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影視服務地方經濟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7 08:27:00
導語:廣播影視服務地方經濟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影視屬公益性文化事業,在文化產業中處于主要位置,屬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主要構成局部。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心統籌城鄉、區域文化發展,加大對廣播影視的投入力度,施行了諸如廣播電視村村通、片子2131等嚴重公共文化服務工程,推進了我國廣播影視事業的大發展。如何讓廣播影視事業在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揚更大的效果?本文作一些討論。
一、我縣廣播影視事業發展近況
近年來,在縣委、縣縣政府的高度注重和上級主管部分及縣直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經由各鄉鎮和廣電部分的通力合作,我縣廣播影視事業取得歷史性的發展。
1、廣播電視掩蓋工程完成大跨越。廣播電視縣鄉聯網工程、新期間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中心臺無線掩蓋工程等三大工程的施行,使全縣廣播電視綜合掩蓋率到達94.08%,在“十五”末70%的基本上上升24個百分點。還,近幾年來,縣財務先后投入1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村級廣播室建設,當前,全縣102個行政村悉數建起了村級廣播室。
2、廣播電視基本設備大為改善。我縣廣播電視局與有線電視收集公司執行局網分設后,在縣委縣縣政府的高度注重下,廣播電視基本設備大為改善??h廣播電臺堅持了數字化音頻工作站,完成了廣播節目標數字化制造、播出??h電視臺堅持了由電視、專題等三套非線性編纂收集制造系統,完成了制播收集化及硬盤播出。全縣廣播電視逐漸朝著結構合理、設備配套的節目采集、制造、傳輸、播出、掩蓋系統發展。
2、廣播電視自辦節目豐厚多彩。廣播電視傳達力和影響力的提高,也極大添加了我縣廣播影視的發展生機。當前,縣廣播電視臺自辦廣播電視節目各一套,一套廣播節目創辦有《全縣聯播》《一周要聞》和《各行各業聯辦專題》節目;電視節目一套創辦有《新聞》《新聞綜述》《一方水土》《每周一歌》《健康生活》《文娛時間》等欄目。近年來,經過廣電部分創新傳達手段、拓展傳達渠道、豐厚傳達內容,廣播電視自辦節目年播出時長逐年添加,其中廣播節目1套,全年播出時長1977小時50分,電視節目1套,全年播出時長4380小時,均比“十五”期間增進一倍。
3、對外宣傳數目逐年上升。近年來,我們不斷發掘報道潛力、建設上傳渠道、增強與上級臺溝通,使何在中心、省、市廣播電視臺等播出的稿件逐年上升,大大提高了形象。
4、鄉村公益片子完成數字化全掩蓋。年6月30日,全縣片子行政治理本能機能由縣文體局全體劃轉到縣廣播電視局,縣廣電局積極實行片子刊行、放映、監管等行政治理本能機能。截止“十一五”末,我縣向上爭奪數字片子放映設備7套,7個鄉鎮均落實了1套數字放映設備,堅持了7支活動放映隊,基本完成了全縣每個村每個月一場片子的放映目的。
二、我縣廣播影視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潛力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廣播影視不再僅僅是黨和縣政府的宣傳東西,已成為人們調查社會經濟信息和知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首要序言,成為服務社會和群眾的新平臺。作為現代化的傳媒東西,其開發應用的空間無限,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效果也可進一步發揚。
1、圍繞中心,宣傳工作的力度可進一步加大?!缎侣劇烦休d著具體宣傳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準確指導言論方向,展現社會經濟發展效果,內鼓勁頭外樹形象,服務群眾生產生活,直至反映社情民意、開展言論監督的嚴重職責。當前,這個欄目雖然較好地發揚了功能效果,但還存在著弘揚主旋律與倡導多樣化沒有做到有機統一的不足,尤其是對縣委縣縣政府關注、人民群眾關懷的熱點問題報道尚欠自動、深入,反響社情民意和開展言論監督工作還不到位。在科學發展觀的統率下,具體開發廣播電視平臺,還可做很多改良和提高的努力。
