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匯報

時間:2022-07-21 06:42:00

導語:食品安全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市人大各位領導蒞臨我縣檢查指導食品安全工作,這充分體現了對我縣食品安全工作的極大關心和支持,也是對我們做好今后食品安全工作的極大幫助和督促。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下面就我縣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簡要匯報如下:

##縣地處魯東南,與江蘇省的##、##兩縣相鄰,轄#個鄉鎮,###個行政村,人口##萬?,F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53家,生豬屠宰17家,經營企業725家,餐飲單位268家,集體食堂36家,學校食堂28家,農貿市場(集市)46家。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我們堅持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為主線,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精神,按照食品安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格局和“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上級決策部署,針對食品安全薄弱環節,突出重點,帶動全面,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并積極整合執法力量,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為全縣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努力。

一、加強領導,健全制度,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一直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民心工程來抓好抓實。針對當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存在法律體系不完善,部門職能交叉,容易出現政出多門,多頭執法的現象,年初,我縣專門成立了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同志任主任,四名分管副縣長、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分別任副主任,成員由農業、衛生、工商、技術監督、經貿、教育、公安等22個部門分管領導組成,并下設辦公室,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為確保食品安全工作順利開展,各單位部門都確定了專人作為聯絡員,縣食品藥品監管局還專門設立食品安全協調監察科,投入3000余元配置了辦公設施,確保了機構、人員、經費到位,為食品安全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縣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負責協調執法,綜合監管資源,整合執法力量,形成統一、協調、權威、高效的監管機制。原創:一是建立食品安全責任機制??h政府制定下發了《##縣2005年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了2005年食品放心工程的工作目標和責任分工、主要任務和措施、工作步驟和時間,并分別和各鄉鎮、各職能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全縣食品安全;二是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積極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綜合監管資源,整合執法力量,將分散的監督統一起來,將具體的監管協調起來。進一步落實部門責任制,強化部門主要領導的責任,加大市場巡查力度,積極實施市場準入制、市場預警制、定期檢查制、檢查結果公示制、索證索票制,建立健全工作目標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和量化分級管理制等相應的規章制度。同時,制定了《2005年全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大力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確保食品安全監管落到實處;三是建立信息報送機制。各職能部門每季度定期將本單位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向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通報,重大情況及時報告。縣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不定期編印工作簡報,反映工作動態,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報送、傳遞機制,從而及時了解各部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動態,基本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互動機制。同時,建立了食品安全警示制度。各職能部門在日常監督檢查中對那些不符合衛生、質量標準及假冒、偽劣食品,及時消費者消費警示,使之在市場上無立足之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采取以上有效措施,不斷提高了全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水平。

二、狠抓措施落實,大力實施食品放心工程,不斷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

今年以來,我縣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先后開展了農村食品安全情況調查、全縣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產業狀況及監管情況調查等調研活動,基本摸清了全縣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市場情況,找準了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了工作措施。針對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我們重點抓好源頭治理、生產加工環節、流通環節、餐飲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通過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斷整頓和規范了食品市場秩序,確保了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放心。

(一)、規范食品種養殖環節。一是加快和推進我縣綠色市場建設。嚴肅查處無產品登記證號、批準文號,無國家強制性認定標志或虛假標注,隨意擴大防治作物和對象范圍,隨意更改農藥毒性標志以及假冒仿冒商標等違法行為。重點檢查農資產品質量,擴大抽檢范圍,提高抽檢密度,并及時公布檢測結果。今年上半年,對國家禁止的五種高毒農藥的混配制劑進行了專項檢查,共查獲涉嫌套證農藥35起,共1632件,凈化了農資市場,從而在源頭上防止了農產品污染。二是進一步整頓和規范肉品市場秩序,實行生豬定點屠宰,全面遏制生豬私宰和注水肉、病害肉、劣質肉上市。針對四川發生的豬鏈球菌感染事件,迅速開展了肉制品市場專項檢查,為廣大群眾吃上“放心肉”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首先對全縣57家食品及相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了調查摸底工作,逐一調查登記備案,基本摸清了這些企業的基本情況,初步建立了全縣食品生產企業的數據庫,為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提供了基礎。其次,根據省衛生廳關于開展衛生監督執法1號行動的通知精神,對我縣轄區內的103家食品生產企業(含手工小作坊)進行了全面整頓,重點檢查企業衛生條件、生產經營范圍、內部衛生管理情況和索證制度執行情況等。從業人員健康查體2056人,調離職業禁忌人員23人,對以上企業生產加工用水采樣檢驗94份。檢查中對生產經營條件不符合衛生要求又拒不改正的一律吊銷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未經健康體檢和培訓的責令整改或停業整頓。提高了衛生許可準入的門檻,督促了企業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切實保證了我縣食品生產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重點抓好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在食品流通領域的整治工作中,我們制定了六項措施,即依托一個中心,實現兩個轉變,狠抓三個重點,構筑四道防線,建立五個制度,落實六查六看。

