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交易平臺建設報告

時間:2022-10-25 10:30:03

導語:鄉鎮交易平臺建設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交易平臺建設報告

2012年以來,縣堅持把鄉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作為深化源頭治腐的重要內容深入推進,不斷規范交易機制、創新交易模式、強化監督效果,進一步提高了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質量,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全縣鄉鎮公共資源交易站共完成各類交易項目1791宗,交易金額24383.25萬元,節約資金1116.01萬元。

一、堅持“三個統一”的運行機制,打造“規范交易”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市場公開交易,交易規范運作,運作統一管理”的思路,我縣在有序推進和不斷規范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過程中,把鄉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內部管理和規范化運作作為關鍵環節來抓。

一是統一組織領導。成立了由鄉鎮長任組長的公共資源交易領導小組,負責鄉鎮公共資源交易的決策、協調和領導。同時,明確一名鄉鎮領導兼任公共資源交易站站長,并配備三名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各類交易活動的具體操作和實施,為各類交易提供統一服務。按照管理與監督分離的原則,鄉鎮紀委負責對交易活動進行全程監督,確保交易公開透明運行。二是統一進場標準。凡是鄉鎮、行政村2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房屋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公路建設工程和水利建設工程的招投標、大宗物品服務采購以及國有和村集體資產的出售、承包等相關項目的交易,全部納入鄉鎮公共資源交易站進行公開交易;凡是5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建設工程項目,全部進入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公開交易。凡是通過鄉鎮公共資源站進行交易的相關信息,必須及時、準確、規范地向社會公布,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三是統一運行制度??h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縣公共資源交易項目進場交易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強和規范全縣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的若干規定》和《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公開交易服務制度,設立辦事指南、公開服務程序、服務承諾工作制。建立統一的內部管理運行機制,制定工作人員行為準則、評標專家工作制度、項目交易登記制度等。保證了鄉鎮公共資源項目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模式,規范有序地開展交易活動,努力實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按制度辦事的良好局面。

二、堅持“兩定規則”的運行模式,打造“效率交易”

在鄉鎮公共資源交易工作運行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交易模式和交易需求的不適應,對操作程序和評標辦法提出了更高要求。2008年底,縣紀委對此進行專項調研,針對規模以下建設工程交易存在交易成本高、招標時間長、操作程序繁瑣、多頭中標以及圍標串標等問題,研究制定了以“兩級審核定價、兩次摸球定標”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簡易交易模式?!皟杉墝徍硕▋r”,是指業主單位和審計部門對工程預算價進行兩級審核后,形成工程項目最終標的造價的定價方法。業主單位對專業技術人員提交的工程預算價進行初次審核,綜合考慮建材、勞動力等市場價格因素和其他影響工程造價的條件,合理調整工程預算價后,報審計部門進行二次審核,確定招標控制價,即最終標的造價。工程竣工后,應及時呈送審計部門采取限時封閉式決算審計方式進行決算審計?!皟纱蚊蚨恕保侵竿稑巳撕蜆I主代表依次分別摸取號碼球,根據兩次摸球的號碼對應排序確定中標人的評標辦法。第一次摸球由投標人按簽到順序摸取一個號碼球作為編號,并登記;第二次摸球由業主代表依次摸取三個號碼球,編號與號碼球相同的投標人依序成為第一、二、三中標順序人。隨后公示,如無異議,第一中標順序人即為中標人。

實踐證明,“兩定規則”交易新模式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明顯優勢:一是標的造價制定更為科學。兩級審核定價方法把定價權合理地分配到利益方和監督方,形成了權利互相制約、功能互為補充的定價格局,體現了招投標各方的利益訴求,發揮了監管部門的作用。如我縣某鎮西山公路建設項目工程預算造價最初為48萬元,該鎮政府進行審核后調整為33萬元,節約資金15萬元。在某村新建村部大樓的項目建設中,該村上報的工程預算價單價為364元/平方米、總造價24萬元。審計部門經審核后調整為單價667元/平方米、總造價44萬元,及時發現和處置了一起惡意壓低工程預算價以規避招標的問題。二是招標投標程序更為合理。兩次摸球定標辦法采取公開、隨機的形式,提高了交易效率、節約了交易成本、維護了交易秩序,克服了招標投標過程中惡意低價中標、圍標串標、多頭中標等問題。如湖村鄉某村一公路硬化工程采取“兩定規則”進行公開交易,交易周期14天,比原來的35天減少21天,中標價33.97萬元比預算價40.89萬元節約近17%,交易過程產生的各項費用不到2000元,比原來減少近80%。三是整個交易過程更為透明。交易過程招投標各方和監管部門全程參與、公開透明,杜絕了“暗箱”操作和內幕交易,村務公開的透明度和民眾認可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經濟和社會綜合效益進一步凸顯。

三、堅持“三級聯動”的監督網絡,打造“健康交易”

為使鄉鎮公共資源交易更為透明、規范,我們出臺了《公共資源交易投訴管理暫行辦法》,構建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市場交易監督網絡,使交易活動更加公開、交易行為更加規范、權利運行更加透明。據統計,2012年以來,涉及交易市場監管的投訴件僅占1.2%,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

一是村級監督防苗頭。村級集體資產資源公開交易,由村紀檢員負責全程監督;民主理財小組負責監督交易項目是否公示,村級土地、房產、山林、灘涂、水面等集體資產資源是否進行了登記造冊。從源頭上遏制了集體資產資源流失的苗頭。如我縣某村干部欲私自將林場承包權協議轉讓給承包方,協議價為50萬元,后被本村紀檢員發現后,在鄉鎮公共資源交易站進行了公開交易,中標價為92萬元,實現資產增值42萬元。二是鄉級監督重實效。鄉鎮紀委抓住招投標關鍵環節,把好標前、標中和標后監督關。嚴格招投標告知、進場登記、公告和招標文件編制工作,強化事前監督;嚴格開標、評標的現場管理,強化事中監督;對中標企業進行標后督查,強化事后監督。某鎮在一移民河堤維修工程招投標過程中,該鎮紀委對交易項目進行了全程監督,對資格審查過程中資質審查不嚴問題進行了及時糾正,對標后建設中出現的漿砌護堤厚度不達標等問題責令限期整改,確保了交易過程規范有序。三是縣級監督促規范??h紀委將鄉鎮公共資源交易開展情況列入全縣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內容,對站所建設、交易程序、操作流程等內容進行考核;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項目主管部門加強對鄉鎮公共資源交易站監督檢查和指導,及時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責令限期整改,進一步延伸和拓展了反腐倡廉的工作面和覆蓋面。2010年7月,在開展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巡查時,發現部分鄉鎮公共資源交易檔案的組卷不規范、資料不完整,巡查組向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了及時反饋??h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于2010年10月份編印了《鄉鎮公共資源交易模擬案卷》,并組織鄉鎮公共資源交易工作人員開展了專題培訓,要求做到程序、信息、運作“三公開”,實現以制度規范程序,以程序保證公正,以公正促進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