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協建設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2-21 09:45:00

導語:農技協建設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技協建設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市科協在沅江召開全市農技協建設經驗交流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一天半的時間里,大家參觀考察了珍珠產業協會等農技協和科普示范基地,聽取了市人民政府重視、關心、扶持農技協建設的情況介紹,十幾家農技協交流了創辦經驗,剛才同志又作了一個很全面的工作報告。會議開得很好,大家都感到很有收獲。下面,我就我市農技協的建設和發展問題,講三點意見: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一、要從思想上統一認識,真正把農技協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不僅有生產力問題,同樣還有必須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問題,即農村生產主體相互應結成何種生產關系,以怎樣的形式和途徑從事社會商品生產活動?這是一個不能回避且又帶根本性的現實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必將給農村經濟帶來極大影響。我國近年、西方發達國家余年農村發展歷史證明,農民自愿組織起來的農技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新力,它是引導、組織、帶領農民發展商品生產和經營的最佳組織經營方式,是實現專業化、產業化、社會化生產經營和農村現代化、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有效途徑;是科技成果在農村轉化的有效載體和推動農村科技進步的生力軍。因此,農村協作為農村一種新型的生產關系,它適應先進的生產力;作為農村新型的上層建筑,它適應先進的經濟基礎。它的存在與發展關系著生產力的發展,關系著農村的技術進步,關系著農民的共同富裕和農業“四化”的實現。因此,農技協在我市農村建設和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巨大作用。

農技協要發展,必須得到社會、尤其是各級黨政領導、決策部門的充分認識和認可,必須有清醒的、超前的認識。我們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站在“四個必然”的高度(即農技協是我國農村改革的必然產物;是現代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農業合作經濟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去認識農技協,支持農技協,對待農技協,把發展、扶持農技協作為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項突破性工作措施,列入農村工作的重點內容和議事日程,經常研究它的建設和發展,制訂協調制度,明確領導責任,以點帶面,總結經驗,采取有力措施及時解決農技協創建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以滿腔的熱情和扎實有力的實際工作去促進它的轉變和發展,去扶持它的成長和壯大,這是農技協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

二、要在工作上給予扶持,為農技協健康穩定的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和條件。

就整體而言,我市農技協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面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這集中表現在性質不清、地位不明,關系不順,聯合松散,體制不實,服務單一、自身積累不多等等方面,導致一部分農技協陷入凝聚力不強、影響力不大、運轉十分艱難的窘迫境地。

改變這種狀況,實現農技協由松散聯合走向緊密合作,由單純技術服務轉向產供銷一體化的全程、全方位服務,由虛到實、轉變為技農工貿一體化的技術經濟實體,大大增強自身綜合實力,向合作化、企業化、產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一方面要靠農技協自身的積極的變革和完善,另一方面要依賴于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扶持。在目前情況下,外部的誘變因素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農技要發展,必須幫助排除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因部門、單位利益沖突而產生的阻力。這里面既有觀念的變革問題,也有一種感情問題,當然還有一個政策法規的配套問題。農技協作為農村一種新型生產關系和經濟組織形式,在其活動過程中無疑會碰到來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必然地與舊體制、舊制度相矛盾與原已形成的利益格局相沖突。如農技協為了實施產業化經營,往往在產供銷上成龍配套,出現經營種子、苗木、化肥、農藥、疫苗、農業生產資料等多種為會員直接服務的項目。這些配套服務就有可能與某些部門的規定和利益相沖突,發生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甚至出現亂收費、亂罰款、亂制裁的現象,給農技協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不良影響。據說南縣韭苔協會的會員艾老板就碰到過這類事情,很傷腦筋。所以,一方面,政府以及各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和協調,加強調查研究、科學運籌和決策。如果出現了農技協與部門、單位利益相沖突而導致人為的障礙與阻力,當地黨委、政府要出面協調,做好工作,保護農技協及其會員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強管理,引導農技協及其會員增強法律法規意識,在政策和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實行合法經營。

其次,農技協在活動和建設過程中,必定會遇到諸多的重大問題。需要國家和政府出臺相關的法規和政策,以規范社會行為,理順關系。農民兄弟迫切企盼政府改變農技協立法工作滯后于農技協實踐的局面,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便使農技協在社會的活動和權益得到應有的保護。因此,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暫未出臺的情況下,我建議:()有關部門要簡化農技協及其企業登記辦證手續,改善登記注冊條件,基層農技協經向縣科協申報批準即可掛牌成立,經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即可從事生產資料和自產品的經銷業務,允許多種合作經營形式,簡化登記手續,積極扶持農技協經濟實體的發展;()農技協與各級政府的農業技術推廣站、鄉鎮企業等組織同屬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農技協應享有與他們同等的政策和權益,諸如允許他們經營銷售與本協會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化有關的生產資料,允許農技協創建產品批發市場,并提供優惠;()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原則下,實行稅收、信貸、土地使用及流轉、財政等政策優惠。要進一步深化和完善農村稅費制度改革,糾正稅費不清,亂收亂派,增加農民負擔的現象,為農技協及其會員逐步實現資本聚集創造有利條件:()各級農業發展基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農業科技投資,要把農技協列為扶持對象,給予必要的投入傾斜。

