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非公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 努力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時間:2022-11-30 03:33:00
導語:向非公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 努力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區私營、外商投資以及股份(合作)制企業等非公經濟組織發展迅猛,目前,總數已達339家,年產值近20億元,約占全區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與非公經濟組織發展態勢相比,這一領域黨的建設工作卻相對滯后。98年底,我區非公經濟組織共有從業人員約1.3萬人,其中黨員472名,僅有24家企業建立了黨支部;沒有黨員的企業243家,占71.7%;315家企業沒有開展黨建工作,占92.9%的非公經濟組織成為黨建工作的“空白點”,出現了黨員難找組織、入黨積極分子難培養等“真空”現象。針對我區非公經濟組織比較多,黨建工作“空白點”比例比較高,開展黨的工作難度比較大的現狀,區委高度重視,1999年初開始,以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為階段目標,開展了向非公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至今已向67家非公經濟組織選派了黨建工作員。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明確選派企業的范圍。我們規定全區各類非公經濟組織,凡員工人數在30人以上,具有一定規模(一般注冊資金在50萬元以上),暫不具備成立黨支部條件的企業必須選派黨建工作人員。對員工人數不到30人的規模較小的企業,則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具體講,只要符合下列三個條件的就予以選派:一是生產經營比較穩定;二是員工隊伍比較穩定;三是企業主有選派的愿望。1999年初,我們首先在泰山鎮開展試點,同年下半年,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開展向新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并召開現場會,進行動員部署,在全區全面推開此項工作。
2、明確黨建工作員的選派方法。黨建工作員被選派到企業后,就必須開展好黨的工作,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否則就失去了選派的意義。為了確保選派黨建工作員的質量,我們在制定黨建工作員的四條基本標準中,除了要求政治素質好以外,還特別強調黨建工作員必須由具有兩年以上黨務工作經歷、有一定基層領導工作經驗和組織協調能力、善于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和熱心這項工作的同志來擔任。此外,黨建工作員必須經過基層黨組織考核后方能上崗。我們根據企業不同類型,采取了區別對待、分類選派的方法。一是內選式,企業內部如有符合條件的黨員就任命其為該企業的黨建工作員;二是外派式,對員工人數較多、規模較大、內部又無合適人選的企業,就從外部挑選一名合適人選擔任黨建工作員,并常駐企業;三是掛鉤式,對一些員工較少、規模不大的企業,選派一名黨建工作員,負責兩個以上企業的黨建工作,但不常駐企業。目前我區已選派的54名黨建工作員中,采取外派式27人,內選式19人,掛鉤式8人。
選派黨建工作員的工作作為一個新事物,在運作過程中難免有一些企業主不理解、不支持,使選派工作暫時遇到一些阻力。對此我們主要采取三種方法努力使選派工作順利進行:一是感情溝通的方法。通過經常主動上門幫助企業解決一些生產經營上出現的困難,尤其是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其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與業主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賴的關系,從而使選派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二是抓住契機的方法。注意利用一些難得的機會做好企業主思想工作,成效十分明顯。例如,我區沿江鎮臺商獨資企業中升機械有限公司老板,起初對鎮黨委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十分反感,雖經多次工作,就是不肯接納。1999年10月,該公司發生了一起工傷事故,公司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處理好,已直接影響到生產經營,迫不得已只好向鎮有關部門求援。鎮黨委抓住這一機會,在幫助該公司解決矛盾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向公司老板提出了選派要求,老板考慮到鎮黨委的誠意和企業今后的發展,欣然同意接受黨建工作員到企業工作。三是現身說法的方法。對少數不愿選派且態度比較堅決的企業主,除了深入做好其思想工作,還組織已經被選派了黨建工作員的企業的業主向其宣傳選派的好處,促使他們理解、支持選派工作。通過努力,有近20名原先不支持選派工作的企業主轉變了態度,加入了支持者的行列。
3、明確黨建工作員的職責和待遇。我們規定黨建工作員的職責共有七項,其中重點是:發現、培養企業里要求進步的優秀職工,及時吸收他們加入黨的組織,積極創造條件幫助企業建立黨組織;充分發揮企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和員工為企業發展出主意、想辦法、解難題,激勵企業員工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此外還要協調好企業主與員工之間的矛盾,努力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對黨建工作員的工資報酬,明確規定原則上享受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待遇。解決報酬的途徑是:內選式黨建工作員的工資報酬由企業一方支付;外派式黨建工作員的工資報酬由選派的黨組織和企業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掛鉤式黨建工作員的工資報酬由選派的黨組織支付。
