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民主大力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01 08:55:00

導語:黨內民主大力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內民主大力發展調研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發展是黨內民主建設的硬道理;解決發展中的難題需要大力發展黨內民主;人民民主發展的現實對黨內民主建設形成壓力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發展是硬道理,鄧小平的這句名言曾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騰飛的座右銘、黨的十七大指出:“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民主建設表現為動態的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黨中央反復告誡全黨要“憂黨”,要增強危機感、實現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目標、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黨的民主和人民民主可以說囊括了整個社會的民主實踐,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種利益訴求的表達都離不開這兩方面的民主、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一個是黨的生命,一個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都需要熱切關懷、從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建設現狀看,正呈現齊肩并進的發展態勢、發展黨內民主的動力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加強黨的民主建設,大力發展黨內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內民主建設,不僅有詳細的理論闡述,而且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具體部署。充分認識發展黨內民主的緊迫性,必須要有壓力感。

發展是黨內民主建設的硬道理

發展是硬道理,鄧小平的這句名言曾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騰飛的座右銘。如今,這句名言被黨廣泛地用于指導一切工作,提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經濟建設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政治建設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黨內民主建設也要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的觀念。

黨的十七大指出:“黨內民主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中國共產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追求和發揚民主是其內在的實踐訴求。掌握全國政權之前,它為爭取民主而奮斗,在執政以后,它為建設民主而努力。歷史表明,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整個實踐中,黨的建設與民主建設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要實現民主的目標,首先要發展黨內民主。一個長期執政的黨要推進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黨內民主理應垂范作榜樣。

民主建設表現為動態的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時代的演進、社會的變化、實踐的深入和黨自身情況的改變,都要求黨內民主必須與之相適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就在于它具有不斷超越歷史和突破現實的智慧和能力。中國共產黨擁有開展民主建設的豐富經驗,具備發展黨內民主的豐富資源,但是,缺乏民主和法制傳統的歷史缺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曾經遭遇曲折的深刻教訓,以及新時期社會變化產生的民主新要求,使發展黨內民主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黨中央反復告誡全黨要“憂黨”,要增強危機感。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動,置黨于復雜的社會環境之下。一方面,黨的事業和隊伍不斷壯大,執政業績和群眾威望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現象客觀存在。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情況下,黨的建設應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應對挑戰的戰略謀劃上。黨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多,黨內民主在黨的建設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從硬道理上看,發展黨內民主是把握機遇,戰勝挑戰的重要武器。

解決發展中的難題需要大力發展黨內民主

實現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目標。改革開放之時,中國共產黨已經執政近30年,盡管在此期間出現的失誤曾帶來嚴重的曲折,但并未影響其執政地位的穩固。30年的執政實踐也不可否認積累了許多的經驗,然而,面對改革開放這場革命,憑借既有的經驗顯然是不行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嶄新事業的偉大實踐,檢驗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社會適應能力。列寧有一段關于革命爆發原因的論述,對于我們思考這個問題頗有啟發。列寧認為,當舊社會無法照舊維持下去,當統治階級無法照舊統治下去,當人民無法照舊生活下去的時候,革命就會爆發。從這段話的意思引申開來說,當改革開放促使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后,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如果固守傳統的經驗,拘泥僵化的體制,沿襲習慣的思維,堅持落后的舉措,必然發生執政危機。執政黨建設能否與時俱進,歸根到底就是一個政黨的社會適應能力問題。用發展解決一切前進中的問題,這是黨中央針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而形成的明確思路。大力發展黨內民主是將這一思路轉化為實踐的必由路徑。

人民民主發展的現實對黨內民主建設形成壓力

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黨的民主和人民民主可以說囊括了整個社會的民主實踐,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種利益訴求的表達都離不開這兩方面的民主。如何處理好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關系,對于中國民主政治發展關系十分重大。

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一個是黨的生命,一個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都需要熱切關懷。兩者的關系首先是帶動,其次是互動。光講帶動的一面不夠全面,還要重視互動的一面?;邮请p向的,黨內民主在影響人民民主發展中顯示帶動作用,人民民主在促進黨內民主發展中顯示壓力作用,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良性互動,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的要求。

從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建設現狀看,正呈現齊肩并進的發展態勢。然而,相對而言,黨內民主建設更加需要邁出新的步伐。這里突出黨的民主建設,決不表示人民民主建設不重要,而是強調黨的民主具有先進的示范價值。從現實來看,黨的民主建設雖然也在不斷推進,但與人民民主建設相比,其先進的示范價值體現則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某些方面甚至還有落后的表現。例如,基層群眾自治中的選舉制度比黨內選舉制度的民主化程度更高,黨外群眾要求民主的愿望比黨內成員更強烈,黨外群眾民主參與的動機比黨內成員更明確,參與的積極性也更高,人民民主比黨內民主的形式更多樣、渠道更廣、機制更多,等等??吹竭@樣的差距,就必須深刻認識發展黨內民主的緊迫性,人民民主發展的現實正在倒逼黨內民主,人民民主發展對黨內民主發展形成巨大的壓力。

發展黨內民主的動力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改革開放實踐表明,人民民主發展的重要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維權,利益爭取成為推動人民民主不斷發展的驅動力。我們可以看到,農民工因企業拖欠工資而投書總理,土地轉讓和居民拆遷中群眾因利益受損而上訪,價格聽證中百姓因程序問題或參與不充分而質疑,人民群眾因憎惡權力腐敗而強烈要求加強監督,政府因興建豪華辦公樓院而受質問,一些重大事件中領導人因玩忽職守而受問責,等等。值得指出的是,這樣的維權行為雖然有爭個人利益的目的在其中,但很多維權行為超出了個人利益的范圍而具有人民整體利益維護的意義。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是人民群眾民主意識增強的表征。黨內民主的動力來自于哪里?換句話說,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為什么把黨內民主作為生命來珍視?這個問題不解決,發展黨內民主就無從談起。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決定了黨內民主的價值取向與個人利益無直接關系,但是,發展黨內民主關系到黨的聲譽、威信和地位,與每一個黨員有關。不僅如此,黨內民主直接關系到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利益,決策不民主、監督不到位、真話不敢說,發生問題的后果是全體人民的利益受危害。由此而言,發展黨內民主既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需要,更是人民利益的要求?;貞嗣衩裰靼l展的現實,是發展黨內民主的動力。

發展黨內民主關系到黨的聲譽、威信和地位,與每一個黨員有關。不僅如此,黨內民主直接關系到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利益,決策不民主、監督不到位、真話不敢說,發生問題的后果是全體人民的利益受危害。由此而言,發展黨內民主既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需要,更是人民利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