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提速增效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17 10:50:00

導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項目建設提速增效調查報告

2012年是深入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我市全力邁向十強縣(市)的沖刺之年。市委把今年確定為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年。

全市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123456”的發展總思路,著力做好工業規模擴張、統籌城鄉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構建和諧四篇大文章,全面推進黨的建設,高點定位、加壓緊逼,志在超越、不懈進取,努力建設富裕文明生態和諧的新。

今年主要的奮斗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51億元,增長14.5%;農業總產值達到32.5億元,增長11%;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210億元,增長20%;財政總收入達到7.9億元,增長15%,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6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36億元,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7.8億元,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50元,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100元,增長18%;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建設西部經濟強市

1、大項目建設。組織開展“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年”活動,繼續強化大項目建設市級領導“六包”責任制,全力抓好總投資211億元的32個重點建設項目和總投資103.7億元的23個重點前期項目,確保完成年度投資45億元。確保興化大化工二期、金龍魚三期、糧油續建項目、鋼鐵二期、化工、鉍業等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年內建成投產。開工建設富達冷鏈物流、奉航重型汽車油封生產線等20個新建項目。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著力破解制約大項目建設的瓶頸因素。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低污染的項目,確保年內新引進投資額20億元以上的世界500強或國內外知名企業1-2戶,10億元以上項目2-3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40億元。

2、工業經濟。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毫不動搖地按照“強支柱、搭平臺、上項目、抓招商、推動民營崛起”工業發展18字方針,大上項目、大力招商、大建園區,圍繞做大做強裝備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和紡織四大支柱產業,加快關聯企業引進集聚,盡快形成規模超百億元的產業群。全力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力爭全市新增規模以上企業6戶。突出企業技術創新,引導更多企業設立研發機構、開展自主研發。深入挖掘和釋放軍工企業潛能。積極實施名牌興市戰略,培育扶持奉航等優秀企業盡早在中小企業板或創業板上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全力抓好節能降耗工作。堅持“筑巢引鳳”理念,加快園區檔次提升進程,確保將三大園區升格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3、統籌城鄉發展。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強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品牌農業和觀光農業。全方位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和領域,使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8000元。狠抓農民致富增收“四十萬”和“百萬”工程,使年內清水蓮菜、設施蔬菜、時令水果三大特色產業帶新增面積1萬畝,生豬出欄穩定在90萬頭,在外務工人數保持在10萬人以上。強勢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建設,年內新增“一村一品”示范村25個。積極引進和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快土地流轉,積極推動農業規?;?、集約化生產。加大鄉村道路、農田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力度,年內完成總投資4000萬元的西寶中線和興小路改建工程。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建設工程,年內新建沼氣池1500口。加快文明生態村、綠色家園示范村建設步伐,新建文明生態村28個,綠色家園示范村8個。全面整治農村村容村貌,農村生活垃圾實現家門口專人收集、清運。加快推進渭河綜合治理工程。進一步強化和完善新農村建設現場觀摩制度。

4、第三產業。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旅游、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房地產開發、金融業等第三產業,努力打造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加快北京匯豪五星級酒店、天酬大廈、匯豪天下等一批重點商貿設施建設。開工建設明珠國際大廈、興化家居苑、旭景名苑等一批商住商貿項目。開工建設投資3000萬元的客運汽車站,完成新增100輛出租車工作。依托晶海國際商業大廈、金城廣場、東方大廈等商貿基礎設施,引進3—5戶國內外知名專業店、連鎖店落戶我市。加快建設和改造王堡辣椒批發市場、生豬交易市場、蔬菜市場等大宗物資貿易專業市場和農村集貿市場。搶抓秦漢新城建設大好機遇,加大漢武帝茂陵綜合開發力度,輻射帶動唐楊貴妃墓、黃山宮等景區建設,加快建設沿渭清水蓮菜生態觀光項目,力爭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億元。大力支持和鼓勵全民創業,引導扶持廣大群眾能工則工、宜商則商。合理引導消費行為,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模式。

5、城鄉建設和管理。立足西咸國際化大都市次區域中心城市的定位,積極完善各項城市詳細規劃的修編工作。全力抓好總投資4.8億元的槐里西路、北環路拓寬改造、化工大道等城市建設重點工程。積極配合推進咸興大道北半幅建設,確保年底全線建成通車。穩步推進東堡子、藥市村等城中村改造項目。繼續推進城市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年內完成槐里西路、紅旗路亮化工程。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年內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7.52萬平方米,改造棚戶區1.3萬平方米。積極實施城北生態休閑景觀林帶三期工程,加快塬坡高干渠兩側和沿渭生態景觀林帶建設。規劃開通城市公交線路。完成20個城市公廁建設任務。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人性化和科學化水平。全力加快省級衛生城市、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創建步伐,確保年內三城順利通過驗收。著力抓好西吳省級重點示范鎮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全力打造城市副中心。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抓好等鎮辦鎮區基礎設施建設。

