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8 10:22:00

導語: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思考

黨的十七大對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目標,如何圍繞這個目標深入推進“強基工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能力強、本領好、威信高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實踐證明,“農村要想穩,黨建是根本;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近幾年來,江蘇蘇州市**區始終把

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龍頭工程”來抓,以“龍頭工程”的創新突破帶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發展。

創新選任機制,著力解決村書記隊伍“有人干”問題

實行“兩推一選”,選好配強村書記隊伍。抓住2006年村(社區)黨組織換屆契機,全面實行“兩推一選”。在堅持政治素質標準的前提下,打破身份、地域等限制,把政治過硬、能力較強、群眾公認、作風扎實的黨員干部選拔為村黨組織書記。推選中,嚴格執行對班子成員年齡結構,性別結構,文化程度等各項要求的規定,要求班子中必須有一名女性干部,有一名35歲以下的專兼職年輕干部,以此逐步改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結構。同時加大對經濟思路清、富民舉措多、服務群眾熱情高的優秀企業主黨員的推選力度。目前,全區由企業主擔任村黨組織書記的人員已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對新產生的村黨組織班子實行雙向負責制,即:與上級黨組織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向群眾作出任職目標公開承諾,使競任者既有動力又有壓力。

實行“三措并舉”,注重培養后備干部。近年來,**區委采取掛職、招聘和選育相結合的方式,加大村級后備干部培養力度,確保村書記隊伍后繼有人。實行區鎮聯動掛職制。選派一批區、鎮機關年輕干部掛任村(社區)黨組織副書記或主任助理,要求在一年掛職期間做到“五個一”:做好一套黨建臺賬,使臺賬標準化;完善一套黨建制度,使制度規范化;傳授一項電腦操作技能,使辦公自動化;培育一個典型,使先進本土化;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使管理民主化。建立區鎮村三級招聘制。實施“一村一居一名大學生”工程,每村每年至少發展一名35歲以下年輕黨員,并大膽探索公開招聘大學生村官和村級后備干部。推行多渠道選育制。注重從本村籍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科技示范戶、致富能手、私營業主、回鄉經商人員等群體中物色和發現苗子,把優秀青年骨干列為培養對象。同時,還著力抓好一把手后備干部、年輕后備干部、近期能進班子后備干部的三個重點,努力做到使用一批,培養一批,儲備一批。

創新教學機制,著力解決村書記隊伍“會干事”的問題

抓好素質工程。近幾年來,**區委針對建區后底子薄、條件差的現狀和村干部價值取向不確定的實際,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在哪里”、“艱苦奮斗要不要”等大討論,真正把“當官為什么、掌權干什么、奮斗圖什么”的道理講透講實,使村干部明確了努力方向。針對行政村區域調整后少數村干部工作標準不高、奉獻意識淡化的實際,廣泛開展學習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圍繞“四新”(發展攀新高、建設展新姿、環境亮新貌、服務創新優)獻“五心”(忠于人民獻愛心、服務基層獻熱心、優質高效獻誠心、真抓實干獻公心、勤政廉政獻真心)活動,使這些村干部振奮了敬業精神。

抓好能力工程。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的原則,采取上下結合、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的方法,借助市委黨校、農村干部學院以及基層黨校等陣地,抓好村干部行政管理、政策法規、金融財務、招商引資、電腦網絡等業務培訓和文化學歷教育。積極選送部分先進村書記赴歐洲培訓,進一步學習借鑒發達國家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和經驗,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夯實基礎。實施了全區村(居)黨組織成員“學歷提升”工程,有力促進了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區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村書記占村書記隊伍總數的77.2%。

抓好“雙帶”工程。區委把各村支部班子成員應具備的“雙帶”能力納入“三級聯創”考核內容。以“三級聯創”活動為抓手,在全區廣泛開展了“創新業、爭先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通過典型帶動,鍛造了村黨組織書記領導新農村建設的能力水平,涌現了以全國勞動模范——渭西村書記鄒寶如為代表的一批“雙帶”典型。

