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民營企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04 01:02:00
導語:發展民營企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縣民營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為全面了解我縣民營企業發展狀況,剖析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境,進一步發展壯大我縣民營經濟,我們多次對民營企業進行了調查了解,現提出幾點看法:
一、我縣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我縣在加強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步伐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基礎上,民營經濟得到較快發展。
從歷史發展看,我縣民營企業主要分為三大類。1、起步比較早的企業,主要是十五大前后十年間注冊的企業,占總數的20%左右,集中在建材、開采、農產品等行業。2、十五大以來企業改制后形成的企業,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由掛靠企業重新注冊而來,企業大都產權明晰,占總數的40%。3、近三年新成立企業中大部分是招商引資企業,占總數40%。
從發展規???,到**年底,我縣注冊民營企業1553家,從業人員29256人,注冊資金142511萬元,其中500—1000萬元31家,1000萬元以上29家,產值122570萬元。民營企業無論在生產領域或流通領域都對我縣國民經濟的發展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區域特色看,我縣具有海洋、平源、山區三大經濟帶,各經濟帶內成長壯大了一批私營企業、沿海養殖業、捕撈業逐漸發展壯大,到目前,全縣育苗場達200多家,總水體達5萬立方,海水養殖面積20多萬畝,淡水養殖12萬畝;在山區和平原已形成蔬菜、蘆筍等種植龍頭加工業。目前,全縣已形成了贛馬塑料、海頭繩網、沙河糧油等十多個特色小區,但多以傳統的粗加工為主,缺乏深加工能力,能起帶頭作用的龍頭企業不多。
二、我縣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銀行貸款方面:
1、歷史原因造成民營企業貸款沉淀,銀行加大防風險力度,信貸管理權限上收,信貸調查加強,審批人員明知發放貸款風險較低,但由于無貸款審批權而不能放貸,加之銀行只考核收存款指標,不考核放貸指標,使營銷貸款積極性受挫,貸款審批權限過份集中上級銀行,增加審批環節,使得貸款審批通過率大打折扣,企業很難獲取貸款。
2、嚴歷的貸款責任追究制度,制約貸款進一步投放。信貸人員缺乏積極性,抱著“不貸無風險、少貸少風險、多貸多風險”的心態消極對待。
3、信貸營銷觀念不強,服務意識淡薄,一些信貸人員仍存在“官辦”思想,工作交率低,對企業貸款有“懼貸”心理。
政府管理方面:
1、有的地方政府承諾不符合有關政策和規定,優惠條件不能兌現,一定程度上誤導了企業的決策,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壯大。如某鑄造廠在兼并集體、企業過程中,地方政府承諾免息免稅三年,在此條件下,企業承擔了很多責任,結果承諾不能兌現,使企業的發展碰到很大的困難。
2、政府部分職能部門服務“中梗阻”現象嚴重??h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機關工作人員行政不作為、亂作為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對存在于部分機關的上熱下冷、中層梗阻、力度遞減的“中梗阻”現象進行了重點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實際上仍有不少問題,特別是收費不透明、不合理方面。如某企業新進一步價值2.4萬元的臺磅稱,每年要檢測二次,每次費用6000元,一年的檢測費就相當于一臺稱的價錢。在房產、設備、土地的抵押評估中也存在收費不透明、不合理現象。
3、在招商引資及扶持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重引進輕扶持、重客商輕地商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平等競爭。
4、貸款擔保機構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我縣有三家擔保機構,但資本金數額小,平均僅達347萬元,費用率高。據了解,一般費用率達2‰,最高達2.6‰,如果加上申貸企業提供反擔保辦理相關抵押擔保所需費用及銀行利息,最高貸款成本在一分以上。而民營企業能拿到的擔保貸款很少,僅占8%左右。
企業自身方面:
1、企業財務信息不真實,有的設有兩套帳,由于財務信息不實,影響了企業在金融部門的信譽。
2、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由于民營企業科技開發費用少、能力差,導致產品結構單一,科技含量低,經營后勁不足,有的甚至造成嚴重損失。如沿海的育苗業,由于一直屬于傳統的生產方式,抵卸風險的能力差,致使市場稍有變化,就難以應付。近年,200家育苗場,盈利的只有不足10%。
3、盲目擴張,如一食品加工企業,在經營處于上升時期,資金較寬松的情況下,由于對國家信貸政策盲目樂觀,借貸投入1000多萬元新上項目。不料項目上馬以后,國家實行信貸緊縮政策,該企業不但不能再從銀行獲取貸款,反而原有的貸款形成不良,使生產經營流動資金嚴重不足,極大的影響企業經營。
4、自我保護意識差,對無形資產重視不夠。如一礦泉水企業,靠自身經營創出了“綠溪”品牌,產品銷售市場很好,但“綠溪”商標被相鄰的山東一企業搶注,該企業在用了一年后,無奈改為“山脈”。由于商標保護意識不強,使該企業失去了一次極好的發展機會。
5、管理水平不高,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競爭的需要。大部分民營企業的發展,靠的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期間,在賣方市場條件下,企業經營者膽子大,機制靈活。但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情況下,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市場競爭力度加大,許多企業的適應能力顯的很差,這是我縣民營企業發展不快的主要原因。目前,我縣的民營企業大部分是家庭式管理,由老板一個人說了算,決策不科學,企業的高中層管理人員,經常是家庭成員或親戚,很容易產生矛盾,難以形成合理的權利動作機制,導致管理成本加大。
