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信息化經驗交流
時間:2022-08-27 03:40:41
導語:共青團信息化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當今世界正經歷以信息化為重要標志的新的產業革命。信息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有力地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目前,國內外的各行各業都在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工作,提升工作水平。
目前,信息化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已超過了其他任何高新技術,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成為衡量國家現代化和綜合國力的一個根本性標志。全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改變著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方式,并對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世界各國都在利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契機,竭力謀求全球化進程中自身的競爭優勢。發達國家的城市政府都高度重視信息化,將其作為城市發展戰略和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信息化的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具體就共青團工作而言,加強信息化建設是共青團面對的難得的機遇和挑戰,也是共青團工作實現創新發展的必要途徑之一。歸納起來,共青團信息化建設的意義有以下幾點:
1、加強信息化建設是應對共青團工作對象發展變化的需要
據有關調研結果顯示,青少年是上網最多的群體,也是受網絡影響最大的群體。共青團組織要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盡快占領網絡這塊陣地,一方面可以促使信息公開,提高青少年對自身事務的參與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團組織對外界環境變化做出快速反應,覆蓋和影響更多的青少年,教育和服務更多的青少年,提高團組織的社會動員能力,鞏固黨在青年中的群眾基礎。
2、信息化建設是共青團工作新的增長點
信息化使共青團換一種思路搞建設成為可能,運用信息化手段,能夠應對共青團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解決共青團所面臨的種種困境提供突破口,使創新共青團工作成為可能。能夠構建共青團組織和青少年工作的信息網絡體系,拓寬上級團組織的管理幅度,促進共青團組織結構的調整。
3、信息化建設能有效提高共青團工作的管理水平
加強信息化建設是全面提升共青團管理理念,對內轉變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對外樹立新形象,提高服務能力的要求。信息化建設能夠提供一種新的工具和載體,為共青團搭建工作平臺,為團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文化建設提供綜合支撐,對于提高共青團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推動共青團工作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要求,與時俱進,加強共青團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促進共青團工作現代化,以信息化促進學習型組織建設,以信息化促進共青團服務水平的提高,是共青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必然選擇。
二、共青團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思想觀念有待轉變和提高
各級團組織對信息化在共青團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共青團信息化知識的宣傳普及不夠,團干部對信息化建設缺乏有深度、高層次的見解,對加快推進共青團信息化的緊迫感不強,部分基層團組織仍習慣用紙質媒體報送信息。
2、缺乏系統的規劃和統籌。
目前共青團信息化建設還缺乏整體的工作方案,尚未形成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和科學的工作機制,缺乏全面的規劃指導和統籌協調,導致各級團組織之間相互分割,形成不了合力,對系統內各種資源未能有效整合利用,重復投資與低水平建設并存,資源和技術利用效益不高,智力優勢發揮不夠充分。
3、信息基礎設施尚不完備,發展不平衡。
涵蓋全系統的信息網絡通道尚不完備,共青團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還有待加強,基層各級團組織也存在著發展不平衡、“重硬輕軟”、“重建輕管”的現象,有些團屬網站長時間閑置,甚至成為“裸網”和“花瓶”。信息化發展環境和支撐體系也尚待進一步加強建設和完善。
4、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共青團工作不夠。
目前共青團信息化主要應用于信息報送、這一最基本功能,而將信息技術普遍運用于共青團工作的各個方面,實現共青團工作內容的拓展、方式的創新和管理職能的轉變較為缺乏。共青團網上陣地仍然薄弱,維護工作明顯滯后,信息資源共享開發不足,綜合利用程度較低,信息化潛力未得到充分挖掘,信息化服務青少年方面仍是空白,信息化總體水平與其他行業相比還有差距。
5、共青團信息化人力資源建設有待加強。
面對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團干部計算機水平相對滯后,各級團組織普遍缺少既熟悉共青團工作,又精通信息化管理的相關人員,同時,對信息化青年精英人才聯系、服務、培養不夠。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共青團信息化的發展優勢,已基本形成了有利于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具備加快信息化發展的基礎。此外,加強信息化建設在共青團內已形成高度共識,已成為“一把手工程”,共青團內還有豐富的資源、人才、地域優勢,完全可以借鑒其他單位經驗教訓,發揮后發優勢,高標準、高水平地開展信息化建設。
三、共青團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具體設想
1.團的組織建設。建立一個網上團的組織構架,從團中央到最基層的團支部、從每一名團干部到每一名共青團員都在這個構架中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建立一個類似于互聯網上同學錄的構架。其中團支部是最小的單位——班級,團支部書記是班級的管理員,團員注冊經管理員審批后成為班級成員,這個“班級”同時也是這個團支部的日常工作平臺。在此基礎上將所有的團支部按照團的隸屬關系搭建成為團的組織構架:團中央——省級團委——市級團委——縣級團委——鄉鎮級團委(總支)——團支部。每年團的統計工作只要確定一個時限,由各級管理人員或組織團員更新信息,各類數據就會一目了然。而且在這個網絡體系中,一方面是現有的團的實體組織,另一方面是可以建立外出務工人員團支部、青年自組織團支部等非實體組織,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團的組織的全覆蓋。
2.網上辦公平臺。任何工作都有其內在的規律,信息化技術歸根到底只是一種工具和手段,其應用必須遵循工作的內在規律。所謂的網上辦公平臺,只是信息化技術在現實工作中的應用形式,應該根據工作的現實需要確定應用范圍,而不是為了實現信息化而改變工作要求。因此,要根據現實工作的需要的建立網上辦公平臺,使其真正能夠對現實工作起到推動和促進做用,而不是搭建一個沒有生命力的空殼。共青團網上辦公平臺的建設要體現共青團工作的特點,滿足工作的現實需求。例如,各種榮譽的網上申報、青年文明號的網上管理、希望工程工作的網上公示等都是用生命力的單一工作載體。而大而全、面面俱到的工作平臺則脫離了共青團工作的內在規律和整體工作要求,必然是沒有生命力的。
3.網上陣地?;ヂ摼W包羅萬象,青少年有很多選擇空間。對于共青團而言,互聯網是聯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工具。這其中,服務是共青團吸引、凝聚青年的根本前提。共青團的網上陣地,宣傳職能絕不能作為主要職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核心的還是服務職能。只有針對青年的特點和需求,為青年提供他們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服務,切實為他們解決顯示問題、真正為他們的工作生活、成長成才服務,團的陣地才會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起到聯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作用。例如,以團的組織體系為依托,建立一個網上青年服務平臺,為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項目,給他們真正帶來實惠,青年自然會被吸引到團的周圍,團的各項工作也就自然而然被青年所接受。
4.青年志愿服務工作平臺。青年志愿者分布于社會各個層面,如何建立青年志愿服務組織與青年志愿者之間的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是青年志愿服務工作開展的關鍵問題。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的普及,利用互聯網建立青年志愿服務工作平臺,以網絡和手機短信為雙重聯系渠道的信息交互渠道已經基本能夠實現即時交流和全面覆蓋,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 上一篇:全縣愛心助學行動調查報告
- 下一篇:共青團新聞宣傳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