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業現狀探析及對策
時間:2022-02-27 09:59:00
導語:旅游商品業現狀探析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向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敞開了大門,*旅游業邁出發展的第一步。歷經20余年,*旅游業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最近幾年其發展可謂突飛猛進,*年旅游創收達到2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7.3%;但與之相比,*旅游商品業的發展卻相對滯后。*年,全市旅游購物消費在旅游綜合收入中的比例,由原來的8%提高到15%,但這7%的增長速度明顯低于旅游業的綜合增長;另外這15%的份額亦低于全國24%的平均水平,更無法與國際平均水平40%--60%相媲美。很顯然,*旅游商品業無論在*旅游市場上還是在國內外的旅游商品行業中都處于弱勢,是*旅游業發展的薄弱環節。
一個由若干根木條釘制而成的木桶要想盛滿水,組成桶壁的每一根木條都應該是等高的,即使一根木條稍短,也會影響木桶的盛水量,這是著名的木桶理論,這理論應用于旅游業同樣適合。如果說游、購、行、食、住、娛這六大要素是組成旅游業這只木桶的木條,那么我市的購物要素就屬短小之列,它的短小勢必影響旅游業的整體收入與發展速度。近幾年,由于市委、市政府對旅游商品開發指導和推介力度的加大,業界在發展旅游商品的認識上有了明顯提高,旅游商品的產銷規模有所擴大,建立了眾多旅游商品銷售網點,涌現出了一批立意新穎、設計獨特、具有濃厚山區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在*年全國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上,*取得1金、2銀、1個紀念獎的好成績,其中核雕系列工藝品獲金獎,木珠系列工藝品和小木人系列工藝品均獲銀獎;在*年河北省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上,我市又獲金獎1名、銀獎1名、優秀獎4名,其中核雕系列工藝品獲得最佳設計獎。但這些驕人的、有目共睹的成績卻不能掩蓋*旅游商品行業緩慢發展的狀況。
為查病因,為除病根,4月14日*市旅游局召開專題研討會,本報記者也以此為契機特訪有關專家,請其把脈*旅游商品市場。
1、資金短缺成為發展瓶頸
“獲獎作品向商品的轉化率亟待提高”,*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的劉啟亮教授一針見血。的確,考察直接經營旅游商品的68家商店和近千戶個體攤點,經營獲獎作品的商家可謂寥寥無幾,即使偶有商家經營,也常常擺放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這種命運就連屢獲大獎的核雕、木珠工藝品也未能逃脫。
獲獎作品未能成為眾多旅游商品中的龍頭,劉教授將原因歸結于資金不足。他說,現在的旅游商品生產企業大多屬個體,資金不足是他們的通病,這使得企業在設計、生產、銷售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中往往顧此失彼,從而使設計、生產和銷售三個環節出現脫節現象,制約企業的正常發展。對此,劉教授建議現階段應打破三位一體格局,將各階段工作交由不同公司運作,使其各司其職。同時他還建議設立旅游商品開發基金,對于確實有品味的新設計、新產品給予鼓勵,使研發出來的樣品盡快轉化為商品,使受游客歡迎的商品盡快擴大市場占有率,形成拳頭產品。
2、開發不足制約市場成熟
導游與游客長時間直接接觸,最了解游客的心理與需求,他們的看法大多是客觀的市場反饋。彭德珍和陳艷萍均已做了近10年的導游員,在這么多年的導游工作中,他們發現,絕大多數有購物欲望的游客常問這樣的問題:*有什么土特產品?有什么特色工藝品?特色是引起游客購物興趣,讓游客掏腰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有特色并不等于“搶手”。無獨有偶,采訪中,供職于*日報社、在藝術上頗有造詣的仇承軒亦提出了與彭、陳二人一樣的觀點,為了證明這一觀點,他們還舉例以證。