構建幸福和諧社會

6、民主法制。精心組織實施好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協換屆工作,確保換屆選舉工作依法依章、嚴密有序、風清氣正。全力支持人大、政協發揮其依法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依照法律和章程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大力實施“凝聚力”工程,鞏固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穩妥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全面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扎實推進依法治市,繼續做好“六五”普法宣傳工作。突出抓好政法隊伍建設,規范執法行為,強化執法監督,全面推進公正廉潔執法。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

7、人文。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著力培育開放包容、前衛時尚、重信尚義、果敢堅毅的城市精神。扎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文明鎮村、文明社區、文明機關等創建活動。積極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加強和改進新聞宣傳工作,健全輿情研判和輿論引導機制。不斷深化“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實加大對演出市場、網絡市場和娛樂場所的監管力度。積極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深入挖掘傳統特色文化。啟動實施市影劇院改造工程。不斷壯大文化人才隊伍。

8、民生和各項社會事業。嚴格落實中、省、咸各項惠民政策,組織實施好各類民生工程。加大就業培訓工作力度,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健全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全面提高城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低保水平。著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教育強市建設,大力實施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啟動建設標準化幼兒園建設項目,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加強對骨干教師和名師名校長的培養,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健全完善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著力抓好市人民醫院門診綜合大樓、中醫院綜合大樓等項目建設,切實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整頓規范醫藥購銷市場。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啟動實施市射擊射箭學校、體育場改建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承辦好市第十屆運動會。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做好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工作。加大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工作力度,嚴控“兩高一低”項目,建設“兩型”社會。

9、社會穩定。嚴格落實維護穩定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不斷完善市、鎮、村(社區)三級社會管理巡查團機制。繼續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全面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做好特殊人群幫教管理工作。繼續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大走訪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繼續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不斷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城市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加大對醫藥、食品等行業的安全監管。做好校園安全管理和校車交通安全工作。加強反邪教工作,嚴密防范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10、思想建設。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教育人民,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胡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嚴格落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建立黨員領導干部理論學習考核長效機制。充分發揮黨校主陣地和“思想庫”作用,深入推進干部輪訓工作。深入開展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活動,切實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著力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營造濃厚氛圍。

11、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領導班子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深入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行科級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工作,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不斷完善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加大領導干部教育、管理和監督力度。深入推進干部輪崗交流,強化多層次、跨部門實踐鍛煉。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注重培養優秀年輕干部、女干部和黨外干部。積極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暢通各類人才進入渠道。認真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

12、基層組織建設。探索完善創先爭優活動長效機制,深入開展“三級聯創”、“升級晉檔、科學發展”等基層黨建活動。積極實施黨組織“提質擴面”工程,加大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力度。在農村基層組織中大力實施“雙建一引”、“創業富民”、“能力提升”、“先鋒堡壘”四大特色黨建工程。加強村級黨組織書記和帶頭人隊伍建設。創新基層黨組織工作機制,不斷強化領導班子綜合研判,加大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整頓力度。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逐步提高村干部工資待遇,完善農村基層干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離任生活補助制度。強化村級和社區組織活動陣地建設和管理,推進黨員服務中心站點網絡建設。

13、效能建設。認真組織開展“三查三進三解”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全面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行政問責制。精簡會議文件和事務性活動,切實改進文風會風。全面推行“一站式”辦公、跟蹤式服務。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中心、電子政務大廳建設。加大績效管理監察力度,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行業和各窗口單位行政效能建設的監督檢查。深入開展政風行風測評活動,以良好的黨風帶政風促民風。推進行政效能問責,切實加大對“庸懶散”、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查處和問責力度。

14、廉政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加強廉政教育宣傳工作,不斷深化廉政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大警示訓誡工作力度。完善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健全完善政府投資監管、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建筑市場準入等制度。深入推進公務消費和公務接待制度改革。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對“小金庫”、工程建設領域商業賄賂、個別部門吃拿卡要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嚴厲懲治各類腐敗行為。

15、目標責任制考核。繼續加快五大考核平臺建設,完善“三位一體”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健全完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共同參與的考核工作機制。注重考核結果的運用,堅持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定班子實績和干部選拔任用獎懲的重要依據。加大獎勵力度,拉大分配差距。加大對重大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的考核、督促檢查和獎懲力度。不斷完善市級領導合力抓大事、抓落實和滯后指標市級領導約談機制。健全和落實問責機制,凡因領導不力、管理不嚴、工作不到位而出現嚴重失職的,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人員責任。嚴肅考核紀律,加強對考核工作的全程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