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三新水利講話
時間:2022-09-21 10:43:00
導語:學習三新水利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委八屆八次全會決定,從現在開始集中兩個月的時間,在全省開展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根據廳黨組的安排部署,近幾天我認真學習了省委八屆八次全會文件精神。徐光春書記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為加快中原崛起而努力奮斗》主題講話以及郭庚茂代省長向全會所作的工作報告站得高、立意深、謀得遠、講得實。既有鮮明的政治性,又有系統的學術性;既有深邃的前瞻性,又有現實的求真性;既有博大的全局性,又有務實的地方性,是開啟思想大解放的金鑰匙。下面,就自己的學習認識,特別是30年來工作實踐的切身感受,如何開啟思想新解放,加快水利新跨越、實現水利新崛起,談幾點體會和大家一起商榷。
一、基本認識
(一),省委站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新的戰略起點上,提出繼續解放思想是非常及時的。改革開放30年,特別是近十幾年來,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到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1.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5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4560公里,位居全國第一位;糧食總產量連續兩年突破1000億斤,位居全國第一位等等。盡管如此,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如何轉變傳統發展思維方式,樹立起科學發展理念;如何打破影響科學發展的既得利益格局,建立有利于推動科學發展的新的利益格局;如何破除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進行制度創新激發科學發展的活力,日益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省委提出“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就是要求我們必須深刻審視所處環境變化,深刻分析優勢與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狀態,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動新一輪河南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二)省委在充分認識到國際格局新變化和國內利益關系日益復雜化的情況下,提出繼續解放思想是極其必要的。從國際大局變動的趨勢看,和平與發展的大趨勢不可逆轉,世界的力量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我們才能從容面對這種發展、變化和競爭,趨利避害,實現本國和本省的發展,尤其是對一個人口大省來說,能在未來世界經濟發展大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迫在眉睫的緊迫任務。從國內大局變化看,我國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改革與發展的任務和壓力十分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從容應對發展風險,安全度過社會轉型期,維護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大發展需要思想大解放,繼續解放思想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解放思想是改革創新的先導。我們黨在理論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實踐上的每一次重大發展,都是堅持解放思想的結果。30年前,黨中央提出“實踐是檢查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解決了我國經濟發展變革中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實施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和部署。30年的改革開放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爸袊厣?、“初級階段”、“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等都是思想解放和社會實踐的高度概括,都是解放思想帶來的豐碩成果。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就是不斷解放思想的實踐過程。
水利要有新的發展和跨越,同樣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實踐科學發展觀上闖出一條新路子。當前我省水利改革發展正處在攻堅階段和關鍵時期,一些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水管體制改革困難重重;企事業單位改制進展緩慢;水利產權制度改革急待加強;水利投資機制市場化程度不高;建設管理模式和體制改革急需完善等等。只有不斷解放思想,增強改革開放意識,堅定大開放大發展的理念,才能進一步增強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和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才能解決水利改革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才能建立起充滿活力、富有成效的體制和機制,才能實現水利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二、切身體會