4、明確黨建工作員的管理辦法。針對非公經濟組織無主管的特點.本著有利于在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的原則,我們要求由企業所在地黨組織負責選派工作,黨建工作員應在選派單位黨組織領導下開展工作。為了強化對黨建工作員的規范管理,黨組織每年初與黨建工作員簽訂目標責任書,每月召開一次黨建工作員聯系會,年底對黨建工作員進行全面考核,并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年度考核結果進行嚴格獎懲,對不能勝任工作的黨建工作員及時調整。1999年底,泰山鎮黨委在考核中發現一名黨建工作員在企業內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工作中常常超越職權,鎮黨委做出決定,免去了該同志黨建工作員的職務,并重新選派了一名同志到該企業任職。為了使黨建工作員管理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我們除下發工作意見外,還出臺了黨建工作員目標管理、聯系群眾、例會交流、業務培訓和檢查考核等五項制度。平時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研,了解黨建工作員在工作中碰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新思路、新辦法。2000年8月,我們在區委黨校舉辦了全區黨建工作員理論和業務培訓班。與此同時,還在全區不同類型的非公經濟組織中樹立“黨建工作員示范點”,以點促面,推動黨建工作員的管理工作進一步深入。
我區向非公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雖然剛剛兩年時間,但已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主要體現在:
1.為企業職工靠攏黨組織架起了橋梁。由于非公經濟組織大多數沒有建立黨組織,因此企業中許多要求進步的職工常常遇到投書無門的尷尬局面。黨建工作員進入企業,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南京華僑建材實業有限公司黨建工作員章長金同志進入企業工作不到一個星期,就有6名年輕的職工通過他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南京東屋電氣公司職工徐振華,今年剛滿24歲,中專畢業后到該公司工作,入黨申請書早就寫好了,可是不知交給誰。1999年3月,黨建工作員趙如霞同志到企業后,小徐終于找到了組織,趙如霞及時將其申請書轉交給黨組織,并親自做小徐的入黨聯系人。2000年“七.一”前夕,黨支部正式把小徐列為入黨積極分子。截止2000年11月,在選派黨建工作員的非公經濟組織中,已有85人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其中28人已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
2.為企業建立黨組織構筑了基礎。積極創造條件建立黨的組織是黨建工作員的重要職責。黨建工作員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們一方面要做好組織關系在外地的黨員的工作,這些黨員因種種原因不愿意轉組織關系,黨建工作員就經常找他們談心,做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他們將組織關系轉進來。僅1999年一年就轉進了12名黨員的組織關系,為企業建立黨組織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黨建工作員還要做好企業老板的工作,爭取在企業建立黨組織,并能在黨員組織活動、黨員活動室建設、活動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私營企業南京金大橋裝飾商城黨建工作員陳蘭英同志經過一年的努力,先后將5名黨員組織關系從外地轉進來,并說服企業老板支持組建黨支部,2000年6月,商城舉行了隆重的黨支部成立儀式,成為我區在選派黨建工作員開展工作的基礎上,成立的第一個黨支部。我區還有4家非公經濟組織不久也將成立黨支部。
3.為企業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了舞臺。兩年來,黨建工作員通過為企業黨員發揮作用不斷提供舞臺,團結了黨員,影響和帶動了廣大員工做好本職工作。黨建工作員在企業內部組織開展了“我為企業發展獻一策”活動,積極組織黨員和員工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努力幫助企業形成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帶領黨員開展了“黨員示范崗”活動,要求黨員做到苦活累活帶頭干、思想工作帶頭做、義務勞動帶頭上、企業困難帶頭理解,贏得了企業員工和老板的好評。一些大市場內的黨建工作員還組織開展了“黨員經營示范戶”掛牌活動,使黨員經營戶接黨組織和社會的雙重監督,為大市場形成健康有序的經營氛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為維護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撐腰壯膽。針對非公經濟組織尤其是私營、外資企業存在的員工在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工資福利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老板與員工之間的矛盾較多的情況,黨建工作員一方面積極做好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另一方面堅持原則,依法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及時化解員工與老板之間的矛盾,促使員工與老板和睦相處。外資企業南京佳山紡織有限公司在1999年底同外商簽訂了40萬元的供貨合同,由于供貨時間緊、任務重,需要臨時加班加點,部分員工抵觸情緒較大,認為老板只顧賺錢而不顧職工身體健康。黨建工作員朱成金同志發現后,及時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穩定了員工的情緒。同時在他的建設下,老板立即發放了員工的加班工資,科學安排加班時間,經過企業上下一齊努力,終于按期交貨。一年多來,黨建工作員調解企業與員工之間大大小小矛盾不下幾十起,沒有一次因為工作不力而造成嚴重后果,深得上級黨組織和企業的好評。
