入門、入腦、入心。如新河街道因新河三角洲的開發建設,100多戶拆遷戶居民本來已搬遷至外地,都積極主動地要求回原社區參加了選舉工作。5月7日是**區的法定投票選舉日,正值五一黃金周,本來部分選民準備外出旅游,為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權利,外出的選民都辦好了委托投票的手續,更多地放棄了外出旅游的機會,親自去投上了自己神圣的一票。全區的選民平均投票率達到了87%以上。另一方面,正面推薦,大力宣傳黨員候選人。如何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為最廣大的居民群眾認識和認同,順利當選為社區兩委成員,是選舉成功的關鍵。此次選舉中,社區黨組織向居民推薦候選人改變了過去只重“意會”,不善“言傳”的做法,通過各種渠道、載體積極向群眾推介候選人的優勢、特點和成績。不少社區將每個候選人的簡歷、照片和工作簡介張貼在社區宣傳櫥窗內,有的街道領導對社區成員競職演說進行點評,從而幫助候選人演說能更好地貼近民心,加深居民對候選人的了解。
3、依法依規,陽光操作,使換屆選舉工作做到公正透明。依法依規是做好換屆選舉工作的關健。為確保選舉工作的公正透明,**區堅持依法依規,認真做好選舉工作的公開,主動接受監督,形成了一個立體化的監督網絡。一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在選舉階段,區、街道(鎮)兩級均設立了咨詢熱線、舉報電話。選舉辦公室安排專人值班,并開通熱線電話,接受咨詢和投訴。選舉期間,共接到咨詢電話300多個,投訴電話7起(非選舉投訴),均得到了及時有效處理。下派干部在各個重點環節都主動深入居民群眾之中,聽取和收集意見,選舉結束后,還組織進行了回訪復查。二是認真開展部門監督。區紀委、監察局、人大政協有關方面的同志全程參與了選舉工作,加強了對關鍵環節的監督。換屆前,組織對現任班子進行了任期財務清理,并將結果張榜公布,在此基礎上,對現任班子進行了民主測評。督查組在選民登記、確定最初候選人、投票選舉等關鍵環節組織進行了3次以上的全面督查。通過部門的監督,一些薄弱環節和個別不規范的做法被提前干預和糾正。三是積極引入輿論監督。主動邀請省、市多家新聞媒體參與和見證選舉的各個環節,先后推出了系列報道。4月26日,**區舉行了換屆選舉新聞媒體見面會,邀請《人民日報》、《湖南日報》、湖南衛視等23家新聞媒體參加,對選舉試點工作的意義、做法、程序和有關法律法規向新聞媒體作了系統的宣傳。換屆中,各新聞媒體實施全程參與,開展深度報道,活躍在全區大街小巷,及時反映居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推介選舉工作中的新鮮做法、剖析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既起到了正確導向的作用,又起到了公開監督的作用,有效維護了整個選舉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基本成效
從選舉結果來看,中央提出的“兩個提倡”和直接選舉的精神得到了全面貫徹,新當選的社區兩委班子素質進一步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功能進一步增強,達到了預期目的。
1、增強了居民群眾的民主能力。隨著宣傳發動和選舉實踐的一步步深入,越來越多的選民更深刻地了解了什么是民主,什么是選舉,什么是選民的權益,怎樣維護選民的權益,許多居民主動到選民登記處登記,來電詢問選舉日程安排,到社區了解候選人基本情況,對選舉工作發表意見、建議。廣大居民群眾和社區成員單位在生動的社區直選實踐中,進一步明白了社區是一個守望相助的共同體,必須選出一個能用心做事、真正關心居民生活、積極為居民辦實事的社區班子來,居民群眾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區的管理與決策中來,監督社區事務,關心社區發展。
2、強化了社區干部的服務意識。直選,對社區干部是否真心實意地為全體社區居民服務,能否真正代表群眾利益,來了一次實實在在的檢驗。很多社區在職干部感慨地說,在這次換屆選舉中面臨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他們體會到只有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才有可能贏得選民的支持,順利當選。選舉中,他們不遺余力地走家串戶,宣傳社區建設,征求群眾意見,解決社區久拖不決的難點問題,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全區社區工作者走訪單位和住戶達到70%以上。通泰街街道湘春路社區副主任胡可是腆著大肚子參加這次選舉的,不少群眾被她的精神感動,結果她以高票當選為本屆社區主任。選舉過后,社區干部紛紛表示,如果不能為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實現自己的承諾,將無法面對下一次選舉,這種憂患意識通過直選轉化為責任心和危機感,成為社區居委會干部做好工作的動力源泉。
3、優化了社區干部隊伍結構。社區直選有利于選民在更大的范圍選擇自己滿意的居委會班子成員,也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提供更多機會,有利于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社區干部隊伍。從選舉結果來看,社區成員平均年齡39歲,比上屆下降3.6歲;大專以上學歷占65.5%,比上屆提高8.5%;其中黨員占72.9%,比上屆增加11%。如硯正街社區主任劉斌年僅24歲,而且是大學本科學歷。換屆選舉出的新一屆社區工作班子凸現出知識化、年輕化的特點。
