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9 02:42:00
導語:基礎教育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覃塘區的基礎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是很適應。大力發展基礎教育事業,是促進覃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緊迫任務。
一、基本現狀
全區面積1341平方公里,轄10個鄉鎮145個行政村(居、社區),總人口54.68萬,其中壯族人口占56%,是一個壯漢民族雜居的農業大區。20**—20**學年度,覃塘區有公辦義務階段學校161所,在校學生86081人,其中初中24所,在校學生29610人;村級完全小學137所,在校學生56471人。廠礦企業辦和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6所,在校學生1217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加大經費投入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以扶持,基礎教育事業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
(一)加大投入,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積極實施中小學危房改工程,“十五”以來累計投入資金2142萬元用于校舍建設和添置教學設備。20**—20**學年度,全區初中和小學校舍面積達528255平方米,其中初中校舍面積201**4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6.79平方米;小學校舍面積32689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5.79平方米。全區24所初中,達一類裝備標準的學校7所,二類裝備的11所,三類裝備的6所;小學137所,達一類裝備標準的2所,二類裝備的8所,三類裝備的127所。全區初中圖書室藏書452537冊,生均15.28冊;小學圖書室藏書475248冊,生均圖書8.42冊。建設教科局教育城域網,建成電腦網絡教室和多媒體教室81間,接入教育城域網學校104所,建成87個教學光盤播放點和39個衛星教學收視點,覆蓋全區91.3%的農村中小學,覆蓋學生率達96.8%。
(二)強化管理,學生就學得到保障
20**年1月,覃塘區全面啟動“以縣(區)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各學校制定了學校章程,加強教育亂收費的治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學校辦學行為。20**年1月,覃塘區被評為廣西首批規范教育收費示范縣(市、區)。在鞏固提高教育成果的基礎上,政府和學校繼續加大教育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力度,每年春季、秋季開學期間,集中開展普法教育活動,群眾送子女入學的自覺性不斷增強。重視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入學資助工作,積極籌措資金解決貧困生入學問題。20**—20**學年度,全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95%,初中階段入學率1**.40%;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77%,17周歲人口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92.15%。
(三)強化師資建設,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鼓勵教師通過函授、自學等形式,不斷加強自身業務素質。目前,全區現有小學教職工2676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初中教職工1845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8.1%,全區中小學校長崗位培訓合格率為100%。幾年來,全區基礎教育工作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程改革為中心,狠抓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小學生、初中生的行為規范合格率達100%,在校生犯罪率均為零。20**—20**學年度,全區小學、初中畢業班學生體育檢測合格率分別為99.9%、98.8%。20**年中考,全區中考總成績A+(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高中、江南中學分數線)人數為1190人,占市轄三區A+人數2725人的43.7%,占全市A+人數4878人的24.1%。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覃塘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較快,但與教育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許多差距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教育經費短缺
由于覃塘區屬于后發展地區,經濟發展不快,財政自給率低,加上基礎教育事業基礎薄弱,辦學硬件設施建設欠帳較多,經費缺口較大,學生上學困難現象較為突出,嚴重制約著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教育觀念相對滯后
全區一些中小學校處在交通、信息相對封閉地區,辦學思路與指導思想相對落后,辦學活力不足,部分學校素質教育工作未能有效實施,影響了教育改革進程。
(三)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長期以來,大多數優秀師范生選擇城市就業,到覃塘區工作的師范院校優秀畢業生較少。雖然教師學歷達標率較高,但教師提高學歷的途徑基本上是函授、成人高考等形式,并且在此過程中有不少教師存在調換專業提升學歷的現象,造成本專業的教學水平卻沒有得到真正提高。同時,由于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艱苦,少部份教師不能安于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流動率較高,從而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學校、家長、社會之間形成的教育合力不夠
部分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以后,以為一切都萬事大吉了,卻不明白學校教育必須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相輔助,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協同作戰,才能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對策思考
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覃塘,是覃塘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科技是核心,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大力發展基礎教育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是構建和諧覃塘的重要內容。
(一)加強教育宣傳,提高群眾對教育事業的認識
當前,覃塘區部分干部、群眾對發展教育重視不夠,認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充分利用會議、廣播、電視、送文化下鄉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讓廣大干部群眾了解教育法律法規,深刻認識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性。通過深入扎實的工作,促使群眾把適齡兒童送上學校,解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幫助輟學回家的學生重返校園,力保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100%、畢業率達100%。積極探索農村初中職業技術課程改革,使新農村建設與發展農村教育相得益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修好道路和水利、發展好農村經濟的同時,讓農村孩子成長為文化程度較高的新時期勞動者。
(二)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優化配置教育資源
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給覃塘區義務教育帶來了機遇。區、鄉兩級黨委、政府一定要科學把握機遇,深刻領會上級做出的重大決策,高度重視教育,做到義務教育“三傾斜”:向農村傾斜,向辦學困難學校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根據財力狀況,不斷提高教育經費的保障水平,改善辦學條件,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適度超前發展??梢越梃b發達地區摸索出的“捆綁式”教育,讓先進學校與后進學?!耙患右弧钡亟Y對子,實行“一個法人代表,一套領導班子,聯體考核評估”的辦法,促進先進學校想方設法帶動后進學校發展,把自己擁有的資金、師資等優質資源向后進學?!伴_閘放水”。針對家庭教育很難適應家長、學校、社會形成教育合力的要求,積極探索舉辦行之有效的家長學校。
(三)強化培訓,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要發展基礎教育事業,必須加強中小學教師的素質教育,構建一支素質優良的結構合理的中小學教師隊伍。要在全區學校開展“重師德、展師能、做表率、樹形象”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做好教師基本功訓練及考核工作,扎扎實實地提高教師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師、校長培訓機制,充分發揮名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大力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既提高教育水平,又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既提高教學水平,又提高教學研究能力,以此來壯大骨干教師的力量,帶動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進一步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建立一支理論上有高度、實踐上有創新、學術上有價值、成果上有特色的高素質教研隊伍,滿足全區教育發展的要求。
(四)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
加強學校管理工作,優化學校教育要素,合理配置學校教育資源,保障學校工作高速、有效運轉的秩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形成育人合力。建立和完善由教育、公安、衛生、文化、工商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長效機制。教育部門要根據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學校安全、衛生等各項管理制度,完善突發事故處置工作預案,落實預防安全事故、公共衛生事件的措施。公安、衛生、文化等部門要加強警校共建,嚴厲打擊校園及周邊地區存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大力整頓學校周邊的交通秩序,加強對校園公共衛生條件、食品安全衛生的檢疫檢驗,依法取締校園周邊衛生條件不合格的各類飲食場所,特別是要做好游動攤點的取締,認真開展學校師生傳染病的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加大對網吧的整治,整治凈化學校周邊的環境,使學生有一個文明、健康的成長環境。
- 上一篇:中心城區環境污染調研報告
- 下一篇:水環境影響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