1、依托“12315”申訴、舉報中心,充分發揮“12315”的申訴舉報職能,統一調度指揮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初步形成了快速反應、高效運行的“12315”監管平臺。

2、實現了事后處理向事前監管的轉變,變“以打為主,打防結合”為“以防為主,防打結合”,確立了“突出重點,創新模式,關口前移,依法監管”的方針,狠抓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把假冒偽劣食品拒于市場之外。其次變“靜態管理”為“動態巡查”,改變過去監管工作的被動性和盲目性,初步形成了“企業自律,行政監管,社會監督”三方聯動的監管機制。

3、狠抓三個整治重點

(1)重點商品、強化對食品經營主體和食品入市交易消費環節的監管,緊緊抓住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糧食、肉類、蔬菜、水果、兒童食品、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調味品、料等重點食品,組織重點專項整治。

(2)重點區域,加強對食品市場和市場周邊地區及城鄉結合部涉嫌生產、加工、儲存假冒偽劣食品窩點的全面清查,堅決取締農村無照經營食品的流動商販,對全縣范圍內的食品批發市場和小型食品經營攤點進行摸底,對排查出來的食品不安全因素進行了重點整治。

(3)重點打擊行為,重點打擊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等行為,對經銷沒有廠名、廠址,侵犯他人商標和侵犯他人名稱、包裝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4、構筑四道防線

(1)食品準入關,對食品經營者建立索證制度,凡是進入我縣市場的食品中均要提供“三證、三書、兩照”從源頭上嚴格控制假冒偽劣食品進入我縣市場。

(2)抽樣檢查,定期對食品進行抽樣檢查,以保證對一些手續合法,但實際質量不過關的食品進行查處,不讓任何假冒偽劣食品在我縣存在。

(3)迅速處理,快速反應。對群眾舉報或檢查中發現的假冒偽劣食品,立即采取措施,該退市的退市,該查封的查封,把假冒偽劣食品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4)及時上報,通傳各地。一旦發現假冒偽劣食品在我縣出現,及時將該食品的種類、產地、貨源來路等情況及時上報,并通過網絡通傳各地,使該假劣食品不至在我縣以外地區造成危害。

5、建立五個約束制度

(1)建立銷貨臺帳制度,要求所有食品經營者必須建立進貨臺帳,一旦發現問題,能夠迅速查明問題食品的來路、進貨量、銷貨量、以及該食品的去向。

(2)建立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對一經發現手續不合法,標識不明確,和涉嫌劣質問題的食品,必須下柜或退出##市場。

(3)建立商品索證制度,要求食品經營者在進貨時必須索要進貨方的“三證、三書、兩照”,一旦出現了問題,好及時倒查。

(4)簽訂責任書制度,明確責任,出現了問題,將對責任人嚴格追究。

(5)不良行為警示制度,對發現經銷假冒偽劣食品的經營者除作出相應的處罰外,給予警告,并與評選“誠信經營戶”、“12315認可銷售單位”掛鉤,對多次以經銷假冒偽劣食品受到查處的食品經營者將通過新聞媒體曝光。

6、落實六查六看

六查六看,即查經營資格,看經營者是否證照齊全,是否非法租借營業執照,是否超范圍經營;查進貨票證,看食品經營在進貨時是否履行了檢查驗收責任,是否索取了供貨方的有關資質、發票等票證;查經銷食品是否有質量合格證,檢驗檢疫證明,是否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為國家明令淘汰、過期、變質的食品;查包裝標識,看食品標識是否虛假,看是否有產品名稱、廠名、廠址,是否標明產品的成分和含量,是否標明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限;查商標廣告,看食品商標是否有侵權和違法使用行為,食品廣告是否有虛假和誤導宣傳內容;查市場開辦者的責任,看食品市場開辦者是否履行了對經營資格審查的義務,經營場所內部質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今年以來,我縣先后組織開展了調味品市場、罐頭市場、糧油市場、速凍食品和火腿市場、飲料和酒類市場及乳制品市場專項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1080人次,車輛345臺次,檢查食品經營單位942家,查處無證經營戶37家,搗毀制假窩點2個,查處制售假劣食品案件14起,貨值2.3萬元,行政處罰3.1萬元。同時加大了對糧油、肉及肉制品、奶及奶制品、飲料、酒類、調味品、罐頭等食品的抽檢力度,共抽樣636份,合格率分別為:糧油100%、肉及肉制品65.5%、

