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干部監督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6 11:51:00

導語:新時期干部監督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干部監督調研報告

干部監督是黨的三代領導核心的一貫要求,加強黨委組織部門對領導干部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是黨內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整個干部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干部隊伍和干部工作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一些惰性的、消極性的甚至腐敗的東西逐漸滋生起來,從思想上、作風上和組織上嚴重侵蝕著黨員干部隊伍,干部監督工作存在不少與客觀形勢不相適應的問題,是組織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切實加強干部監督工作,是在新時期防止和克服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努力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重要舉措,對于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密切黨群關系,推進黨的建沒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做好干部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干部監督是黨風監督的重要工作任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歷史和現實經驗證明、能否成功解決黨內監督尤其是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問題,是事關我們黨能否經受住各種考驗和嚴峻挑戰的重要問題,也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課題。從思想建設上看,干部監督在加強約束機制的同時,恰恰能夠促進各級黨的組織和領導干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從作風建設上看,干部監督能夠促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發揚光大,推進廉政勤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從組織建設上看,干部監督能夠促進民主集中制的貫徹執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各級領導班子的建設。做好干部監督工作,就能夠從思想、作風、組織上保證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保證黨管干部原則、干部“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標準的貫徹執行,為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提供重要組織保證。

(二)、干部監督是推進干部制度改革,防止和糾正選拔任用干部不正之風的需要。干部制度改革的目標是要努力創造一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選拔干部的社會環境,建立一個干部能上能下,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機制,而加強干部監督工作,是保證這一機制能夠健康運轉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并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督促,及時發現和糾正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有利于防止和糾正選拔任用干部的不正之風,避免用人失察、失誤現象,使干部工作走向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

(三)、干部監督是保護干部的有效方法,是提高黨內監督整體效應的需要。對一個領導干部,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制度規范他的行為,沒有組織經常敲敲警鐘,拉拉袖子,防微杜漸:就難免出現一些人蛻化變質,也不可能使一些消極腐敗現象得到有效的防止和糾正,如果組織上能多渠道、多層次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真實情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將大大防止減少干部犯錯誤,避免小錯鑄成大錯,是保護干部防患于未然的需要。對那些“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夠不上紀律處分,或確有問題,但一時又查不清的干部,組織部門可以及時給予告誡,還可以及時建議調整他們的職務和工作,從而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達到提高黨內監督整體效應的目的。

二、干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組織部門加強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查處了一些違反條例的人和事,以及反映干部現實問題的信件和案件,建立了一些干部監督的具體制度、措施等。但仍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思想上的模糊認識。一是不愿監督。監督意識淡薄,一些地方領導和組織部門,干部監督工作擺不到應有的位置上,存在“重提拔、輕培養、重使用、輕監督”現象,片面地認為監督工作不利于干部放開手腳大膽工作,會阻礙優秀人才的脫穎出而,阻礙經濟發展。二是不想監督。群眾反映領導干部現實問題,有的部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挫傷了監督者的積極性。三是不敢監督。擔心監督上級會給“小鞋穿”,怕打擊報復;監督同級怕傷感情,怕得罪人;監督下級怕丟選票,擔心失去下級對自己工作的強有力支持而不敢監督。四是不受監督。片面地把上級的監督視為對自己的不信任,把同級的監督視為與自己過不去,把下級的監督視為讓自己丟面子、失威信。

(二)干部監督工作的難點。一是“一把手”難監督。有的“一把手”民主作風差,做事獨斷專行,存在個人說了算,搞一言談現象,決策活動透明度差,違法違紀的行為越來越隱蔽,再加上“一把手”往往與上級聯系、交往較多,編織了一張張人情網,使監督工作難以滲透。二是“八小時之外”難監督。干部“八小時”之外的活動,沒有固定場所、活動時間和接觸對象,對他們的“社交圈”和“生活圈”的監督難以操作,是干部監督管理的盲區,往往成為“空白地帶”。且是有實權部門領導難監督。這些部門權力相對集中,能根據職責,實施對別人的監督,反過來,礙于他們的地位和權力,卻很少受到別人監督。

(三)監督機制不夠健全。一是監督機制難執行。雖然制定廠一系列干部監督制度,但有的過于原則,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執行到位,如收入申報制度等。有的正面要求多,具體措施少,有的沒有硬性規定,執行中難以操作,缺乏應有的權威性和強制性。二是監督管理滯后。組織上缺少預防性的監督措施,有時缺乏對干部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督促,對一些苗頭性的問題沒有及時“敲警鐘”,抓事后監督的多,事中、事前監督的少,有的監督僅限于懲戒之后,未能把防范于前、監督于中、懲戒于后結合起來,監督的時效性和有效性不強。

三、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做好新時期干部監督工作,必須建立一個自我約束與外界監督相結合、八小時之內監督與八小時之外監督相結合、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的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積極探索干部監督渠道,努力做好干部權力行使到哪里,干部的社會活動延伸到哪里,監督就實行到哪里。

(一)要全面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監督。

1.抓好《條例》的學習宣傳工作。把《條例》做為黨委學習中心組的——個必學內容來抓,增強領導干部《條例》意識、程序意識、法規意識,認真把好民主推薦關、組織考察關、集體決定關。

