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政治責任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4 09:30:00
導語:信訪政治責任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圍繞“強化領導干部責任意識,促進就地化解矛盾”這一課題,信訪工作調研組先后到8個縣(市)和州直相關部門進行了調研。從調研情況看,全州信訪工作總體趨勢是好的,特別是今年在國家、省、州重要會事、賽事多,維穩任務重的不利局面下,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履職盡責,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使一些突出的信訪問題得到了及時有效解決。一是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將化解信訪矛盾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將信訪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形成了“齊抓共管”、“統分結合”的良好工作局面。9月4日全州信訪工作會議召開后,信訪形勢不斷好轉。在全省出現進京非正常訪62人次的情況下,我州進京非正常訪實現了“零”的突破。二是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州領導親歷親為,鄧凱書記、龍熙州長親自過問,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引領了信訪工作有效、有序開展。各縣(市)主要領導親自接待群眾,親自排查化解矛盾,親自登門走訪群眾。在縣(市)委書記大接訪活動中,全州縣(市)黨政主要領導共接待來訪群眾54231人次,一大批信訪疑難案件得到有效解決。三是部門領導積極作為。涉事部門領導切實關注和改善民生,在政策和職權范圍內,能解決的,馬上解決;暫時解決不了的,明確了解決的時間和措施;確實無法解決的,堅持耐心細致地進行教育疏導,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四是基層領導作風扎實。積極深入鄉村、社區,主動上門為群眾送溫暖、解難題,排查化解矛盾。奧運會前夕,全州排查出的142件矛盾隱患已有134件得到化解,最大限度地把上訪群眾穩控在當地,為北交會、奧運火炬傳遞、奧運會等重大會事、賽事成功舉辦和各項工作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同時,還應清醒地看到,信訪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一些影響全州信訪形勢的突出問題還未從根本上得以解決,信訪總量仍在高位徘徊,群眾越級訪、重復訪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一是由于歷史原因遺留的案件居多。許多陳年舊案由于當時不具備解決的條件,或缺乏政策依據,或及時處理不當,耽誤了最佳解決時機,現在處理起來不僅難度更大,成本也更高;二是社會轉型期帶來了一些新的信訪問題。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改革步伐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未能及時到位,造成體制機制上的矛盾,使群眾的合理訴求無法得到滿足,引起重大集體訪和重復訪事件的發生;三是制定政策缺乏科學性。多反映在由于國有企業改制、職工身份置換、農民土地征用等方面政策措施制定不到位,造成群眾利益受損,引起上訪;四是個別干部在思想認識、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方法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有的干部只注重經濟發展,忽略社會穩定,認為只要經濟指標上去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還有的認為,信訪工作于己無關,是信訪局的事情,出了問題也不應由自身承擔;有些干部在工作中方式方法簡單粗暴,對待群眾生冷硬橫,只考慮自身工作方便,對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的不夠。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下一步信訪工作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加以解決。
一、要從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深刻認識信訪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信訪工作不僅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做好新時期的信訪工作,對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加強黨風建設尤其是干部作風建設,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做好信訪工作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是要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常說,信訪工作難,可到底難在哪?這才是我們值得下功夫研究的重大課題。作為各級領導干部,要不斷在思想上認識到,群眾為什么要找我們上訪?我們在根本上代表著誰的利益?在行使誰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為群眾做些什么?如何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系?黨中央反復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經濟工作上去了,維穩工作下來了,同樣是沒有做好工作。當前,我們國家正處于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顯期,正處于“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的關鍵時期。不斷加強信訪工作,就是要把各族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著力解決一系列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矛盾和問題,以信訪工作保穩定,帶發展,促和諧,以信訪工作體現黨的宗旨。
二是做好信訪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檢驗標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上,要切實轉化為為人民群眾謀福祉的具體行動上。在信訪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思想上真重視、機制上真管用、保障上真到位,落實上真下功夫,促進問題要真解決。要樹立大局意識。各級領導干部要明確信訪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綜合工作,決不僅僅是信訪局一個部門的工作,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綜合治理,齊抓共管。要樹立民本意識。群眾利益無小事,對于不斷出現的上訪新問題,要用平常心去對待。要清醒地意識到,社會的發展進步,必然會有調整,必然會觸及部分人的根本利益,產生局部問題和矛盾。對于這種現象,既不能大驚小怪,更不能置之不理。對群眾的合理訴求,要做到及時處理、堅持依法處理、學會變通處理、爭取和諧處理。要樹立公仆意識。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黨的宗旨,帶著對人民群眾的責任和感情,直面矛盾焦點,走到群眾中間,以從“背靠背”到“面對面”,從“你上來”到“我下去”,從“你約我”到“我約你”等工作作風和方式方法的轉變,拉進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從而看清問題的本質,有理有據有節地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三是做好信訪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黨中央提出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基于我們的社會還是一個相對和諧的社會,還存在許多不和諧的現象和因素。這些現象和因素多數又通過信訪渠道集中反映了出來。作為每一位信訪工作者,要在矛盾和問題的風口浪尖上堅定責任感與使命感,以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攻堅克難,切實解決事關群眾利益的根本性問題。要將精力放在問題的化解上,一個一個地解決了案件,一項一項地化解難題,一份一份地送情送暖。這有這樣,才為整個社會增加了一份和諧的因素,同時減少了一份不和諧因素,為和諧社會保駕護航。
