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抓黨建 創新黨建求實效
時間:2022-02-22 03:04:00
導語:突出特色抓黨建 創新黨建求實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委作出實施“云嶺先鋒”工程,大力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決定后,我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突出特色抓黨建,創新黨建求實效,在抓好陣地建設的基礎上,重點開展了“雙建雙帶”、“黨員互助組”等活動,加強了農村基層黨的建設,促進了全州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一、加強陣地建設夯實黨建基礎
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中,德宏州著力抓好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素質,規范黨建工作制度,為實施“云嶺先鋒”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多方籌資,建設陣地
由于對基層黨組織活動陣地投入不夠,許多基層黨組織沒有一個固定的活動場所,加上宗教活動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以來,我們通過多方協調,采取縣上補助一點、鄉上投入一點、多方爭取一點的辦法,在一部分農村黨組織建蓋了活動陣地。潞西市投入30萬元為風平鎮建蓋了5個黨員活動室;盈江縣共籌資74.29萬元,建立和完善了黨員活動室140個,青年、婦女、民兵之家331個,充實學習資料1.6萬冊,村級黨組織政治、經濟、種養殖實用技術等學習資料平均儲備達100冊以上。
(二)建章立制,嚴格管理
全州共建設規范了328個黨員活動陣地,建立健全了黨員活動室的各項規章制度1000多項。一是健全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議事決策制度。確立農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明確其它的一切組織都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村級重大問題的決策必須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進行;二是健全完善黨內生活制度。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完善和改進了“”、民主生活會、黨內監督等制度,提高村級班子解決自身矛盾和問題的能力;三是進一步完善村務、政務公開制度,接受群眾監督;四是建立健全黨建目標管理責任制。各鄉鎮黨委與各村黨組織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做到了責任落實,任務明確,措施到位;五是針對村黨組織和村民小組黨支部開展組織活動難的問題,各鄉(鎮)通過調研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鄉(鎮)黨委委員、鄉直機關黨員干部分別掛鉤到各村和村民小組黨支部,指導他們開展組織活動,聽取農村基層黨員的意見建議,起到了較好的橋梁紐帶作用,并相應地制定了工作制度;六是進一步充實完善婦女、民兵、青年、治保、調解等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在加強黨員活動陣地建設上的作用,從而增強黨員活動陣地的吸引力;七是健全完善黨員喪事制度,增強黨員的榮譽感,體現黨組織的威信。
(三)狠抓培訓,提高素質
各級黨組織積極推行副科級黨員領導干部為基層講黨課制度,為農村黨員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加大對農村黨員的實用技術培訓力度,提高黨員的科技素質和致富能力。充分發揮黨員電話教育職能,建立健全黨員電化教育播、看制度,各鄉鎮設立電教工作站,村委會設立電教播放點,利用鄉鎮黨校、黨員活動室為陣地,開展黨員電化教育。全州共建電教片庫98個,確定縣市、鄉鎮、村三級黨員電教科技工程示范點70個。使基層干部和黨員通過觀看黨員電教片增強政策觀念、法制觀念,黨員的綜合素質逐步提高。按照“素質教育”工程“四個一”目標要求,不斷提高黨員和廣大群眾致富本領。全州己確定州級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基地3個,縣級基地50個,涉及水產養殖、瓜果蔬菜、水果、沼氣、種植等,對推廣實用技術,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各縣市均建立了科技示范戶。全州共建立示范戶500戶,投入基地建設及扶持示范戶的資金近100萬元。
二、抓“雙建雙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如何找準黨建與經濟建設的結合點,這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的關鍵。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把實施“云嶺先鋒”工程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經濟項目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力抓好“建公司,建基地,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建雙帶”活動。
(一)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基地,建公司。這一舉措主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大力鞏固、培育項目基地和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產業項目,促進經濟發展。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以來,我州共建黨員示范基地50個,在原有一批噸蔗示范基地的基礎上,新培育了一批產、銷、加工為一條龍的麻竹、亞麻、檸蒙等產業。潞西市以成昌實業有限公司為技術依托,以“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在風平鎮芒別村委會新光、老光村民小組發展墨西哥菊葉薯蕷高產種植。目前,在已有50戶農戶種植的基礎上,,年內計劃發展到110戶,種植面積可達200畝。潞西市農業局投入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0萬元,在芒賽村委會芒烘村民小組發展優質稻示范樣板,計劃用3—5年的時間發展到500畝。今年通過“內引外聯”,全州建公司7個,建基地201個,一批以冬季農業開發為主的試驗、示范基地,計劃推廣種植面積70多萬畝,預計總產值2.67億元,種植戶人均可增加收入430元。
(二)通過開展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帶”活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半p帶”活動是實現“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最終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農村黨員威信的有效辦法。工作中,一是對黨員實行項目、技術、資金扶持“三優先”的原則,通過建立黨員示范基地,對黨員大力扶持,使其成為致富帶頭人。盈江縣舊城鎮舊城村在開展“雙帶”活動中,抓住農民增收致富的“牛鼻子”,大力鼓勵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僅冬季農業一項,人均純收入就增加58元。通過“雙帶”,舊城村有了自己的特色產品,一批“優質稻村”、“養豬戶”、“養鴨戶”專業村民小組、農戶逐步形成;潞西市風平鎮那目村共產黨員楊富文在實踐中找出一條以養殖種豬增加收入的好路子,在鎮黨委的扶持、引導下,現已發展養殖種豬25頭,年產仔豬450頭,年純收入達4萬多元,成為該村的致富帶頭人。二是對黨員致富帶頭人進行教育培訓,增強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帶領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潞西市風平鎮黨委扶持的11戶黨員“雙帶戶”中,以那目村黨員岳咪團露的糧食加工為示范,帶動全村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加工廠5戶,每個廠年平均收入10余萬元;以黨員岳波喊孟、莫賽相為主的示范帶頭人,帶動56戶農戶發展優質稻,種植面積達108畝。梁河縣曩宋鄉瑞泉村小芒丙村民小組的黨員帶頭示范蔬菜種植,發展種養殖業,促進了全村的發展,兌現了村干部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中向群眾承諾的“自己不會富,不能當干部,只管自己富,不是好干部,帶民富,共同富,才是好干部”的諾言。