我是恢復高考后1978年初首批進入大學校門學習的,此時正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歷經四年大學生涯之后于1982年初參加工作后直到現在,已經在我省水利戰線上奮斗了26年。這30年間,我的學習和工作經歷正好與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同期同步,不僅經歷了由專業理論學習到具體社會實踐過程,而且也經歷了在實踐中不斷學習、認識和提高,再經過工作實踐的反復過程,在對治水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中,耳聞目睹了30年全省水利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其感受頗深,歸納其主要體會有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解放思想,轉變治水思路,是我們不斷提升水利地位,發展壯大水利事業的思想基礎。我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跨江、淮、黃、海四大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歷史上旱澇災害頻繁發生,興利除害的水利建設任務十分繁重。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對水利的認識僅僅局限于“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所從事的水利事業也局限在為農業服務上,所實施的工程建設也僅僅是溝渠整治、農田灌溉、打井配套等等。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水利的社會地位凸顯更加重要,服務于社會的領域更加寬廣,人們對水利的認識逐步轉變為“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認識上的升華,使得我們從事水利的具體行動也得到了極大的轉變。正是如此,水利部在新世紀新時期新形勢下提出了“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轉變”。貫徹落實“兩個轉變”的治水思路來指導河南水利實際,我們提出了:在全省水利規劃總體布局上既要注重水利骨干工程建設,更要注重系統工程對水資源整體效益的充分發揮,突出以水資源有效利用為重點;在水利工程建設上,既要注重運用傳統的技術和方法,更要注重引進吸納具有科技含量的新技術、新手段和新措施,突出以實現水利現代化建設為重點;在水利服務于社會上,既要注重水利為河南農業和保障糧食穩產高產服務,更要注重水利為全社會多領域經濟發展服務,突出發揮水利是基礎性戰略資源的合理配置作用為重點。30年治水思路的不斷認識和升華,為拓寬和指導我們從事水利社會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二,堅持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發展理念,是指導我們實現水利事業發展宏偉藍圖的行動指南。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30年,也是全省水利發展最快的30年,歸納幾組數據則可充分證明:從1978年至2007年,全省防洪河道堤防長度由1.03萬公里提高到1.48萬公里;各類水庫總庫容由131.8億立方米提高到272.4億立方米;農業有效灌溉面積由6022萬畝提高到7434萬畝;機電井由63.2萬眼發展到122.9萬眼;城鎮工業及生活年供水量達到28億立方米;水土保持治理面積由3.88萬平方公里提高到4.24萬平方公里;農村小水電發展裝機達到33.8萬千瓦等等不以列舉。這些成就的取得,是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是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堅持了解放思想,樹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治水理念,在不同時期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制定了與之相適應的水利發展綜合規劃和專項規劃。30年間,我們先后編制、修訂完善的綜合規劃、專項規劃、“十年規劃”和“五年計劃”達50項之多。這些成果中有的經上級業務部門吸納或批準,有的經省人大或省政府做出決議或決定,這些規劃既符合我省省情、水情和工情,又體現了中央治水方針和我省新時期的治水思路,始終貫穿了水利適應經濟發展,水利適應社會進步,水利適應人類文明,水利適應生態環境需求的科學發展理念。30年水利建設成就表明: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只有在水利發展宏偉藍圖中體現科學規劃、民主決策和有序發展的規劃理念,才能作為指導我們付諸于具體實踐的行動指南,才能引導水利建設步入良性、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