創新管理機制,著力解決村書記隊伍“能干事”的問題

強化民主管理。2003年全區行政村區域調整后,區委及時下發《關于在行政村撤并后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意見》,對黨組織設置進行了調整,各村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村務政務黨務公開、村民代表集中議事、民主評議村干部、誡勉談話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村兩委班子成員實行定崗、定人、定任務工作崗位責任制,并交叉任職。各行政村普遍實行以村務公開、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為重點的“一公開四民主”制度。

推行干部下訪。在望亭鎮試點基礎上推廣村干部“下訪日”制度。村“兩委”成員每月定期開展村干部與村民群眾之間面對面交流,當面聽取意見,共同協商對策,當場做出承諾,及時給予辦理,事后予以反饋。村黨組織以真心、真切、真實態度下訪,傾聽民聲、收集民意、解決民困。真心下訪,注重與群眾進行感情交流和換位思考;真切下訪,做到“三必去”、“兩確?!保喝罕姺从硢栴}多、工作推進有難度、重大決策出臺后可能引發利益糾紛的地方必去,確保下訪時間充足、人員到位;真實下訪,堅持村黨組織書記帶頭,村兩委成員及村民小組長全員下訪。

發揮“兩長”作用。針對“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現狀和村書記工作“三不”(忙不過來、管不過來、聽不到實情)實際,去年以來,**區注重為村黨組織書記配幫手,及時建立健全了2000多名村(居)民小組長和黨小組長隊伍,有310名村(居)民小組長兼任了黨小組長。采取統一待遇(區鎮村三級每年各支付1200元基本報酬)和以獎代補的形式,充分發揮“兩長”在農村環境整治、治安維護、民事調解、村情反饋等方面的“六大員”作用。實踐證明,加強村(居)民小組長和黨小組長隊伍建設,是協助村黨組織書記推動農村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村民自治、聯系服務群眾等方面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創新激勵機制,著力解決村書記隊伍“干成事”的問題

完善政治激勵機制,讓村干部“干有所盼”。政治上積極鼓勵村書記愛崗敬業、開拓奮進。把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事跡編印成《創業者之路》,下發各村組織學習,使村干部在對照先進找差距中自加壓力、制定追趕目標。建區來已為19名優秀村書記解決了公務員和事業編制。去年還進一步出臺了村黨組織書記人事關系掛靠政策,對任職滿6年且村級可支配收入在100萬元以上;任職滿10年以上的;任職滿3年以上且村級可支配收入連續兩年超過500萬元的;所在村或個人在建區以來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稱號或受到表彰的村黨組織書記,可提前一年掛靠人事。任職期間按實際崗位享受相關待遇,并按事業單位工資結構核定檔案工資,按規定繳納事業養老、醫療保險。到齡退休后,由區人事局按事業單位工資核定退休待遇,列入社保發放,所需經費在機關事業基金中支付。

完善經濟激勵機制,讓村干部“勞有所得”。村兩委班子換屆后,各村按照區、鎮(街道)要求,聯系實際制定經濟工作、黨建工作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三年任期目標,每年根據總目標制定年度目標。區委區政府每年下發年度目標考核實施意見,組織有關部門每半年聯合考核一次任務完成情況,年終綜合考評結果與村干部的提拔任用和經濟報酬直接掛鉤。有的“雙帶”能力強的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年薪甚至超過鄉鎮領導,有力穩定了村書記隊伍。

完善政策激勵機制,讓村干部“憂有所解”。為解決村干部的待遇保障問題,區委區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全區農村十項實事的意見》、《關于全區村主要干部基本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統籌的實施意見》、《關于對村級退休干部實行生活補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農村定工干部實行基本工資和養老醫療保險費統籌,對村級退休干部實行生活和醫療補助。截止2007年底,區鎮村三級共發放統籌資金2368萬元,補助資金886萬元,充分調動了廣大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