第三,黨和政府相關部門要齊心協力,緊密合作,共促農技協發展。政府要通過制定規劃和政策法規,加強對農技協的統籌、領導。各級科協作為農技協的綜合指導和聯絡管理機構,要認真做好本地農技協的登記建檔、指導管理、協調服務工作,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助手。農村經濟綜合部門要從政策導向上給予支持和指導。農、林、水等有關部門要及時為農技協提供政策、信息、人才等軟件服務和資金,物質等硬件服務。工商、稅務、民政等部門要在登記注冊等方面為農技協及其所辦實體提供便利。

三、要積極加強內部管理和自身建設,實現農技協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的轉變。

參加這次會議的相當一部分是農技協的理事長或會長,因此,我也想就農技協自身建設和內部管理問題,談四點看法:

⒈農技協要始終不渝地堅持辦會宗旨,嚴格遵循辦會原則,充分拓展和發揮好綜合服務功能。農技協的最基本的宗旨就是為會員服務,帶領會員發展經濟,維護他們的權益,增加收入,共同富裕。因此,建立和發展農技協,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愿,嚴格遵循“民辦、民管、民收益”的辦會原則。要通過優質而完善的服務,雄厚的勢力和科學的管理,把會員乃至農民群眾組織和凝聚在自己的周圍,形成協調、有力、高效、適應市場的整體生產力,為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實現效益奠定雄厚的實力基礎。為此,協會的服務必須是多方面的、綜合的、系統的、有效的,包括技術、培訓、信息、咨詢、資金、生產、生產資料供應、產品加工、貯運、銷售等軟、硬件,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生產經營服務,乃至生活指導服務等,協會才會有無限的生命力。

⒉農技協必須樹立“立足本地區、面向大市場、服務全社會”的宏大目標,向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真正辦成技術經濟實體。農技協的創辦和發展不能搞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短期效應。從建會第一天起,就應該排除小生產者思想的影響,樹立“立足本地區、面向大市場、服務全社會”的宏大目標。要因地制宜并根據農技協所在地的資源,技術和經濟條件,充分考慮市場的需求,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選定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項目,讓農技協朝著生產、加工、流通三位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辦成自己的技術經濟實體。農技協實施產業化經營后,不僅使協會自身融入了市場,適應了市場的需要,而且由于它的示范作用,又推動了當地產業化的進程,產生規模效益,象沅江珍珠產業協會、南縣韭苔協會一樣,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成為農業產業化的示范者和排頭兵。

⒊農技協必須始終堅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先導、為依托,以技術優勢摘取高效益。只要考察一下我市農技協創立與發展過程就可充分證明,我市的基層協會幾乎無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一例外都是起步于科學技術,發展于科學技術的。所以我們說,科學技術和創新始終是農技協生命力之源,而農技協又成為了科學技術成果向農村轉化的有效載體和科學技術普及的生力軍。農技協要始終堅持和充分發揮好自身這個獨有的特長和優勢,一是要緊緊依靠科學技術,以面向大市場,創造名、特、優等為目標,積極引進、轉化,推廣新技術、新成果,開發新產品,確保產品的質量和效益,農技協要結合生產實際活動,面向全體會員及周圍農民群眾,多形式、多渠道地進行技術培訓、技術傳播和科普宣傳教育,以提高會員的科技文化素質,確保新技術、新成果在協會的實施;二是要加強同科技、院校、管理機構、技術經濟等部門、單位的聯系和合作,積極引進骨干人才,也可以從已退下來的老科技工作者中聘用人才,或擔任技術顧問,或從事技術開發、技術承包、技術服務等各種活動。

⒋農技協要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及自身的制度建設,為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我很贊同太來同志報告中講的一段話,農技協的興起和發展,離不開有一位思想覺悟高、專業技術強、自我經濟勢力雄厚、在當地農戶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帶頭人來領辦,這是基礎,也是關鍵。甘松柏、周德群、艾元滿、劉進波、周海鰲、孟石源、劉豐國、付子林等同志,他們不僅是各個協會的創始人、領辦者,也成為了協會名符其實的頂梁柱。所以,農技協要不斷加強領導班子的建設,選準選好理事長或會長,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要不斷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按章運轉,實行科學管理和民主化管理。在農技協內部,我們也要加強對會員的科學文化教育和法規法紀教育,使每個會員都成為懂法守法的經營者,成為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