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教育黨建中心淺議

時間:2022-06-21 09:02:00

導語:電化教育黨建中心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化教育黨建中心淺議

(一)

黨員電教工作問世之初,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電教工作主要是進行黨員教育,在服務黨建中心,特別是服務組織工作大局上研究不多、實踐不夠。隨著黨員電化教育事業的發展,黨員電教可以也完全應該在黨的建設諸多領域中大顯身手。

1、服務中心是新世紀組織工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客觀要求。

在新的歷史時期,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的內容和形式不斷在發生變化,黨的活動、黨員教育管理也隨之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些新情況新問題要求黨的組織工作用改革創新的精神來研究、解決。以“形象生動,真實可信,喜聞樂見”的形式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教育是電教工作的基本功能,充分運用電教手段,宣傳黨建和組織工作,架起組織工作和黨員群眾之間的橋梁,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科學地理解和掌握黨的基本理論,增強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

2、服務中心是黨員電化教育工作的基本職能。

黨員電教一經誕生,就確定了“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服務,為提高黨員素質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服務”的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明確確定了電教工作服務黨建中心的基本職能。信息論原理告訴我們,信息可信程度與信息傳遞層次成反比。傳遞層次越多,信息失真越大,用先進的傳媒技術,由高層次的電教機構把所需要的黨員干部教育內容制作成聲畫并茂的電教教材,直接在基層使用,可以及時準確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從而大大增強了黨員教育內容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3、電教工作已具備了服務中心的能力和條件。

一是有一個完善的教育系統。已自下而上地形成了黨員電化教育陣地,省、市、縣有宏觀指導作用的電教中心,農村鄉鎮有微觀指導作用的電教工作站,村、組都有電教室,這個教育系統的功能也由最初的上黨課發展成為黨員的思想教育和能力教育并重的基地,通過開展有效的活動,廣大黨員提高了思想素質,學到了科技實用知識,提高了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這就為電教工作更多更好地服務中心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二是有一套先進的電教制作設備。電教機構的教材制作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已基本配置了先進的電教制作設備。配置了攝錄編設備,四個單位配置了攝錄設備。這些設備過去大多只用于制作黨員教育電視片,這無疑是重要而且有成效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但是,隨著投入的增加,電教工作的空間也需要不斷增大,應該把較大的精力用在服務中心上。三是有一支素質精良的電教工作隊伍。這支隊伍既掌握了電視制作技能,又熟知組織工作業務,更具備組工干部的樂于吃苦、無私奉獻的作風,這將使得電教工作服務中心更有效、更直接。

(二)

黨員電化教育要為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中心服好務,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1、要增強服務的預見性。

電教工作服務中心有著自身的優勢,也有自身規律的約束,具有相對的滯后性。從發現、總結到推廣典型,從采訪、拍攝到制作發行,有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因此,就需要電教工作者熟悉了解大局,增強政治敏感性和工作預見性,善于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捕捉典型,實現超前服務,這樣才能使電教服務與中心合拍,與大局同步。

2、找準服務切入點。

找準了切入點,服務才能到位。只有把握住黨建工作的難點、重點,才能找準、確定電教工作的切入點和著重點。

一是緊跟形勢,配合服務。一個地區的黨的建設、組織工作都有規劃、計劃和工作重點,電教服務首先就要吃透上情,掌握重點,參與、滲透、融入到大事、要事中,在大背景下搞好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服務效果,體現電教價值。如果抓不住這點,電教服務就是無的放矢。如我市今年將舉辦的"一節一會"活動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頭等大事,目前,全市上下正在重點工程建設中艱苦攻堅,在重點工程建設的關鍵時刻,我們安排市委組織部電教中心深入到建設工地進行采訪,并在市電視臺開辦“新聞專題”,進行連續報道,極大地鼓舞了建設者,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

二是深入淺出,形象服務。電化教育把思想性、知識性和藝術性融為一體,形象生動,情理交融,為黨員所喜聞樂見。特別是基層有相當一部分黨員文化程度較低,文字理解能力差,我們就可以通過電化教育使抽象理論形象化,間接經驗直接化,復雜內容簡明化,深難內容通俗化,使他們學習起來省力,記憶起來容易。當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已成為農村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正在制作一部學教活動的教學電視片,為下一步村級組織的學教活動提供一個樣板,指導全市農村開展好學教活動。

三是開拓領域,創新服務。電化教育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手段,隨著教育科學的不斷發展,電教手段也同樣得到提高、發展。所以,在為中心工作服務中,要注意拓展工作領域,在創新上作文章。當前,媒體技術的逐步成熟完善,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都要求電教工作者盡快掌握新的手段,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近年來,我市的各級電教機構運用多媒體技術在組織工作的經驗交流、總結匯報等方面大膽進行了創新。