調味品65%、酒類99.48%、飲料69.1%、乳制品22.08%、蜜餞63%。對抽查不合格的食品堅決清理出市場,從而使我縣食品市場得到了有效凈化。

(四)、餐飲業全面實行量化分級管理,確保全縣飲食安全。今年6月,我縣啟動了衛生監督執法3號行動,對全縣368家餐飲單位,64家集體食堂(學校食堂28家)進行整頓,逐一檢查登記,對餐飲業從業人員1093人進行了健康查體,體檢不合格的22人全部調離工作崗位。同時,對餐飲單位的餐具消毒情況進行了抽樣檢測,共抽取樣品1392份,合格率為65.5%,較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對抽驗不合格的單位下發了整改通知書73份,監督意見書136份,取締無證經營戶12家,罰款2萬元。在此基礎上,我們全面推行餐飲單位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目前,我縣有a級餐飲單位1家,15家b級餐飲單位已報市衛生局評審,c級餐飲單位的評審工作正在進行。

三、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技術監督水平。

我縣衛生、工商、質監、農業、經貿、畜牧、食品藥品監管、鹽務等部門現有執法人員633人,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檢驗機構2個,檢測技術人員13人,檢測設備8臺(件),執法力量和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尚不能完全滿足對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的安全監管和質量檢測任務。針對這一現狀,各部門不等不靠,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從創建“平安##”的高度,不斷統一思想認識,提高執法隊伍綜合素質,打造了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技能強的食品執法監管隊伍,充分發揮了政府的“助手和抓手”作用,為不斷提高我縣食品監管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我們積極加大技術投入,已批準建立無公害食品(農殘)檢測中心,實施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不斷完善檢驗檢測手段,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

四、加強“12315”網絡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今年5月,我縣開通了全市首家“12315”申訴舉報網站,為更好的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開辟了新途徑,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同時,以建立健全農村消費維權網絡為突破口,積極探索農村消費維權途徑,在農村大多數行政村和較大規模的市場建立“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聯絡點,配備聯絡員,完善保護農村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機制,著力解決農村消費糾紛申訴舉報難的問題。目前為止,我縣237個行政村設立了“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聯絡點,培訓240名村級聯絡員,“12315”進村工作基本完成。全縣十余家大型商場、超市、及其他流通領域的經營場所也全部張貼或安裝了“12315”提示語、提示牌,使廣大消費者更加明確了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途徑,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網絡延伸到群眾身邊。

在建立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方面,我縣大力推進食品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食品企業生產經營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強化了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和信用意識。充分利用綜合評價的有效手段,不斷推進食品放心工程的深入實施,實現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制訂并落實《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制度》,建立和規范各部門信息程序,落實責任制,保證信息的準確性、規范性和統一性;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報送制度、預警機制,提高了綜合監督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原創:今年以來我縣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得到進一步好轉,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時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預防,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和檢驗檢測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基本保障了全縣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在充分肯定我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看到存在的安全隱患還很多,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大幅度增加,但執法部門執法力量不足,監管力量相對薄弱;食品生產、經營業主的食品專業知識和食品安全意識有待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需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未能完全理順,監管機制不夠健全,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多個部門,沒有形成工作合力和良好的食品安全監管社會氛圍等。

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認真總結工作經驗,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高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嚴格依法行政,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大膽創新,開拓進取,促使我縣實施食品放心工程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結合我縣實際,突出抓好食品源頭污染治理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環節的監督管理,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積極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各種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斷加大輿論宣傳工作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監管社會氛圍。

總之,我縣食品安全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廣大同志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離上級領導的要求,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還有較大差距。我們要以這次檢查為契機,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觀,確保措施再完善、力度再加大、工作再上新臺階,為保障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創建“平安##”,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