第三,堅持解放思想,不斷拓展投資渠道,是確保水利建設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水利建設是人們不斷在與自然界斗爭中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駕馭自然、造福于人類的偉大事業,建設大量水利工程都必須有雄厚的資金作保障。我省是農業大省,財政窮省,經濟欠發達省份之一,從建國初期1949年至1978年近30年間,國家對水利的投入只有46億多元,其間興修的大量水利工程大都是群眾投勞、人海戰術完成的,且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缺乏維修養護資金,形成大量病險工程,效益難以正常發揮。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進一步解放思想,我們不斷拓寬水利投資渠道,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多方位、多形式的水利投融資新體制,形成了國家、地方、集體和群眾齊抓共管,政府、銀行、社會和個人踴躍投入水利的大格局。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采取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利用“以共代賑”形式用于水利建設;動員各級政府建立水利建設基金等等,都是積極可行的、效果好的有效措施。根據不完全統計,從1978年至2007年近30年間累計投入水利基本建設資金高達255.3億元,其中國家及省投入149.3億元;利用外資銀行貸款4.2億元;利用國內銀行貸款4.6億元;群眾集資近1.0億元。這些資金相當于改革開放前近30年水利投資的5.6倍,為全省形成較為完善的防洪除澇、灌溉節水、生態環境、水資源配置體系建設和水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30年水利投資改革實踐證明:如果沒有思想認識上的解放就沒有投資渠道上的拓寬,更沒有實現水利規劃藍圖所需的物質基礎??梢詧孕牛谖磥硎畮啄?,隨著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規劃的加快實施,國家對我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將進一步加大,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地位將會得到極大的鞏固與提高。
第四,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建管體制,是保障水利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初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由國家出資,政府包建,“不要速度,不講質量,不計成本,不求效率”的現象比比皆是,施工單位為計劃分配任務,要求“先治坡、后治窩”和發揚“只講奉獻、不求索取”的風格,挫傷了水利建設者的積極性。這種建管模式實際上是“吃大鍋飯,喝大鍋水”懈怠消極的建設管理體制。隨著改革不斷深入,人們已認識到這種建管體制越來越成為嚴重制約水利事業發展的體制障礙,必須沖破傳統觀念,打破封閉禁區,實施建設領域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以激發建設參與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90年代起,我省率先在大型水利工程上實行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的改革,隨著“三項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完善,到目前為止,在工程建設領域的項目法人、建設監理、施工企業、材料設備采購等方面已經100%實施了招標投標,一大批優秀監理隊伍、合格施工隊伍、優質建設材料、先進儀器設備脫穎而出。這些年來,我省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一大批治淮骨干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等等,在建設質量上單位工程優良率由40%提高到80%;在建設速度上基本都是按期完成或提前完成,建設成本大大降低,建管水平大大提高,工程效益及時得以發揮,這些都是與堅持解放思想,深化體制改革,創新建管模式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系。實踐已經證明:只有落后封閉的傳統思想,沒有落后消極的體制和機制。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和深化改革,才能使全省的水利建設走上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
第五、堅持解放思想,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激發水利事業發展活力的必然選擇。要把水利工程建設好、管理好、運用好,使其發揮最大效益,是水利工作者追求的目標。在改革開放初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水利工程普遍存在“重建輕管”問題,體制落后、機制不活、職責不清、管理不善、隊伍不穩等問題,致使許多工程損毀嚴重,功能不全,效益衰減,國家不得不花費大量資金進行除險加固。實際上,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也是對工程的管理過程和對工程運行的熟悉過程,建設與管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建設過程是有時限性的、短暫性的管理過程,而工程的運行管理則是長期性的、系統性的、整體性的管理過程。工程的使用壽命和綜合效能的發揮,體現在一個較長時期的管理過程之中。因此,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才干已被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者所共識。在近十幾年水利建設實踐中,各級水利部門從工程前期規劃設計到立項審批和工程建設全過程,都把工程管理運行方案,“兩費”落實方案列為其中并予以高度重視,實現了由“重建輕管”到“建管并重,以管為先”的大轉變。2003年國務院批轉的《全國水管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為我們今后更加注重工程運行管理提供了尚方寶劍,奠定了堅實基礎。盡管我省水管體制改革起步較晚,進展滯后,但經過不懈努力,一定會使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煥發出青春與活力。近幾年來,我省還實施了水利企事業單位的改革改制工作。原廳屬水利勘測設計院已完成了改制,成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經濟獨立的社會實體,從運行3年情況看,真正擺脫了體制機制上的種種束縛與困繞,在市場經濟肥沃的土壤里煥發出了新的青春與活力。改革改制的實踐表明:我們進行的水利建管體制改革是正確的,我們走出的水利企事業改革改制道路是光明的。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只有不斷的深化改革,才能不斷激發水利建設者干事創業的熱情,才能使水利工程發揮最大效益目標的實現。