事實上,組織工作的許多業務都可以運用電教手段進行表現,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現在市黨委研究干部時,許多常委對被考察者不熟悉,甚至不認識,會上主要是聽取組織部門的口頭和書面匯報。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聽取匯報、看考察材料來決定任免,畢竟不是最科學、準確的,近期我們準備嘗試運用電視制作和多媒體技術,讓市委常委在研究干部時直接從熒幕上看到被考察者本人的形象,這樣一定會有助于市委決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干部任用的準確度。

3、著力提高服務水平。

電教服務,有直接服務,也有間接服務,無論哪一種服務,都要注重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取得服務效果。首先要主動參與中心工作。黨建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組織部門的每一項業務都有直接和間接的聯系,許多工作都是舉全部之力,甚至是全市之力,電教工作者只有主動參與、滲透到中心工作中,才能了解中心工作,從中確定最佳服務形式和內容。其次要提高業務技能。電教人員在組織部門相對來講是比較專業的干部,接觸的也是最前衛的設備技術,客觀上要求自身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成為黨建工作的宣傳家,電視制作專家。第三要靜得下心,沉得下去。電教服務的對象是基層,電教工作的生命力來自于基層,只有深入到基層中去觀察、了解、思考、實踐,才能作好服務這篇大文章。

(三)

黨員電教與大眾傳媒比較,既有共同之處,又有區別。共同點在于都是運用先進的傳媒手段對受眾進行宣傳、教育,不同點在于黨員電教是黨建工作、組織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宣傳對象是黨員干部,它的宣傳重點是黨的聲音和形象。因此,它既要有大眾傳媒的開放、互動特點,又要遵循黨建工作、組織工作的原則和規律。一句話,黨員電化教育要具有鮮明的黨性。這就要求我們在為黨建工作、組織工作服務時注意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1、掌握服務原則。

黨建工作、組織工作的內在客觀規律性要求電教在服務時,既要讓黨員干部乃至廣大群眾最快捷、形象、準確地了解黨建工作的政策、動態和成果,又要注意內外有別,把握宣傳方向和分寸。具體地講,一是要注意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統一。真實是黨的宣傳工作的嚴格要求,藝術是電化教育的生命。失去了真實性,電化教育就失去了可信性,自然也就打動不了觀眾;缺少了藝術性,電化教育就不能

吸引人、感染人,那么思想性再高,也不能很好地發揮教育作用。二是要注意保密性與開放性的結合。保密是黨的工作的需要,電教主要是黨內教育,哪些內容可以在哪個層次、哪種媒體上進行宣傳有一定的規定,必須嚴格遵守,但電教的服務主要是擴大黨的影響,宣傳組織工作成果,逐步消除組織工作的神秘化,因此,適度的開放也很有必要。在把握上,要制定審查制度,嚴格工作程序,從而避免出問題

2、選準服務載體。

黨員電教發揮作用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過一定的工作載體開展工作。電教是一種工具,它的服務必須通過載體才能體現。我們目前開展的農村黨員電教科技經濟開發活動,就是電教服務農村經濟工作的一種有效載體。在服務黨建工作中心時,我們可以利用組織部門的大活動,如“雙創一爭”、“文明單位”創建等活動開展服務,我市20*年“雙創一爭”工作就全面采用了多媒體匯報,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隨著網絡走進人們的工作生活,因特網也成為電教服務中心的有效載體,因特網上開展“網上電教”,通過電教網站宣傳黨建、組織工作,組織工作中需要公布的信息,如干部公示,收集黨員干部對黨建工作、組織工作的意見建議等等都會成為電教服務中心的新的契機。

3、通過服務促進自身發展。

毫無疑問,黨員電教工作自身要發展。農村電教網點要延伸、鞏固,城市電教網點要建立、完善,電教播放收看工作要規范,電教教材制作要出精品,這些都必須引起各級組織部門領導和廣大電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那么,搞好了中心服務,會不會影響電教自身工作的開展呢?其實,電教自身的發展與電教服務中心工作并不矛盾,電教工作是組織工作的一部分,游離于組織工作大局之外的電教是沒有生命力的電教,離開了黨建中心,電教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更談不上有什么發展前途了。我們通常講,黨員電教工作要“有為、有位”,怎樣才能做到“有為、有位”呢?電教工作只有在服務中心工作上顯現出優勢,體現出價值,大有作為,才算有“為”。只有搞好服務這篇大文章,才能讓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感到電教工作必不可少,不可替代,重大活動想起電教,關鍵環節啟動電教,急難險重需要電教。這時,電教工作才算有“位”,才能推動自身的發展。我們永城市也正是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才認識到這點的。所以,我們說,電教服務黨建中心不僅不會影響電教自身的工作,而且會更大力度地促進電教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