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教育是語文教學的“好搭檔”

時間:2022-11-06 10:02:00

導語:電化教育是語文教學的“好搭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教媒體是一種較先進的教學工具,是教與學的輔助手段,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睞。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確讓我嘗到了電化教育的甜頭。

第一,利用電教媒體,直觀形象。

借助電教媒體教學,它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是不容易觀察到的景物,用電教手段充分展示出來,調動學生的感官功能,為突破課文的難點創造出良好的氛圍。例:《黃果樹瀑布》是一篇富有詩意的美文。在初讀課文后,我問:“瀑布是什么樣的?作者抓住瀑布的什么特點來寫??結果學生回答的是零零碎碎,沒有條理。后來讓學生看投影圖片,他們對瀑布的壯麗景象,瀑布的色、形態有了初步的印象。接著放錄音,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分別找出瀑布的聲、色和形態的句子,旨在讓學生從瀑布的色、聲、形態三方面感知文的壯麗。

再如《江上漁者》這首詩,它描寫了捕魚的小船在大風浪中驚險的場面。文中的插圖是平靜的畫面,由于實踐經驗不足,學生又極難體會到小船處于風浪中的場景。為了優化教學效果,我采用電教手段,用抽拉式的投影片,向學生演示了小船在風平浪靜和風浪撲擊中的不同情景。通過直觀比較,學生體會到了兩種不同的情景,并能體會到捕魚者的艱辛與危險,從而對詩歌表現的主題理解得很透徹。

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規的過程中,更把寫字作為一項基本技能來抓。書寫對于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更是一項艱辛的勞動。在此過程中,假如教師運用傳統的手段一味地要求學生反復地抄寫,就會造成學生對書寫作業的厭惡,進而影響識字乃至整個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運用一些電教媒體,使學生對此生新奇感。再加上電教媒體的形象直觀性,使學生容易掌握字的寫法。例如:對于某些筆畫較多的字,我就采用投影復片的方法,一筆一筆分解給學生看,這樣學生就能非常直觀地知道了這個字的筆順、筆畫,還能準確掌握書寫的間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在采用傳統的方法,讓他們不看投影邊學邊畫邊書空,這樣學生對于這個字的記憶就比較深刻。

因此,語文教學中配上電教媒體,就能使抽象化為形象、直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利用電教媒體,生動有趣。

電教媒體,它具有趣味性的特點,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它能使單調乏味的教學變得趣味盎然,使無聲化為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設計《荷花》一課的導語時,為了一開始就吸引學生,我先投影一幅自制的荷花圖:鮮艷的色彩、各式的花姿,學生仿佛聞到了花香;接著,我又播放課文的范讀,并配上美妙的樂曲,陶冶學生的情操,讓他們心境舒暢地融入此情此景之中來欣賞語言文字的美。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分析第二自然段時,我又借助投影出示不同姿態的荷花圖,并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對自己喜愛的一種姿態的荷花用自己的語言說一段連貫、通順的話。學生通過看、聽、說、評,對各種花姿印象極深。學生興致濃厚,課堂效率也相應提高了。

可見,利用電教媒體,對創設情境、產生求知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利用電教媒體,靈活方便。

多種形式電教媒體的合理使用,是教師完成傳遞知識、培養情感及反饋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聲情并茂的課文配音朗讀,為培養學生的情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奇效;遮幅式、抽拉式、復合式等投影片的演示,使學生入情入境,激活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了;另外,投影片又代替了一塊又一塊小卡片,減少了“掛上去、取下來”而造成學生視線易轉移的麻煩。它的使用方便又靈活,而且具有容量多、密度大的優點,在鞏固練習、作文評改中這些優點尤為突出。

總之,電化教學的一些嘗試,讓我感到電教媒體的優點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電化教育媒體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好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