三、幾點思考
通過認真學習省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深入開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活動,回顧30年從事水利理論學習與具體實踐,深刻認識到:要真正實現水利“兩個轉變”,實現水利現代化,必須繼續開展思想新解放,謀劃水利新跨越,實現水利事業新崛起。有以下幾點膚淺思考。
一是要有創新治水理念,在謀劃水利建設戰略布局上下功夫。站的高方能看得遠,“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難以謀一域”。傳統的工程水利必然為現代的資源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的理念所替代,要把“水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作為謀劃水利發展規劃的創新理念,成為今后開展前瞻性規劃工作的前提。要按照新的治水理念制定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利綜合規劃和專項規劃,謀劃好一批位置重要,影響深遠,技術可行,效益可觀的重大項目,分期分批有計劃實施。只有創新治水理念,才能使我們對水的認識進一步得到升華,才能使水利社會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才能使水利為社會全方位服務功能進一步得到拓展。
二是要有創新發展思路,在引導水利事業改革上下功夫。思路決定出路。條條框框往往是事后的歸納與總結,但隨著時展進步,這些歸納與總結的只是經驗之談,機械地套用經驗往往會走上老路,墨守成規,不利于發展。因此要敢于創新發展思路,善于破除條條框框,在水利事業改革的各個方面推陳出新。在水利發展思路上要樹立以人為本、勤政為民的思想,讓更多地人民群眾享受水利發展成果;在水利事業改革上要按市場規律辦事,要讓市場主導水利發展,讓水利發展適應市場。只有大膽出思路,大膽去闖,大膽去探索,大膽去改革,才能使水利事業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三是要有創新發展舉措,在統籌水利協調發展上下功夫。只有創新的舉措,才是思想大解放的實際行動,水利發展的改革創新才能落到實處。水利事業發展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點多面廣,如涉及國民經濟大局的防洪除澇基礎設施,灌溉渠系續建配套節水改造;涉及民生水利的城鄉供水、人飲安全、農村水利和農村水電;涉及資源環境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水污染整治;涉及運營管理的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水權制度改革等等,都是新時期應及早謀劃和發展的重點,要深入研究適應新形勢下實現水利新跨越的具體舉措和辦法,破瓶頸、解難題,有序推進水利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四是要有創新科學技術,在支撐水利現代化建設上下功夫?!翱萍际堑谝簧a力”,科技是支撐水利事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按照新時期中原崛起的戰略部署和要求,必須創新科學技術,引進國外智力,增強水利科技含量,按照建設水利現代化的目標,重點建設“河南數字水利”、“河南生態水利”和“河南民生水利”三大工程。這三大工程的建設,需要的是新科技、新手段、新設備作支撐,是我省水利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必須下大功夫才能實現。
五是要有創新工作方法,在拓寬水利服務社會領域上下功夫。用新的思想解放來實現新的水利發展大跨越,不能拘泥于傳統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要敢于創新工作方法和方式。在工作方法上要大膽走出去,大膽引進來,要遵循自然規律和市場規律,不斷推出新方法,不斷運用新手段、不斷推進水利事業大發展。在拓寬服務領域上既要立足本行業、本系統,又要順應市場趨勢,跨行業、跨系統、跨地域、跨國界開拓服務領域,不僅要鞏固已有市場和地位,而且還要鞏固提高水利地位、開辟壯大水利發展空間。
基于以上五點思考,結合自己分管工作.要在今后我省經濟發展中實現水利新跨越,實現水利新崛起,必須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謀劃好水利建設戰略布局方面。一是要按照水利部的安排和部署,集中力量編制《河南省流域綜合規劃》,充分論證一批經濟技術可行、建設條件優越、經濟效益顯著的重大水利基礎設施項目,納入國家和流域機構規劃盤子;二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重點做好《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安排做好水利設施項目的規劃、可行性研究和設計等前期工作,為今后至2020年我省糧食生產能力奠定堅實的水利基礎;三是適時開展水利發展專題研究,重點圍繞建設河南水利現代化的目標,進行《河南數字水利建設規劃研究》、《河南民生水利建設規劃研究》和《河南生態水利建設規劃研究》,通過這些課題的研究,論證其建設的必要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第二,在深化水利建設發展與改革方面。根據已有工作基礎和我省水利實際,重點做好4項工作: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繼續做好全省水管體制改革工作。