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個性化納稅服務講話

時間:2022-06-12 09:55:00

導語:稅務局個性化納稅服務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務局個性化納稅服務講話

各位來賓、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市地方稅務局“代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暨海淀地稅局“海稅通”個性化納稅服務平臺新聞會,首先我代表*市地方稅務局向各界新聞媒體的到來表示感謝。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的困難群體,最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心和幫助,關愛和扶助殘疾人也是人類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的重要標志。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關心和重視下,我市殘疾人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19*年*市人民政府頒布的第10號令關于《*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實施后,得到了各級政府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12年來全市累計安排殘疾人就業1.16萬人,收繳“殘保金”累計達7.5億元,極大地促進了殘疾人就業工作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市場就業機制的不斷完善與建立,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和現行“殘保金”征繳方式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一是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政府性基金的管理原則;二是成本高、效率低、征繳能力和力度不足;三是殘疾人的就業環境、整體素質和康復條件的改善迫切需要有穩定充裕的資金來源。

為改變這一局面,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統籌安排下,經過政府各相關主管部門的深入調研和充分論證,《*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管理辦法》于今年*月*日在市政府第50次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決定自20*年*月*日起改由*市地方稅務局代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并將在9月1日正式啟動。

依法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一項有利于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民心工程。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管理辦法》,不辜負市委、市政府對地稅部門所寄予的重托,體現地稅部門“關愛扶助殘疾人、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社會責任和應盡義務,用我們的真心和愛心為扶助殘疾人就業、促進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并充分發揮地稅部門在征管措施和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優勢,在接到市政府賦予我們的任務后,全市地稅系統進行了深入動員和全面布署,要求從樹立首都意識、納稅服務意識和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的高度做好代征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地稅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做了代征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從組織保障、法律保障、機制保障、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等五個重點方面,以及與殘聯密切合作,加強宣傳咨詢工作、核定與代征同為一個流程提高代征工作的服務質量和水平、研究協助催繳的方式方法等三個重點環節進行了精心地準備和籌劃。

一是加強領導,提高認識,使全系統廣大地稅干部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殘保金”代征工作的現實意義和重要作用;二是密切聯系,主動溝通,加強與市政府各相關部門、市殘工委和各級殘聯的協調工作,以政府支持為依托加大“殘保金”征繳工作的領導力度;三是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市局和各區縣分局成立代征“殘保金”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在內部建立良好和有效的協作機制,整合現有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完善制度,狠抓落實,市局制定下發了《*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代征管理辦法》、《“殘保金”代征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通過系統的有效執行逐項予以落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水平;五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通過宣傳并結合*市地稅系統創建首都文明行業活動,使社會各界理解和支持繳納“殘保金”和地稅代征工作,進一步確立*地稅部門在社會中的良好形象。

通過前一階段的組織和領導工作,市地稅系統代征“殘保金”的各項準備已全部就緒,為實現“政府主導、部門配合,殘聯審核、地稅代征”的工作規范和*月*日代征工作的全面啟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自8月8日我市“殘保金”審核工作開始后,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截止到*月*日,我市共對19354戶繳費單位進行了審核,審核金額已達9502萬元,其中入庫金額1*0.8萬元,地稅系統代征“殘保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開局。

代征工作啟動后,市地稅部門將繼續在前一階段工作順利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進行大量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的宣傳報道,使促進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和地稅部門代征“殘保金”工作深入人心;同時,從外部繼續加強與殘工委和各級殘聯的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與配合,建立高效的工作機制和形成良好的工作環境;從內部進一步完善各項代征便民措施和辦法,使代征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為繳費人提供更加優質的納稅服務,并把做好代征工作作為全面提升*地稅行業文明程度和地稅干部綜合素質的一次有利的契機。

下面,講一下海淀地稅局推出的“海稅通”個性化納稅服務平臺。

20*年,地稅局在實行了稅收管理員制度之后,從過去的點對面的服務方式轉化為點對點的服務方式,使納稅人能更方便的辦理各種納稅審批事項,但是隨著近些年信息化技術的普及,更多的納稅人選擇了通過網絡與稅務局進行聯系和溝通,這也預示著信息技術與稅收業務之間的相互融合,我們已經真正跨入了一個技術與業務互動的時代。這就使如何加強稅源管理,促進稅企聯系成為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具體到海淀,一個擁有人均管戶超過600戶的大區,更亟待解決如何與納稅人建立互動式的服務模式。

為此,20*年*月*日,海淀區地稅局在全市率先推出了自行研發的服務平臺,即“海稅通”個性化納稅服務平臺。這個平臺涵蓋了納稅人所希望了解的絕大多數涉稅信息,比如:本企業的稅收管理員是誰、聯系方式;針對該企業的通知;企業的納稅情況,企業涉稅申請的審批進展等等。這個充滿個性化的平臺改變了以前稅務所與企業的溝通方式,給納稅人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貼心服務,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納稅服務理念。

這個平臺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加強了企業與地稅的互動和交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稅法認識的提高,企業不僅僅滿足于成為接受信息的一方,而是要與稅務局進行互動式的溝通,他們希望我們提供更多的有關稅收方面的知識,和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靜態的納稅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納稅人日益增長的需求。“海稅通”服務平臺的推出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平臺上,納稅人可以通過網上提問的方式,對自己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稅收管理員會定期進行反饋,發現的問題也可以及時得到解決。納稅人如果對我們的工作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在平臺里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和“廉政監督卡”,使我們的工作能夠繼續改進和完善,這也是體現互動的一個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這個平臺供給每個稅收管理員的工作便利也是前所未有的。原來稅務所如果想通知納稅人具體事項,只能靠申報通知和免費郵箱進行,但是這兩種方式有它的弊端,納稅人到底看沒看到信息,稅務機關無法了解,如果通過打電話的方式,無形中又增大了稅務人員的工作量,而且由于企業變更信息頻繁,有些企業即使通過打電話也無法聯系上。而服務平臺的推出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管理員可以通過平臺通知,并且可以了解納稅人是否查看了通知的內容,這樣可以做出針對性的對策,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舉兩得。

我們相信“海稅通”個性化納稅服務平臺必將成為稅務局和納稅人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但是我們仍需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拓展其納稅服務功能,從而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進一步豐富優質服務的內涵、擴大優質服務的外延、提升優質服務的層次。

最后,希望廣大納稅人對海淀地稅推出的“海稅通”個性化納稅服務系統多提寶貴意見!再次向各界新聞媒體對發展我市殘疾人事業的關注表示感謝!讓我們攜手,為共創首都和諧社會首善之區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