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訓經驗交流

時間:2022-04-13 07:56:00

導語:干部教育培訓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教育培訓經驗交流

近年來,*縣從全縣干部隊伍實際出發,著眼于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大局,按照“培訓內容按需化、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機制科學化”的要求,不斷探索新形勢干部培訓工作的新路子,取得明顯成效。

一、培訓內容按需化

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結合縣總體工作思路、重點工作和發展方向,制定培訓計劃、設計學習內容。一是在突出基礎理論培訓的基礎上,著力培養干部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圍繞“三個文明”建設的進程,加強縣情形勢教育,讓干部及時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全市所占的位次,找出差距、找出問題。帶著問題學,干部學習有目標有方向,學習勁頭足。三是為了避免干部教育培訓“大鍋燴”,根據職務類別、工作性質、學識水平不同層次干部的知識需求組織培訓。干部需要哪方面知識,就培訓什么知識,需要哪方面技能,就傳授什么技能,干部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解渴。分層次培訓,學員之間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啟迪,有利于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和教學進度、深度,保證學員“吃得飽、消化得了”,達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培訓的效益。

二、培訓方式多樣化

堅持從實際出發,針對干部的自身特點和素質狀況,采取靈活多樣的辦學方法,不斷提高培訓質量。一是長班與短班相結合。在所辦的班次中,有1—3個月的培訓班,也有半個月、一周左右的短訓班,根據培訓任務和培訓內容的實際需要,宜長則長,宜短則短。二是請進來與送出去相結合。為進一步提高辦班層次,保證培訓質量,堅持有計劃、有重點地聘請一些專家、教授、企業家來縣里講學。同時,采取送出去委托代培的辦法,選送部分干部到省市委黨校、干部學院等接受培訓,使他們能集中時間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和管理科學,提高理論層次和管理水平。三是理論授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在每次辦班過程中,結合授課內容,組織一些與之相適應的活動,如結合社會調研開展專題研討,結合學習內容開展知識競賽,根據時間安排組織文體活動,根據課程安排穿插演講比賽等,寓教于樂,提高了學習效果。四是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訓期間除以課堂灌輸的方式進行系統傳授以外,圍繞主課內容,有計劃地開展社會調研、參觀學習等活動。通過調研活動,加深了學員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加速了理論向實踐的轉化,提高了理性思維層次和工作能力。在加強理論培訓的同時,采取外派掛職鍛煉、內派企業幫扶、選派進村任職、異地異崗交流的形式培養鍛煉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培訓機制科學化

建立健全制度。實行主體班次點名調訓制度和通報制度,實行培訓考試考核制度和學習登記制度,完善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宏觀管理制度、培訓班管理制度、干部培訓與使用相結合制度、跟蹤考察與反饋制度等,通過規范制度建設來保障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有序進行。加強考試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種方法:一是筆試。主體班次結束后,進行培訓知識的綜合考試,重點考核干部對政治理論和其他必備知識的掌握程度,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撰寫論文或調查報告。根據課程內容或調研等安排,要求學員完成一篇論文或調查報告,著重考核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培訓考評鑒定。培訓結束時,對干部的學習態度、紀律、政治表現、黨性鍛煉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考核鑒定,并將上述三項內容填入《領導干部培訓情況登記表》,錄入微機,作為對干部進行考察和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通過考試考核,進一步激發了學員參加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了培訓效果。訓用結合。近年來,*縣把參加學習培訓和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情況作為考核、考評、選拔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堅持經過培訓的干部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的制度,逐步建立未經黨校政治理論培訓的干部不能進入相應領導班子的制度,改變了過去那種培訓、管理、提拔、使用不相關的現象,逐步建立起“干部述職時述學、群眾評議時評學、組織考察時考學”的理論學習督學制度,把理論學習考核與干部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干部理論學習的自覺性。2002年以來,50名優秀年輕干部經過培訓走上領導崗位,近50%的科級領導干部已接受2--3門相關知識的培訓,全縣領導干部隊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得到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