實踐證明,向非公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體現,是新形勢下加強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我區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的經驗先后被新華通訊社《內參選編》、省委辦公廳《江蘇通訊》等8家省內外黨建雜志刊登,并在全省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座談會上進行了交流。2000年9月,市委組織部在我區召開“南京市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座談會”上,向全市推廣了我區這方面工作的做法和經驗。但是,由于我區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是一種新嘗試,在實際工作中,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少數單位存在著工作不平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等,仍需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我們認為,除了繼續加大向非公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力度之外,當前應著重做好三項工作。
1.正確處理“三個關系”,進一步推進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一是要認真處理好各級黨委、政府同非公經濟組織之間的關系。明確兩者之間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黨委、政府要轉變領導經濟工作的方式,變過去的直接領導為規劃指導和協調服務,與非公經濟組織加強溝通,共同把新經濟組織的兩個文明建設抓好;二是要認真處理好黨委組織部門和黨建工作員之間的關系。明確兩者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黨建工作員是黨委組織部門委派的,肩負著做好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重要職責,應在黨委組織部門的領導下,認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能;三是要認真處理好非公經濟組織負責人與黨建工作員之間的關系。明確兩者之間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黨建工作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把握工作重點,改進工作方法,把企業歡迎、職工擁護作為工作的重要檢驗標準。
2.注意把握“三個環節”,進一步提高選派工作的實效。一是要穩妥推進,不要急于求成。向非公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既是一項緊迫的工作,又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既要態度積極,又要面對現實,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要立足于企業實際和過細的工作,不能層層壓指標,湊數字,更不能一哄而起,草率從事。二是要靈活多樣,不要生搬硬套。選派形式、選派方法、組織設置不能簡單照搬一種模式或一刀切,要因企制宜、因人制宜,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和方法。三是要注重實效,不要有名無實。選派工作要保證質量,選派一家就要成功一家,真正發揮其作用,切忌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要經得起時間和效果的檢驗。
3.妥善解決“三個矛盾”,進一步探索選派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向非公經濟組織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本身就是黨建工作新的嘗試、新的探索。在工作中,必然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新的矛盾。當前黨建工作員在工作中要妥善解決好“三個矛盾”,一是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矛盾;二是老板利益與職工權益的矛盾;三是組織意圖與老板意志的矛盾。雖然我們已在這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進一步探索的空間。因此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抓住重點、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認真研究、及時解決選派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創新,使選派黨建工作員工作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