二、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機制,確保信訪工作始終沿著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發展
做好信訪工作,領導干部是前提,機制制度是保障。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訪工作機制,可以有效提高信訪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信訪工作領導體制。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切實將信訪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信訪工作匯報,認真研究部署信訪工作。州及縣市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單位,要根據各自工作任務,配齊配強信訪工作力量,信訪部門要加強各部門信訪工作的協調指導和調度工作,確保信訪工作不留死角。
二是建立信訪工作責任監督考評機制。要按照各自職能分工抓好信訪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信訪工作責任體系。奧運會期間,中央和省交辦我州的52件信訪疑難案件中,有49件得以處結,其中21件息訪息訴。其中重要一點就是省政府制定了90%處結率的目標責任制。要樹立各級領導干部的威信,防止和糾正“部門不管大事小事都推給書記,群眾不論大事小情都找書記”的傾向,該誰職責范圍內的問題,誰就應該主動負責解決處理,要堅持“首問負責”和“首辦負責”,避免造成錯誤導向。要成立以黨委政府為主導,聯席會議牽頭的檢查監督機構,定期對上級交辦和領導包保信訪案件進行檢查、講評。對落實不好的要組織“回頭看”,推動領導干部把工作做在平時,把問題解決在平時。要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辦法,將信訪工作情況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內容。嚴格實行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制,對因處理不及時、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導致的有影響的信訪問題,要對有關領導和責任人予以黨紀政紀處分;觸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是形成縣(市)委書記大接訪活動長效機制。最近組織開展的縣(市)委書記大接訪活動成效顯著,一大批矛盾糾紛得到化解,一大批信訪案件得以息訪息訴,成為促進我州信訪形勢不斷好轉的關鍵因素。在深入總結經驗的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常態長效機制,不斷增強其帶動和輻射作用,提高信訪工作整體水平。在接訪人員上,上到黨委、人大、政協、政府領導,下到鄉(鎮)、社區、村(屯)干部,都要參加接訪。在接訪方式上要不拘一格,只要是有利于化解矛盾的面對面的交流方式都可以運用。在接訪上,要做到定時、定量、定質、定責,在什么時間接訪、在哪接訪、誰接訪、接訪案件的類型,要通過媒體廣而告知。要明確各級領導年度、季度的接訪總量,以及總量中的處結率、息訪息訴率,達不到指標的要行政問責。
三、在信訪工作中要著力體現黨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黨委政府的重大戰略方針往往通過相關政策得以貫徹落實,確保政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是黨委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的具體體現。一是制定政策要科學審慎。要提前進行調查研究,避免主觀臆斷制定政策,要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特別是要重視信訪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政策出臺前,要進行風險評估,以提高政策的執行力。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綜合考慮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特別是涉及財政支持、改善民生方面,要注重主觀愿景和客觀情況相符,規避由于缺乏理性思考,匆忙出臺政策,后續措施沒有跟上,使當地政府難以承受,造成群眾與政府之間的利益糾紛,甚至是情緒對立。二是執行政策要靈活變通。在執行政策上,既不能打折扣、講價錢,也不能生搬硬套、死板教條,要吃透上級精神,既要尊重歷史,也要立足現實,更要著眼未來,把政策與當地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用足用活政策,在保護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上下功夫;三是落實政策要公正規范。在處理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上,要保證政策的嚴肅性、連續性和穩定性,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人情、關系、感情用事,甚至違反原則亂作為,引發群眾上訪。在解決處理群眾普遍關心的敏感問題上,要秉公行政、依法行政,重事實、重政策、重依據、重調查研究,防止出現瑕疵,授人以柄。
四、建立正確的信訪工作導向,在工作思路上謀求創新
信訪工作既要注重微觀層面的具體實踐,也要注重宏觀層面的系統規劃;既要堅持正確的方式方法,又要大膽創新,勇于開拓,積極嘗試。
一是進一步規范上訪秩序。有的上訪群眾對問題一時解決不了就“有病亂投醫”,哪級部門都進,哪級領導都找,動不動就聲稱見主要領導。不僅干擾了機關辦公秩序,也影響了領導干部的部分精力。為規范群眾上訪秩序,黨委政府要明確分工,明確責任,該是誰的職權,誰就應該承擔起責任,負責到底。無論分工如何調整,只要不調出本級,對原來負責的信訪案件,不得到化解不撒手,不息訪息訴不放責,保證工作的連貫性。對領導接訪一時不滿意進行越級訪、導致上級交辦信訪事項的事涉人的問題,要由原接待處置的領導繼續解決處理,防止和避免上訪群眾因不同部門、不同領導接訪意見不一致鉆空子,強化上訪群眾立足本級、本地解決問題,樹立和維護政府和領導的權威。
二是引領正確的工作導向。有的接訪人員,對來訪群眾冷眼相向,對群眾的利益訴求該解決的不解決,能落實的不落實,能答復的不認真對待。往往領導發話了、上級交辦了,解決問題的態度變了、力度大了、速度快了、效率高了。給群眾造成了“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往上鬧快解決”的誤導,導致越級訪的人越來越多,接待來訪群眾的級別和規格越來越高。事實上,無論群眾鬧不鬧,問題最終還要解決;無論上級交辦不交辦,問題還得在當地解決。在這里,要重點區分有理訪、無理訪和正常訪、非正常訪之間的區別,前者關系上訪性質,后者關系上訪方式,要積極引導群眾無理不能取鬧,有理也不能取鬧。我們要始終立足于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不給群眾越級訪以口實。要帶著感情和責任解決處理群眾利益訴求,符合政策能解決的,立即解決。處于政策邊緣的,善于變通進行解決。對于延吉市信訪事項制度和琿春市村民說事日制度等成功做法,要深入挖掘,總結經驗,爭取盡快推廣。
此外,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上訪人員依法信訪意識。要向重點人員進行訓誡,并發放告知書,建立訓誡檔案。對違法上訪行為要加強調查取證,嚴肅處理。
- 上一篇:國土局信訪工作調研報告
- 下一篇:信訪難點問題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