2.抓好對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環節的監督。(1)、在干部考察環節上,要對任職條件、民意情況、德才表現等進行把關。(2)、在干部醞釀環節上,要對醞釀原始記錄、議干部、看干部情況進行監督。(3)、在干部討論決定環節上,要把好“審批關”,對民主集中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4)、在干部任用環節上,要對任用于部進行公示,接受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

3.抓好制度規范。通過完善組織人事工作監督制度和措施,使領導班子成員之間能夠而且敢于對用人上的違現行為,提出嚴肅批評,堅決抵制,及時予以糾正。

4.抓好《條例》貢徹執行情況的檢查監督。定期對貫徹落實《條例》情況進行檢查,對違反《條例》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管涉及到什么單位、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堅決糾正。

(二)要多渠道加強對干部的監督管理。

3.加強黨內監督。一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機制。用規章制度規范、約束領導干部的權力行為,完善黨委議事規則,健全科學的決策和決策執行程序、防止權力的脫軌、越軌。二要堅持完善民主集中制。凡是重大事項,都必須經過集體討論決定,防止個人或少數人專斷,鏟除產生腐敗的土壤。三要認真開好民主生活會。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充分發揮領導班子內部相互監督,每次生活會都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一兩個突出問題,既堅持黨性原則,開展思想交鋒,又與人友善,和風細雨,增強班子的凝聚力。

2.加強群眾監督。要積極主動地創造一個讓群眾敢于監督、肯于監督、善于監督的良好社會環境,把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引導好、發揮好、保護好,加大宣傳力度,廣開言路,聽民聲、察明意、知民情,使干部群眾能夠充分發揮監督權,對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要高度重視,及時處理,嚴厲懲處打擊、報復群眾監督的行為。增加工作透明度,支持群眾行使監督權,讓群眾了解情況,實施有效監督。

3.加強輿論監督。通過新聞媒體等方式,做好領導干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宣傳和剖析,發揮輿論監督的職能作用,遏止權力腐敗,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姑終做到支持干事者,鼓勵改革者,教育失誤者,揭露腐敗者,引導干部規范從政行為,堅持依法用權,依法行政。

4.加強制度監督。一要努力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針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延伸完善規章制度,健全一種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充滿活力的管理體制,完善一套紀律嚴明、制度完善、群眾參與的監督體系,建立一種延伸、輻射干部培養、選拔、任用各個環節的監督工作格局,力求措施在先,防范在先。二要嚴格執行制度,做到有規必依。要教育領導干部認真學習各項規章制度,領會精神,明辨是非,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身作則,規范遵守,照章管理。三要全面落實制度,做到違章必究。要加大監督落實力度,沖破各種“關系網”,做到就事論事,人人平等,嚴明紀律,嚴肅執紀。

(三)要全方位地加強對干部的監督管理。

加強對干部政治上的監督、道德品質上的監督、民主作風上的監督、執法執紀的監督,使領導干部時時置于被監督之中。新形勢下.確?!八娜Α北O督到位:一是加強對領導干部“權力圖”的監督,通過進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報告制、任前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制,監督領導干部在重大事項、重大開支、人事任免等方面是否經過集體討論研究決定,是否掌權為民,為政清廉。二是加強對領導干部“工作圈”的監督。通過加強紀律教育和制度建設,規范領導干部的行為、‘監督領導干部是否照章辦事,依法決策,工作是否廉潔高效,敦促領導干部在黨章和法律法規的范圍內工作和活動,營造領導干部勤政廉政的工作環境。且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生活圈”的監督。要切實加強對干部“八小時”之外的監督,監督檢查領導干部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的情況,是否嚴格自律,管住自己,管住家人,當好表率。四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社交圈”的監督。監督檢查領導干部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的情況,拒收紅包、禮品的情況,提醒領導干部慎重交友,謹防被心術不正、投機鉆營者左右。

四、防治結合,標本兼治,努力提高干部監督工作整體水平。

(一)、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細致地做好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干部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增強抵御各種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蝕的能力,通過自律,構建起堅實的思想道德防線和紀律法規防線,筑建起不倒的精神長城,使干部不

想、不愿犯錯誤,提高接受監督的自覺性。

(二)、堅持預防性監督。一方面,要加大懲處遏制力度,嚴肅黨的紀律,另一方面,又要著眼于干部監督的“綜合治理”,堅持正面教育為主,預防為主,事前監督為主的原則。增強防范意識,摒棄“守株待兔”式的事后監督,把監督的“關口”前移,加強事前防范,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堅持全程監督。要把對干部監督與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結合起來,貫穿于干部工作的全過程,強化事前監督,實行嚴格的干部任前審批制度,做好事中的調查,考核過程中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派出調查組進行核實,注重事后監督,通過跟蹤督查,對違規任命的人和事,嚴肅查處。

(四)、堅持重點監督。針對一些地方存在的“無人監督”、“不讓監督”、“不敢監督”、“監督不力“等問題,要突出監督的重點:一要著力加強對領導干部和黨政“一把手”的監督。由于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所處地位特殊,是整個領導班子的核心,抓好對他們的監督,就抓住了領導干部監督的關鍵。二要看力加強對年輕干部和接近退休年齡干部的監督。從關心、愛護年輕干部的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加強對年輕干部的培養教育和管理監督,同時要重視對接近退休年齡的領導干部的監督,他們中的一些人感覺到自己機會差不多,就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結果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三要看力加強對掌管人物部門和執紀執法部門領導干部的監督。這些干部權力相對集中,如果放松監督,很容易導致權力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