2、服務中心,宣傳工作的廣度可進一步擴展。電視頻道容量大,可以在提高現有欄目播出質量的基本上,開發更多地切近實踐、面向發展、服務群眾的欄目。近幾年創辦的《新聞》《新聞綜述》《一方水土》《每周一歌》《健康生活》《文娛時間》等欄目,在宣傳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經歷做法、工作效果,在圍繞知曉時勢政治、關注社會熱點、普及健康常識,在推介青山綠水、當地文化和鄉風民風上,發揚了極大的效果,可謂是“一方小熒屏,牽動萬家心”。在這個基本上,辦妥豐厚多彩的欄目,為縣委、縣縣政府服務,與各部分協作的開發空間還很大。特別是圍繞縣委縣縣政府提出的“把建成全省山區經濟第一縣、在宜昌領先完成具體建成小康社會”目的,大力宣傳全縣各級各部分專心苦干、奮力追逐的高漲熱情,風清氣正、勇于搶先的拼搏精神方面需進一步加大與各部分協作力度,聯辦欄目,一起為熒屏添彩。
3、圍繞發展,廣播影視基本設備需進一步完善。一是可堅持媒體資產治理系統。廣播電視臺音視頻材料采用的是磁帶和硬盤共享存儲方法,還沒有正軌的媒體資產治理系統,形成很多寶貴材料無法很好保管。二是村級廣播室后期維護問題。當前全縣102個村悉數建起了廣播室,但后期維護經費保證機制尚未堅持,含設備維護和人員隊伍。
4、廣播電視掩蓋面還可進一步擴展。廣播電視掩蓋當前是以有線和無線方法夾雜掩蓋,其中,有線收集掩蓋城區15000戶近5萬人以及鳴鳳、荷花、洋坪、茅坪場4個鄉鎮2500戶近8000人。無線掩蓋首要是以承平頂轉播臺發射節目和衛星采取方法掩蓋全縣城鄉廣大受眾。到上一年底,全縣廣播電視綜合掩蓋率到達94.08%,當前另有局部偏僻山區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堅苦。
5、專業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可進一步完善。廣播影視行業是一項專業技能要求高、常識更新速度快的行業,需求不斷引進專業人才充分隊伍,還增強對現有隊伍的專業培訓也長短常主要的。因而,需求堅持靈敏的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而我縣當前雇用人才的方法是由全縣統一引進具有響應學歷的大學生,因我縣處于偏僻山區,一些非凡專業人才不肯來,形成我局長期不足專業人才,特別是播音和廣播電視工程技能方面的人才急缺。
三、推進廣播影視事業更快更好發展的建議
加速廣播影視事業的發展,既是國家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行動,更是我縣施行“把建成全省山區經濟第一縣、在宜昌領先完成具體建成小康社會”目的、促進經濟社會具體發展的急迫需求。
1、掌握言論導向,具體提高廣播電視言論指導程度和新聞宣傳質量。創新宣傳機制,改良宣傳方式,打造精品欄目,具體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充分應用媒體優勢,積極融入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引入新思緒、新理念、新形式,推進當地臺與各媒體的交流與協作,加大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宣傳力度,構成立體宣傳的構造,為我縣施行“把建成全省山區經濟第一縣、在宜昌領先完成具體建成小康社會”目的營建濃厚的言論氣氛。
2、堅持投入保證機制,保證廣播影視事業發展。廣播影視是一個高投入、重配備的非凡行業,一靠黨委縣政府的政策支持,二靠源源不斷的投入保證。為此,堅持廣播影視政策保證機制和經費投入機制,是保證廣播影視事業快速發展的主要保證。
3、堅持人才引進培育機制,保證廣播影視工作后繼有人。加速廣播影視事業發展,隊伍是基本,人才是關鍵。建議縣委、縣縣政府高度注重廣播影視隊伍建設,出臺靈敏政策引進專門人才,保證廣播影視工作后繼有人。同時,加大人才培訓經費的投入,采取分歧方式和辦法,每年有針對性的組織一些教育培訓活動,重點增強廣播電視運營治理人才和科技創新人才等廣播影視事業急需的各類人才的培育。支持現有人才外出學習,外出學習,外出磨煉,以靈敏多樣的方法促進廣電人才隊伍全體本質提高。
4、社會各方合力辦臺,豐厚廣播影視熒屏聲頻。廣播影視是社會公益文化事業,建設和發展這個事業,需求全社會為之奉獻力量。建議各級各部分積極共同廣電部分辦妥人民本人的廣播電視臺,高度關注廣播影視工作,培育堅持主干通信員隊伍,積極自動發掘本身工作潛力,安排專門人員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節目素材,為豐厚熒屏聲頻、辦妥辦活欄目通力合作。
5、施行廣播電視掩蓋工程,擴展鄉村廣播電視掩蓋面。依照“穩固效果,擴展范圍,提高質量,改善服務”的要求,進一步促進鄉村廣播電視基本設備建設。積極爭奪和推進省、市級廣播電視無線掩蓋工程、“電視數字化”等工程,逐漸堅持高質量的節目傳輸、發射、監測監控系統,構成以無線、有線相結合,衛星采取為增補的廣播電視綜合傳輸掩蓋系統。逐漸祛除廣播電視“盲區”,添加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標套數,豐厚服務“三農”的廣播電視內容,堅持健全“村村通”工作的長效機制,保證“村村通”工程長期通。到“十二五”末,要使全縣絕大多數鄉村人口能收聽到4套以上廣播節目,看到8套以上電視節目。全縣廣播電視綜合掩蓋率達99%以上。
- 上一篇:協辦政協提案處理狀況報告
- 下一篇:商務中心建立完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