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農村黨員考核思考

時間:2022-10-29 05:24:00

導語:探索農村黨員考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農村黨員考核思考

近年來,**縣針對農村黨員隊伍個體差異性的實際,探索農村黨員分層量化管理辦法,著力解決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暴露的無職黨員發揮作用難、流動黨員管理難、黨員活動開展難、民主評議黨員流于形式等突出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合理劃分層次,設定基礎分。根據農村黨員年齡、職務、工作特點和身體狀況,以行政村黨支部為單位,將全縣農村黨員劃分為六個層次,即第一層次為村黨支部書;第二層次為黨員的村委會主任;第三層次為黨支部副書記、支部委員及黨員身份的村委會成員;第四層次為年齡在59周歲以下的在家無職黨員;第五層次為年齡在60---79周歲的無職黨員,以及長期外出流動黨員;第六層次為80歲以上老黨員或長期臥病在床黨員。同時,以黨員內職務、黨員年齡、黨員流動情況等為分類,先賦予黨員不同分值作為基礎分。第一層次基礎分10分,第二層次基礎分15分,第三層次基礎分20分,第四層次基礎分30分,第五層次基礎分50分,第六層次不計分。這樣黨員職務越高、年齡越輕,對其要求愈高,給予的基礎分愈低,必須爭取的分數也越多,愈要避免扣分。

二、科學細化指標,實行積分制。以監督制約與發揮作用并重原則,確定考核內容和評分標準,細化為基本要求、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違紀扣分等三大類16項指標,涉及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政治理論學習、外出流動管理、村級矛盾糾紛調處、法紀法規、村規民約、“三培兩帶”及配合重點工程建設等。而且每項考核指標都明確規定相應的分值和加減分值。如“每參加一次村黨支部組織的黨日活動或黨員會議記2分,全年累計少于6次扣5分”,“本人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扣20分,子女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扣10分”,“黨支部召開大會進行諸如換屆、發展黨員等黨內重大決策時,無故不參加會議或在會議中無組織無紀律而中途退出的黨員每次扣10分”等。并采取“平時量分、年終積分”的計分辦法,即每位黨員人手持有一本積分手冊,個人每完成其中的一項指標就及時記錄在自己的積分手冊相對應的欄目中。個人獨立完成的工作,報告黨支部后,經黨支部討論認可,按相應分值得分,扣分的統一由黨支部討論決定;黨支部確定一名支委為支部積分匯總記錄員,具體負責支部積分工作。黨支部在每月召開的黨員會上通報各黨員的積分情況,并與黨員個人登記的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進行公布,接受黨員群眾監督。

三、綜合評定等次,落實獎懲制。黨員的積分及確定的等次作為年終表彰獎勵和民主評議的主要依據。年終評議時每個黨員的基礎分加上全年累計積分為黨員全年的考核得分,并經支部大會討論確認后,黨員評議合格率在50%以上且黨外群眾評議滿意率在50%以上,積分累計達100分以上的,評定為優秀黨員等次;60---99分的評為合格黨員等次;40┄59分為基本合格黨員等次;若黨內民主測評不合格率在50%以上、黨外群眾測評不滿意率在50%以上且積分在39分以下的,定為不合格黨員;六個月以上無正當理由不繳納黨費或當年受到黨政紀處分的直接視作當年不合格黨員等次。凡被評定為優秀等次的黨員,可獲得參加當年各級各類先進的評比資格;評定為基本合格等次的黨員,確定為組織誡勉或參加黨性黨風學習班對象;凡評定為不合格等次的黨員,視情節輕重予以限期整改、勸退或除名。