省直屬7個水管單位已完成并上報省政府待批,市直屬的76個水管單位都正在有序推進,縣(市)以下的525個水管單位,數量多,難度大,應為改革重點,全力推進,確保年底全部完成改革任務;二是要加快推進廳屬企事業單位改制工作。省水利勘測總隊和省水電對外工程公司已有較好的工作基礎,目前正按程序辦理,進展順利,今年年底基本可以如期完成;省水電公司改制已列為省國資委改制計劃,各項前期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力爭年底基本完成。省水利第一、第二工程局由于歷史特殊原因和目前實際狀況,在改制方面還有很大障礙,但也要及早著手,順勢所趨,盡快研究可行的改革改制方案。三是要繼續推動水利建管體制和建管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以河口村水庫建設為試點,積極探索吸納社會資金,政府籌措資金,合作建設,委托代管的建管模式,總結積累經驗,積極擴大推廣,力爭在全省其它水利建設領域有更多的發展。四是逐步開展適應市場規律的水費水價制度改革。目前,我省城鎮生活和工業企業及服務業、農業灌溉等水價制度與經濟發展極不適應,明顯滯后,這與水資源總量匱乏,人均畝均水資源量都非常低的人口大省的省情極不相符,加快改革勢在必行。水價改革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改革難度大,盡管如此也要有計劃地推進。建議成立專題調研組,深入基層,搜集資料,制定方案,開展工作,適時擇機,向政府提出報告。
第三,在統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要按照水利部和淮委的要求,重點做好治淮骨干工程"一庫兩河"即:燕山水庫,沙穎河,渦河近期治理工程的建設工作,尤其是要強力推進燕山水庫、渦河治理建設進度,及時抓好工程收尾,精益求精竣工驗收。二要確保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任務。我省列入國家建設計劃的病險水庫有359座,要用3年時間全部完成,到7月底已完成設計批復的占70%之多,9月底前要全部完成前期工作;病險水庫建設大部分屬市、縣以下管理,時間緊,任務重,管理難度大,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進度,確保如期完成。三要加快河口村水庫建設步伐。去年底河口村水庫已開工實施了前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設之中;近期,一方面要加強項目立項批復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快實施前期二期工程,力爭10月中旬開工建設,積極創造條件,確保年底前主體工程能夠開工。四要安排好納入《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規劃》中重點水利骨干項目的前期工作,尤其是列入近期實施項目如:出山店水庫、前坪水庫、小浪底北(南)岸引黃灌溉供水工程和趙口引黃二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已有前期工作基礎的項目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力求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細,做透,做實,提出滿足要求的優秀成果。
第四,在拓寬水利建設資金渠道方面。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編制《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規劃》,得到國務院批準后,將在未來十幾年間付諸實施。規劃中的水利項目有4大類199項之多,建設資金需求量大,建設任務十分艱巨。為此,必須繼續拓寬渠道,籌措資金,以保證項目順利實施。一要繼續抓住現有資金渠道,力爭國家在治淮骨干工程、病險水庫加固、大型灌區和重點水利樞紐建設上多安排多投入。積極研究加大省級和市級投入水利的政策措施和力度,繼續拓寬新的投資渠道;二要積極引進外資和銀行貸款。當前重點實施好利用世行貸款進行淮河洼地治理項目的建設,以此為契機,加強該項目的后續建設前期工作,擇機全面擴大強力推進。同時還要創造條件,加大國內政策性銀行投入力度,積極做好前期工作,力求有所突破;三是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融資,個體參與”的原則,論證一批投資少,見效快,便于操作管理的供水、水電項目,提高水利發展市場化率、力求用5-10年左右時間,水利水電市場化率達到50-60%左右。
第五,在創新科技支撐水利現代化建設方面。這些年來,我省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引進大量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已初見成效。今后要實現水利現代化,仍然要依靠科技進步,運用先進設備和手段。一是以燕山水庫已有建設條件為基礎,再精雕細琢,完善加工,實施自動化、數字化控制運行的洪水資源調控管理系統建設,以此為示范,力求把河南大型水庫逐步建設成為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的現代化水庫。二是以沙穎河流域為重點,開展河南省沙穎河流域洪水風險管理調控系統研究,條件成熟后逐步實施,力求在全省流域或河道防洪風險管理手段、措施和方法上有所突破,為“河南數字水利”建設積累經驗。三是以大型水庫為重點,逐步建設實施“數字水庫”。至2009年底,全省所有大型水庫基本都已完成除險加固任務,水庫標準、功能、面貌都已完善,在此基礎上實施“數字水庫”建設已有基礎和條件,通過"數字水庫"建設實施和有效管理,可大大提高防洪作用,大大有效利用洪水資源,大大提高工程效益。四是以淮河干流堤防加固為重點,引進建設成本低、施工質量好、建設速度快的先進施工技術和材料,有計劃有步驟地把河南重要河道堤防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固提高。
- 上一篇:學習三新水利移民講話
- 下一篇:干部封閉式培訓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