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門油封模具結構設計綜述

時間:2022-04-17 10:50:00

導語:氣門油封模具結構設計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門油封模具結構設計綜述

1引言

氣門油封已,泛應用在發動機進排氣門上,能夠有效降低發動機的油耗,提高發動機的經濟性,減少排氣中的有害成分,改善尾氣品質。在實際生產中,氣門油封存在正品率不高,生產效率低等問題,現介紹樣品及批量生產階段經常使用的2種模具及相關結構。

2單腔模具

單腔模具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壓塞、鑲塊、上模、芯子、中模、下模6個部分組成。其中鑲塊與上模裝配成一體,芯子與下模裝配成一體,實際生產中為4開模結構,彼此間通過錐面定位。合模流程:下模一中模一放骨架上模一放膠料壓塞。骨架使用內孔與下部端面在芯子上定位,膠料放在上模的料腔中,合模后在設備壓力作用下,壓塞擠壓膠料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如圖1網格剖面所示)。開模流程:壓塞一取廢料一上模一中模一取件。壓塞打開后,首先清理料腔中的多余膠料,再開上模,此時油封仍固定在芯子上,然后開中模,將油封從芯子上推落下來。單腔模具結構相對簡單,模具制造周期短,成本低,對設備要求不高,使用普通平板硫化機即可生產,若需小批量生產,增加模數即可實現。但其整個流程對操作者熟練程度要求較高,生產過程人為因素比重大,不利于過程控制,而且生產效率低,僅在供樣或小批量生產中使用。

3多腔模具

多腔模具結構如圖2所示,主要由壓塞、料腔、上模、中模、下模、芯子、鑲塊、定位銷、導套9個部分組成。與單腔模具結構相似,其中鑲塊與上模裝配成一體,芯子與下模裝配成一體,實際生產中為4開模結構,中模與下模,上模與下模,注腔與下模之間通過定位銷定位,定位銷必須與導套配磨,保證精確定位,合模后獲得理想的型腔形狀。多腔模具合模、開模流程與單腔模具相似,但因腔數多,骨架的安置,膠料的擺放及最終取件均應使用專用L裝。模具結構相對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模具制造周期長,成本高,必須使j{j真空自動硫化機,通過設備動作實現自動開合模,抽真空等工作流程。整個流程主要由設備控制,要求操作者具備基本熟練程度,有利于過程控制,生產效率高,適用于大批量生產。

4模具結構設計

無論使用哪種模具,其關鍵部位結構是相通的,以下介紹幾個重點。

(1)型腔尺寸的確定。橡膠是有彈性的高分子體,在硫化成型后存在較大收縮,在確定模具型腔尺寸時必須加以考慮,如圖3所示,細虛線為模具型腔輪廓,粗實線為成型后零件輪廓。通常情況下,全膠件外形尺寸會比模具型腔輪廓小,當有金屬骨架時,橡膠向與之結合在一起的金屬骨架收縮,圖3中與氣門導管配合的波紋形狀橡膠即符合此種情況,而處于油封上部的腰部及唇口,其收縮受骨架及橡膠內部作用力綜合影響,則是繞油封腰根部向內旋轉收縮,模具型腔尺寸對應向相反方向確定。

(2)各種形式的L卜膠部位結構。帶有金屬骨架的氣門油封,骨架往往是半包半露,在結合的邊緣部位,橡膠既要被整齊止住,又要與骨架粘結牢同,對模具的止膠結構提出了較高要求。圖4為骨架上平面止膠結構,要達到圖4(b)零件圖所示止膠效果,必須在合模時骨架止膠點位置與模具間有一定擠壓力。為實現這一目標,預先讓骨架上翹,存有預應力,合模時與模具之間有h的過盈量,因模具擠壓,骨架變形產生擠壓力實現止膠。該結構對模具要求低,對骨架上翹形狀及高度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為保證止膠點粘結牢固,模具的對應點不允許加:]:成尖點,要求設有小圓弧兄。圖5為骨架上平面外圓周止膠結構。此結構零件要求骨架上平面覆蓋橡膠,而在骨架上平面外圓周圓弧處又必須止住橡膠。采用模具與骨架上平面外圓周圓弧過盈相切,控制相切過盈量:及模具角度。實現止膠。據經驗取12。左右,角度一定時,過盈量偏小,骨架配合圓弧變形小,橡膠會溢出,過盈量偏大骨架受擠壓變形嚴重。z據經驗取0.05mm左右,過盈量~定時,角度偏小,骨架易被卡在上模中,角度偏大骨架高度方向變形太大,甚至鼓肚壓塌。參數選擇不當,模具與骨架相切處會蹭掉骨架表面粘合劑,造成局部開膠。該止膠結構對骨架上平面外圓周圓弧及高度尺寸精度要求較高,在圓弧公差尺寸范圍內,過盈量必須滿足止膠要求。圖6為油封下部端面定位止膠結構。以骨架內孔與芯子配合實現徑向定位,骨架端面與芯子臺階面實現軸向定位。骨架內孔與芯子以小間隙或過盈配合,合模后,骨架上部受壓,其端面與芯子臺階面緊密接觸,骨架內孔及端面與模具共同作用,達到止膠的目的。其中的關鍵參數:骨架內孔與芯子配合間隙或過盈量,內孔與芯子配合高度。間隙偏大,橡膠會溢出,過盈偏大,油封下部過度喇叭口,不利于裝配;配合高度偏短,骨架定位不準,容易溢膠,配合高度偏長,骨架擺放時定位不順暢,會出現歪斜的情況,由于骨架配合部分覆蓋橡膠很薄,若配合高度過長,粘結就會出問題,造成開膠。圖6的中模卸件結構,即圖中所示“推件部位”,用中模臺階推動骨架端面卸件,骨架端面被分成定位止膠與推件2部分,在設計模具時要合理確定這2部分的比例。

(3)脫模部位結構。開模時,油封脫離模具過程中,由于型腔截面積的差異,橡膠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如圖7所示。被擠壓部分與該處總截面比值,即壓縮率(Ah/h)。壓縮率超限會造成橡膠擠壓部分破裂、脫落,廢品率高,不利生產。設計產品時,應充分考慮脫模問題,在滿足使用要求前提下,選用最經濟的壓縮率。氣門油封模具壓縮率通常不超過25%。另外,在壓縮率不改變的前提下,不同的模具結構對于脫模的影響差異也圖8為油封與氣門導管配合部分結構。通常做成波紋形,油封脫模方向向上,實際對比發現,采用相同的波紋深度和波紋數量,圖8(a1結構不利脫模,圖8(b)結構有利脫模。換言之,當壓縮率達到上限時,圖8(a)結構橡膠會擠壓破裂,圖8(b)結構橡膠破裂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圖9為彈簧槽脫模結構。脫模方向向下,遮擋彈簧部分()在脫模時存在擠壓,圖9fa1結構為水平方向加尖角小圓弧,圖9fb)結構為向上傾斜方向加尖角大圓弧,經實際使用,圖9fb1結構比左側結構脫模順暢。

除了模具結構,型腔的表面粗糙度值也非常重要,氣門油封普遍采用氟橡膠,流動性差,易腐蝕模具,本身就有粘?,F象,表面粗糙度值高時,橡膠更容易粘在型腔表面上,且越粘越重,造成廢品,批量生產的模具型腔表面必須電鍍處理。

5結束語

以上模具結構己在企業實際生產中應用,氣門油封正品率及生產效率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