中國的民間剪紙在藝術上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在東方乃至世界自成一體,獨樹一幟。它是中國悠久而燦爛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極為珍貴的旅游資源。陜西安寨、山東高密、河北蔚縣……中國有著諸多的“剪紙之鄉”與剪紙流派,其中,河北*尤其是豐寧的剪紙更顯超群。
1983年,國家美術館研究員李寸松在看到豐寧剪紙時,稱其為“國之瑰寶”,也正因此國家美術館收藏了47幅豐寧剪紙,使豐寧剪紙登上了中國藝術的最高殿堂。從此不斷有豐寧剪紙藝人遠赴五大洲、四大洋表演,至今已有百余人次,豐寧剪紙也漂洋過海,被帶到了美、日等國展示。
不過,享有如此盛譽的豐寧剪紙在*旅游商品市場卻一直沒火起來。彭、陳二人將原因總結如下:一方面經過包裝的剪紙太顯笨重,不便攜帶;另一方面未經包裝的剪紙易被撕裂,游客擔心花錢買廢紙。他們建議,將剪紙做成書籍或影集,封皮是剪紙,書和影籍的內容可以是*十大名山、康乾七十二景、清朝十二帝等,版本可大可小,可厚可薄;如果考慮其實用性,還可搞成掛歷、臺歷,甚至可以把年月日部分設計成可更換的,延長其使用期。
像剪紙這樣極具特色但在*旅游市場中所占銷售額一直徘徊不前的還有走進人民大會堂的滕氏布糊畫、曾獲多塊獎牌的小木人系列。據介紹,滕氏布糊難以走進尋常百姓家是由于價格偏高,小木人系列難“火”是因造型略顯呆板。如果在保證做工的前提下精減滕氏布糊的畫面,則可以降低成本;而小木人可以進行再開發,搞成套娃,還可做成身子固定、頭部隨時更換的組合小木人系列,增強其趣味性。
特色性、觀賞性、趣味性、紀念性、實用性、便攜性是構成旅游商品的要素,雖然并不是每一件商品都要具備所有的要素,但成功的旅游商品一定在某一要素方面表現突出,而在特色性上表現突出的商品往往較受人們歡迎。
*是山區,是中原文化與北方騎射民族文化的交匯點,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文化中心,這賦予*豐富的地產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考察*旅游商品市場發現,*出售的多是一般性的、全國哪都能買到的商品,既不具有*特色,也無景區特色而言。土特產品雖然擺上柜臺,但其包裝仍顯粗糙,而特色工藝品等又少之又少,*豐富的寶藏依然在沉睡。
3、宣傳服務有待加強
去過海南的人說起那里的旅游商品,都對興隆溫泉植物園的商品城贊不絕口,說那的人會做“文章”。商品城不但銷售的商品品種與景區的觀賞內容密切結合,而且銷售網點的布置也與旅游者的觀賞路線有機結合,對旅游商品的宣傳獨特而到位。以茶葉銷售為例,游客進入商品城后,先是有人講茶,繼而請游客品茶,接著便是精彩的茶道表演,在潛移默化的宣傳攻勢下,雖然茶葉身價不菲,在*以及海口商品超市均賣30元50克的苦丁茶,此處80元50克,游客仍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
我們這里情況則有所不同,客人剛一進店,售貨員便迫不及待地推銷這推銷那,過分的熱情使客人產生恐懼感與逆反心理,致使游客不及細看商品便匆匆離去;偶有成交也往往是成交價大大低于標價,懸殊的價格落差讓客人對商品的質量產生懷疑,進而對商品銷售攤點的信譽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其他團友的購物欲望。
“*三寶--杏仁、山楂、金蓮花”,這是*市文化局副局長張嘉佑提出的*招牌旅游商品。杏仁、金蓮花潤肺清熱,山楂生津止渴,都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若能宣傳好,再搞好深開發,三樣土特產品必將身價倍增。他建議,可以將杏仁和山楂作為主要原料進行開發,濃縮成干吃口含片,使其成為人們出門旅行的便攜小食品。
連日來,所訪之人說起*旅游商品行業均有急切之情,或許有些建議尚需商榷,但這份關注與期盼正是業界人士與廣大游客所共有的,所有人都期盼著*旅游商品業能走出低迷狀態,在旅游業這只木桶中也不再短小。
值得慶賀的是,*年*市旅游局建立了康乾旅游商品城,初步形成*旅游商品經營服務中心,推動了*旅游商品經營向規模化發展。日前我市決策層作出決定,要在康乾旅游商品城設立*特色農副產品展銷中心,并研究開展特色旅游商品、特色農副產品的展銷經營服務。
- 上一篇:旅游商品現狀及開發思路
- 下一篇:旅游三農問題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