4、提升了社區班子的整體功能。本次換屆是社區居委會和社區黨組織同時換屆,為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供了新的動力。首先,黨組織的地位得到強化。按法定程序,擴大了黨員在選舉委員會、居民代表中的比例,532名選舉委員會成員中有黨員260名,占48.9%。通過黨員爭取在選委會中的發言權,有效地將上級黨委的意圖滲透到換屆選舉的各個方面。由此,實質上我們的社區黨組織也是由全體居民選出的,這就使得社區基層黨組織真正得到了全體居民的支持和擁護,群眾基礎更加牢固。其次,兩委班子的更加協調順暢。交叉任職使班子有機結合到了一起,減少了磨擦,“一肩挑”使得班子運轉更加協調,效率進一步提高。第三,黨組織的活力得到增強。在按照“兩個提倡”的要求進行選舉的過程中,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開始學習如何宣傳發動選民、如何介紹推介自己的工作、如何爭取選民的支持和選票。這對于強化黨組織的選舉功能、歷煉黨員干部的民主能力,提供了極佳的契機。
幾點思考
通過社區換屆選舉試點工作,我們看到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執政環境等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發展是基層群眾自治發展和擴大社會參與的政治保障,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僅僅體現為加強自身組織建設,強化黨對基層社會的領導,更重要的是體現為黨如何成為基層群眾自治和推動社會參與的主導力量,從而使黨在推進基層群眾自治的同時,在基層社會確立起自己牢固而廣泛的社會基礎。
1、加強新時期的社區組織建設,必須堅持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有序推進社區居民自治和社會參與。推進居民自治和社會參與,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社區作為社會的基層基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切入點,建設民主法制健全、公共服務完善、社會安全穩定、生活環境良好、鄰里互助友愛的和諧社區,必須堅持以社區黨建為龍頭,以民主自治為方向,以服務群眾為重點,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社區委員會的動員組織作用和社區居民的主體作用,才能順利為推進和諧社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推進社區居民自治和社會參與,是加強城市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原則。進一步推進基層民主自治和社會參與工作,必須按照黨的十六大對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保障居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保證社區居民自治的健康有序發展。推進社區居民自治和社會參與,是提高城市管理和社區建設水平的需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區建設的發展,社區在城市社會管理中的基層基礎作用更加突出。必須以維護合法權益、做好真誠服務為切入點,著力解決社區黨建工作與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社區建設,與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有機結合方式問題,提高社區居民民主參與意識,完善社區建設動力機制,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2、加強新時期的社區組織建設,必須堅持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創新社區居民自治和社會參與機制。一是要改進社區黨組織的領導和工作方式,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社區黨組織要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既要依靠黨組織豐富的政治資源、組織手段開展工作,又要依靠民主、法律、思想政治工作、非權力方式開展工作;既要防止包辦代辦,又要防止撒手不管。社區黨組織要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拓寬工作領域,改進工作方式,加強自身建設,把工作重點轉到凝聚群眾共同奮斗上,不斷創新維護群眾利益的方式與途徑,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營造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進而有效的組織、動員、凝聚廣大黨員、群眾和社會各方面力量推動社區建設。二是要建立社區黨組織與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融合機制,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政治領導、組織保障作用和社區居委會的職能作用。城市基層群眾自治的發展必須與社區黨建緊密地結合起來,社區黨建是城市基層群眾自治發展的基礎,而城市基層群眾自治是社區黨建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舞臺。