三、建立“黨員互助組”,帶動群眾共同富裕。為了改變小打小鬧的生產經營格局,解放“小富即安”的小農經濟思想,使困難黨員和農民群眾走上致富路,我州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中,結合經濟建設,探索出了“黨員互助組”的新路子。通過開展“黨員互助組”活動,進一步活躍了農村黨建工作,促進了經濟發展、農民脫貧致富。
(一)開展幫扶貧困黨員活動。對思想陳舊,發展經濟信心不足以及生活困難的黨員和群眾,一是以黨組織的名義進行思想開導,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振作精神,努力發展生產;二是要求黨員干部和有幫扶能力的黨員與貧困黨員結成對子,重點幫助貧困黨員出主意、想辦法、理清發展思路,搞好經濟發展,增加收入,做到貧困黨員不脫貧不脫鉤。隴川縣建立了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結對幫扶責任制,全縣539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與540戶貧困戶結對子,并簽訂了《結對幫扶認同書》。全縣各級領導干部進村入戶與農民交朋友,為農民找項目、籌資金、辦實事,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如掛鉤王子樹鄉的縣水利局、教育局、進修學校、農行等單位籌措資金18000元,為那邦、邦東、邦角三個村委會的21戶結對戶購買49頭種豬,推動了該鄉養殖業的發展。潞西市風平鎮農民黨員周巖保一季度就為貧困黨員和農民推銷西瓜500多噸,受到了當地農民的好評。
(二)互助幫扶,共同致富。潞西市風平鎮黨委在每個村黨支部選出4—7名思想政治素質好、致富能力強、有奉獻精神的黨員組成黨員互助小組,每個黨員互助小組負責幫扶1名困難黨員和帶動1—4名致富能力弱的入黨積極分子發展經濟,服務上門,為他們送政策、信息、技術,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經營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力爭用1—2年的時間使互助對象逐步走上致富路。目前,該鎮已建立了12個黨員互助小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芒賽村委會金烘村民小組黨員帶頭組成牛交易“經紀人”,從緬甸購進大批瘦牛,交由黨員、農戶進行催肥,再銷往省內外,每年交易額達1000多萬元,使黨員和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三)以聯動發展的方式,做大做優農村產業項目,使黨員互助活動更具發展潛力。一是以鄉(鎮)黨委、政府扶持的方式幫助發展市場前景較好的項目走規?;洜I的路子。潞西市風平村委會積極與市水產站聯系,依靠其技術,引導村民實施“百畝田養魚工程”。鎮政府積極扶持“傣家樂”旅游開發項目,以那目村“傣家樂”為示范,聯動抓好民族旅游業的發展。梁河縣河西鄉各村委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全鄉共種植草果、麻竹等2800多畝。二是以市場為導向,以黨委和政府組織實施或者招商引資的辦法,開發新型產業,并通過建立示范基地,使其逐步成為骨干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州大力推廣的麻竹、亞麻、檸蒙、滇皂莢、澳洲堅果等開發項目已成為當地的主要支柱產業。今年僅隴川縣就種植麻竹13400畝,還建起了麻竹及亞麻加工廠,集產、銷、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逐步形成,為廣大黨員和群眾提供了廣闊的發展道路。
四、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以來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進一步增強。通過“云嶺先鋒”工程的實施,廣大基層黨組織在思想、組織、制度和作風建設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強,一些軟弱渙散班子得到整頓,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更加突出,特別是在我州“7·5”、“7·20”搶險救災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沖鋒在前,無私奉獻,得到了視察災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同志的充分肯定。
(二)黨員的綜合素質有了新的提高。通過積極開展黨員素質教育和組織3萬多黨員參加各種培訓班,廣大基層黨員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業務素質、科技知識、致富本領都有了新的提高,以農村黨員段定久、趙安良等為代表的“一人致富,帶動全村富”的典型不斷涌現,形成了黨員先致富,帶領群眾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三)干部作風有了明顯轉變。通過各項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實施,進一步推動了“創先爭優”活動和其它各項工作的開展。機關干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自覺性不斷增強。在搶險救災中,各級領導干部身先士卒,勇挑重擔,舍小家、顧大家,與災區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充分體現了各級干部親民愛民的務實作風。州農機技術推廣站黨支部組織了20名干部職工深入潞西市城郊鎮廣母村為村民維修了196輛農用手扶拖拉機,并為村民舉辦了農機適用維修技術培訓,受到群眾好評。
(四)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針對德宏的特殊情況,我們把禁毒工作、防治艾滋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以促進全州的精神文明建設。一是堅持“四禁并舉”方針,深入開展禁毒戒吸工作,進一步凈化了社會環境;二是切實開展了拒絕與防治艾滋病活動,使禁毒與防治艾滋病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做到警鐘長鳴,筑牢防線,為經濟發展、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三是通過文化活動活躍農村的文化氣氛,積極帶領群眾移風易俗,建設美好家園。
(五)促進了經濟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州國民生產總值(GDP)完成20億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9.5%。1至8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7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倍;進出口總額完成1867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8%;接待國內外游客159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31%;旅游業總收入12.67億元,增長71%。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更加堅定了各族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