6、民營企業人才穩定性較差,沒有形成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引進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三、下一步發展建議
政府及其他部門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建立民營企業和組織管理體系,政府協調通過會員制度方式成立行業商會(這方面南通市的經驗值得借鑒),使行業商會成為政府聯系民營企業的橋梁和紐帶,針對不同行業,提供不同形成的專業服務,協調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提供技術創新、信息咨詢,人才培訓等服務。
2、實行平等的優惠政策,使外商和地商真正執行統一的優惠政策,建立一個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
3、研究民營經濟,融資和信用環境的政策措施,整頓信用秩序,促進民營企業貸款。建立為私營經濟服務的信用擔保機構,整頓擔保公司,規范擔保業務,更好的發揮作用。進一步規范中介機構服務行為,提高收費標準的透明度,適當降低或取消收費,對抵押登記只收工本費,減輕企業負擔過重問題。
在外部環境改善的同時,民營企業要提高自身素質,這才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民營企業是在政策的夾縫中創業,在資金匱乏、社會歧視、市場秩序不規范、政策不平等、信息不充分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具有明顯的先天不足,因此,私營企業應從幾個方面加強自身的提高:
1、改革企業制度,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家族式的管理只適合企業初創時期作坊式的生產,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這種管理方式會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壯大。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我縣有一部分企業如文峰木業等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但仍采用傳統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要使企業健康、穩步發展,做大做強,必須變革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包括生產、營銷、財務、人事、技術等職能管理部門的組織機構,形成科學、規范的管理模式。對于具備一定規模、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可以根據《公司法》進行股份制改造。
2、開發人力資本,提高經營者素質。當前,我縣民營企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企業家自身的素質問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克服小進即滿、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強發展意識、創新意識、機遇意識,培養創造市場、培育市場、整合各類資源、迅速占領市場的魄力和組織才能。其次,要積極引進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構筑人才高地。現代企業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人才戰略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首要戰略。
在這方面,榆城集團的經驗值得學習,幾年來,該集團先后密切聯系50多位專家、教授和各類專業人才,讓這些人才為我所用;同時,每年選派30余名技術骨干出去,學習進修,加快培養自己的技術隊伍。
3、創優品牌,樹立企業形象。良好品牌是一種信譽,是一種質量保證,是一筆巨大資產,是進入市場的通行證。近年來,我縣民營企業的品牌意識逐漸增強,不少企業注重打造品牌知名度。如榆城牌水產苗種、門河牌醬制品、門河牌銀杏茶、夾山茶葉等。但從總體上看,大多數企業商標意識、品牌意識較差,全縣1500多家私營企業中只有百來個注冊商標,因此,我縣企業必須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從技術改造入手,創出特色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及時注冊商標,加大“包裝”、促銷力度,打造出自己的知名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
4、加快科技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民營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科技創新是重要途徑和根本保證,大凡生存發展能力強的企業都具有很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如華揚公司擁有近百項專利技術和適合各類客戶的系列新產品。我縣的民營企業要增強市場競爭力,搶占市場制高點,拓展市場空間,必須進行科技創新。要積極引進和培養技術人才,主動與科研院所和高校“聯姻”,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向努力;不斷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強化信息化建設,吸引科技人才以技術等要素入股,改造傳統的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使企業向“精、專、特、新”方向發展。
- 上一篇:工商組織調研報告
- 下一篇:建設行業商會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