要從社區作為自治領域的特點出發,通過“一肩挑”、“雙向進入、交叉兼職”的形式,以及建立定期匯報工作、重要事項報告、黨組織和自治組織聯席會議等制度,實現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工作有機銜接、任務充分融合。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支持和保障社區自治組織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各項制度,落實好居民群眾對基層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充分發揮居民委員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群眾性自治組織職能。三是要推動建立社區居民利益表達和利益協調機制,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反映訴求、化解矛盾的作用。社區黨組織要為居民群眾的利益表達和整合提供一個健康的外部環境,推動建立一整套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公開辦事制度,通過設立社區班子成員接待日、開通民情熱線、記民情日記、設民意意見箱,以及建立民意訪問網、網上論壇等有效形式,構建民意表達和收集的平臺,開辟民意表達、溝通和反饋新渠道。社區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民間組織、駐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廣大社區志愿者在參與社區事務中的積極作用,使不同需求、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群眾利益得到整合。四是要通過黨內民主參與機制帶動居民自治、社會參與機制的形成,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率先垂范、組織推動作用。要大力推進黨內民主制度建設,通過積極開展黨務公開、黨組織負責人直選、建立黨員代表聯席會議制度等工作,擴大黨員對黨組織工作的民主參與,發揮黨內民主的示范作用,實現黨內民主和居民自治、社會參與工作的協調發展。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機制,通過黨的工作帶動社區單位黨組織和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將各種有效的工作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共駐共建的動力機制。
3、加強新時期的社區組織建設,必須堅持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主體作用?!懊裰鬟x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社區居主的重要內容,也是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公益事業管理的基本形式。一是要完善社區民主選舉制度,保障社區居民的選舉權。民主選舉是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也是社區居民最廣泛的一種政治參與方式。社區居民只有擁有選舉和選擇“代言人”和“管家”的權力,這些“代言人”和“管家”才會對自己的選民負責。要認真規范社區居民選舉委員會的推選、選民登記、提名確定候選人、投票選舉和工作交接等關鍵環節,全面推行社區居委會直接選舉工作,切實維護和保障居民群眾的民主選舉權利。同時,街道辦事處和鄉鎮政府要加強對居民代表選舉工作的指導,嚴格依法選舉產生居民代表,使選出的居民代表能充分反映社區居民、外來人員和社區單位的意見和建議。二是要規范民主決策制度,保障社區居民的決策權。民主決策體現了社區居民自治的本質要求,是社區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核心。民主決策的事項要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規,凡是與社區居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都要實行民主決策。同時,要規范民主決策的程序,制定詳細的決策工作流程和責任追究制度,促進社區民主決策水平的提高。三是要拓寬民主監督的渠道,保障社區居民知情權和監督權。民主監督是社區居民自治的保證,只有實現有效的監督才能保證社區居民自治落到實處。如何加強監督管理,防止由“一肩挑”走向“一言堂”,是需要我們引起重視和認真加以解決的問題。要不斷完善社區居務公開制度,規范公開的內容、時間、形式和程序,增加社區居委會工作的透明度。要加強對社區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健全基層自治組織的民主理財制度,加強對社區公務事業經費和機構運行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要健全和完善民主評議制度,認真組織社區居民、社區民間組織和社區單位開展評議監督,加強對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及其成員的工作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