**縣通過試行黨員量化考核辦法,初步解決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暴露出的四大突出問題,促進農村黨員在各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解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難的問題。以往無職黨員沒有一個發揮作用的平臺,實施農村黨員分層量化積分考核,促進了廣大黨員在平時生活中規范言行,時時刻刻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黨性意識得到了增強,能自覺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組織開展義務勞動、調解糾紛、宣講政策、結對幫扶、資助公益等活動,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較好地解決了黨員與非黨員一個樣的問題。如赤水鎮建立老人聯誼會,提倡黨員干部結對幫扶一名以上“三老”對象,做到“一周一探視,一月一聯誼”活動,得到了全鎮黨員干部的積極響應,現在黨員已結對“三老”61名;在縣兩代會期間,盱江鎮黨員開展了“迎兩會、扮靚蓮鄉”活動,自覺打掃衛生,清除盱江沿岸有礙景觀的垃圾污染物,在家黨員都參加了活動;在植樹節期間,縣委倡導黨員群眾“少毀一片林,多植一棵樹”活動,并且作為一份責任管理好,得到了黨員群眾的大力支持。有個別黨員因特殊情況,未能及時參加活動,則采取其它補救方式進行。如盱江鎮清水村黨員謝克強的花崗巖采石場生意很忙,有時不能及時參加公益活動,個人自愿捐資2000元為村民造路,方便群眾。目前,全縣只要哪村出現險情或突發事件,沖在最前面的總是黨員干部。如在今年森林防火中,就出現了一村有火情、各村來支援的可喜景象,驛前鎮一些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附近鄉村撲火最多的達11次。這些活動為黨員提供了發揮作用的舞臺,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好評。

二是解決流動黨員管理難的問題。農村黨員實施分層量化積分管理辦法后,賦予外出黨員基礎分為50分,所以每個流動黨員必須爭取10分以上,才得以合格。分層量化積分考核管理明確規定:流動黨員外出半年以上要向各村黨支部請假,并要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外出期間,每季度寄交1篇思想匯報的每次計3分,年終有書面總結的計5分,作為對流動黨員的基本要求。年終回家,要參加黨的基本知識考試,作為考核流動黨員的重要依據。通過這種措施后,解決了流動黨員管理難問題。自試行分層量化積分考核辦法以來,全縣1261名流動黨員中有1220人已來縣辦理《黨員流動證》,今年6月份前寄交思想匯報2370余篇,從而增強了外出黨員的組織意識、紀律意識和黨性意識。

三是解決黨員活動開展難的問題。農村黨員分層量化積分管理辦法的實施,調動了黨員參與黨組織活動的熱情和主動性,全縣各鄉鎮都統一確定了本地的黨員活動日,鄉鎮黨委預先確定學習主題和內容,由駐村干部和駐村指導員一起下村召開黨員支部大會,共同學習有關資料,開展黨員大討論,觀看電教片等,解決了支部召開黨員大會難,黨員參加活動少的問題?,F在是“黨員開會不用愁,收繳黨費不用愁,組織號召不用愁”,大大增強了農村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如塘坊鄉黨委組織開展了“學先進、找差距、談體會”、“學好黨章、爭做合格共產黨員”等主題學習活動,在各村黨員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家黨員99.6%參加了黨日活動,而且各村黨支部自己也經常組織一些活動,表面上是為了增加積分,事實上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

四是解決民主評議流于形式的問題。實施分層量化積分管理辦法后,各村黨支部書記和記分員嚴格執行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黨支部書記做到及時定量地召開有意義的黨員活動,記分員做到記錄認真細致,不徇私情,不怕得罪人,每次召開黨員活動時,認真校對每位黨員的積分情況。黨員一月一評、一月一計分,把黨員每月的積分情況在每次黨員活動中進行校對,年終以累計積分多少作為評議黨員的主要依據,使黨員的民主評議從主觀評議轉變為客觀評議,有效地加強了無職黨員、流動黨員、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推進了農村黨員民主評議客觀化、管理制度化、教育日?;H鐐€別黨員不按組織要求,完成黨員義務或不參加黨組織的一些重要活動等,則按規定扣分,就可能出現不合格黨員,甚者被勸退或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