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師范學??茖W發展觀活動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11-18 05:31:00
導語:幼兒師范學??茖W發展觀活動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市委第十七指導檢查組和市教育局黨委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們以“走科學發展路,建生態文明市”為總載體,緊密聯系學校工作和黨員干部思想實際,以“推進內涵建設,加快‘升格’發展”為主題,以“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快‘升格’建設步伐”為載體,緊扣“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要求,堅持高標準、高要求、高起點扎實推進學習實踐活動,努力為學?!吧瘛卑l展打下堅實基礎?,F將學習調研階段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從校情入手,找準本單位實踐活動的主題和載體
通過調研和研究分析,我們認為:第一,發展優勢明顯(辦學質量高,學生就業廣,社會聲譽好;師資力量雄厚;……),發展后勁不足(辦學場地小,辦學層次低);第二,地位特殊,責任重大。我校是貴州省唯一培養幼兒師資的專業學校,貴州省幼兒師資培訓中心,學校辦學的質量和效益、教育科研教研的水平直接影響貴州學前教育的發展。第三,發展中危機四伏。學校在25年的辦學中已構建了貴州幼兒教師教育專業體系,在全省學前教師教育中處于領軍地位。但隨著各地方高校學前教育本科和??茖I的開設,貴州教育學院由成人學院轉制為全日制本科院校,正積極籌建學前教育學院,各校都紛紛以學前教育專業為突破口,尋求新發展。雖目前這些學院尚無專業師資,亦未形成學前師資培養培訓的專業體系。但高校有一系列吸引優秀師資的政策和優厚條件,經過一段時間必定逐步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因此,學校的發展必須突破“辦學場地小,辦學層次低”的瓶頸,只有加快“升格”發展的步伐,注重學校內涵發展,才能保護好貴陽市的優質學前教師教育資源,保全貴陽幼師的優勢和特色及在全省學前教育的領軍地位。
在研究校情基礎上,我們將“推進內涵建設,加快‘升格’發展”確定為學校實踐活動的主題,將“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快‘升格’建設步伐”確定為學校實踐活動的載體。
二、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學習調研階段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學校黨總支結合實際制定了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由校黨總支書記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二是建章立制,精心組織。為了保證學習實踐活動有序進行,我校建立了“四項制度”,即學習點名制度、請假補課制度、會議記錄制度、定期檢查抽查制度;做到了“五落實五到位”,即組織領導落實、人員落實、時間落實、內容落實、責任落實;認識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中心組學習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人員、定主題、定中心發言人。這些制度為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狠抓學習培訓。認真抓好中心組、黨支部、個人三級學習階梯,通過多層面開展靈活多樣的學習討論活動,把學習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帶著問題學,找著差距學,使“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按照黨總支的要求,學習范圍由黨政班子、中層干部、全體黨員擴大到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從而進一步強化了發展意識,做到了學習實踐活動面向全校師生的廣泛延伸和全面覆蓋。中心學習組堅持每周五上午2小時集中學習,各支部集中學習時間每周保證不少于2小時。采取多項措施確保學習活動覆蓋到邊、落實到位,切實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領導率先垂范。要求校級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做到“十個帶頭”,確保學習活動不走過場。領導干部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積極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帶頭作動員報告,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學習、交流和研討活動。帶頭調研、撰寫調研報告。帶頭參加各層面的解放思想大討論。通過深入教育教學一線,摸清學校內涵發展的問題。
五是在實踐活動中做到“五結合”,統籌各塊工作。即學習實踐活動與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結合,與推進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和“兩個率先”結合,與學校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中心工作結合,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結合,與解決黨性黨紀黨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統籌各塊工作,確保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三、突出實踐特色,聯系學校實際抓好調研,使實踐活動充滿活力。
以“科學謀劃學校發展、加快‘升格’建設步伐”為載體,由校級班子成員和總支委員牽頭,重點圍繞學校發展戰略、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專業和課程建設、整體提高教育質量、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平安、文明、和諧校園建設、服務管理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分六個專題領題調研。通過召開中心組、教研組、離退休教職工、青年教師、學生、家長、試驗基地幼兒園等各類座談會、深入群眾走訪、開通熱線電話、網絡調查、設置意見箱、公布電子信箱等方式,廣泛征求師生員工、各地幼兒園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引導和激發廣大師生為學校科學發展建言獻策,問計于民,廣集民智,共召開調研座談會500余人次,調研對象達1000余人(次),初步梳理出109余個問題,形成了20篇調研報告,全面掌握所調研問題涉及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通過調研和研討,形成一批有價值的成果,為制定修改完善學校培養方案、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等提供依據。同時初步梳理出內涵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四、扎實開展“解放思想,埋頭實干”大討論
以“解放思想,埋頭實干”為主題,“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快‘升格’建設步伐”為載體,按照辦好人民滿意學校的總體要求,圍繞“立足本職崗位,怎么干,如何干”開展大討論活動。從校級班子、黨支部、教研組、班主任、學生代表、學生干部六個層面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通過大討論,廣大黨員干部開闊了眼界,查找了問題,分析了原因,拓寬了思路,明確了責任,形成了共識,找出問題根源、破解桎梏癥結、理出發展策略。
五、邊學邊改,彰顯學習實踐活動成效
1.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什么樣的學校,如何建設這樣的學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這樣的人”進行調研討論,對學校的發展進行再思考。在辦學功能定位上,努力把學校辦成三個中心(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中心、學前教育教育科研中心、學前教育信息資源服務中心),為學前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務;在發展策略上,職前教育提升辦學層次,適度擴大規模,做精做細;職后培訓面向社會,擴大規模,多元服務,做大作強;以實驗幼兒園和親子教育研究中心為載體,開拓學前幼兒教育和0—3歲嬰幼兒教育市場,形成“一體兩翼三中心”的發展格局。
2.開展全省0—3早期教育的現狀調研。調研中發現,我省早期教育已經起步,市場需求量大,但缺乏規范的指導和統一的管理,師資匱乏,政府的投入不足,家長意識有待提高。加強早期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工程,我校正著手完善嬰幼教養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
3.堅持“以人為本”,幫扶困難學生。通過爭取,香港慈恩基金會對我校70名貧困學生進行了資助,共計41600元。同時,學校35名教師與學生結幫扶對子,學校自籌經費中劃出5%用于貧困學生的獎、勤、減、免。
4.在畢業生中開展“就業關懷”活動,為畢業生開設《就業指導課》和《職業生涯規劃課》,搭建廣闊的就業平臺,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目前我校今年畢業生427人已全部落實就業崗位。
5.改革課程設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009年3月開始,為在校最后一年學業學習的學生專門開設“嬰幼兒教育技能實訓小課程”(《蒙臺梭利教育》、《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幼兒園實用美術環境創設》、《東方之星思維課程》、《幼兒圍棋與游戲》等),旨在深化學生的專業素養,提高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為其更好、更快的適應嬰幼教養工作創造條件。受惠學生527人。
以上就是我校第一階段所做的一些工作,目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正在有計劃地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