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業功能區發展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14 10:00:00
導語:鄉鎮工業功能區發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工業功能區成立于年1月,規劃面積1200畝,是縣起步較早的工業功能區之一。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部門和各兄弟鄉鎮的大力支持下,平整土地360畝,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初步顯現,已經成為推動我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勁動力。年啟動功能區建設至今,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已總投入1800余萬元,先后完成了園區振興大道、農產品加工區塊及其延伸段等主干道建設,初步形成了以俊越工貿公司為中心的“兩縱一橫一環”的交通格局。基本完善了供水、供電、通信、排污等基礎配套設施。共引進企業12家,已投產4家,正在建設8家。入區企業計劃投資總額為1億元,現已投入0.6億元。我鎮工業功能區內產業結構豐富,初步形成了以農特產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紡織、綠色環保工藝品等為主的產業格局。但是,在目前的嚴峻形勢下,我鎮工業功能區也和我縣其它工業功能區一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和困難。下面,我就我鎮工業功能區存在的問題、今后打算及有關建議三個方面向各位領導作一簡要匯報。
一、存在問題
(一)資金運轉較為困難。我鎮工業功能區原來的開發思路是“一年打基礎、兩年見形象、三年出成果,最終達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但是我鎮在一期的開發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比較大,至今已累計投入達1800余萬元左右,導致工業功能區收支不能平衡,資金運轉十分困難,步履維艱。
(二)個別企業投資不足。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個別企業自身資金積累不足,再加上信貸緊縮,資金投入無法到位;也有個別企業由于經濟危機后市場供需發生變化,產品前景不樂觀,存在觀望心理,導致投入緩慢,存在一定程度的隱性圈地現象。
(三)無地可用,供需矛盾突出。工業用地指標少影響本鎮經濟工作的持續發展,如今的工業用地,一是難以滿足目前12家在園企業的規模擴大理想;二是還有很多企業、在談工業項目,無地可供;三是外出招商引資底氣不足,沒有資源優勢、沒有特色品牌。所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工業功能區的進一步擴張。
(四)交通滯后嚴重影響本鎮工業功能區的進一步推進。目前,來投資的老板和企業很多,在實地考察和誠實交往后,大多是舉棋不定;已入園企業和在談項目中,加快改善交通條件是各業主呼聲最強的愿望。
二、下一步打算
(一)深入挖潛,破解制約求發展。針對當前土地不斷趨緊的嚴峻形勢,及時做好適應性調整,千方百計破解土地要素制約。堅持節地、管地、造地三管齊下,切實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大力倡導節約用地,使土地開發從原來的“用了算”轉變為“算了用”.集中做好規劃設計,充分利用我鎮山多的優勢,采取向山坡要地措施,變廢棄石宕、礦場和山坡地為可用土地,并積極向上爭取土地指標,工業功能區二期爭取在8月份前完成規劃設計,9月份前啟動建設,努力拓展用地空間。
(二)落實責任,加大投入保發展。全面落實項目責任制,狠抓項目動工率、竣工率和投產率,確保在談項目早落地、在批項目早動工、在建項目早投產。抓緊做好對功能區一期剛華玩具、俊越工貿、忠英飾品、??私ú牡软椖康目⒐ぢ屎屯懂a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努力達到規定的投資強度,以投入保增長,爭取早出效益。
(三)轉換思路,創新招商促發展。進一步轉換招商思路,創新引資辦法,大力推廣“親情招商、敲門招商”的成功經驗,按照“鎮外即外”的思路,充分利用現有的產業、產品優勢,努力實現“零地招商”新突破。引導企業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家族制”傳統觀念,通過資產重組、合資、合股等方式與外地優勢企業進行合作和嫁接改造,促進企業超常規地進行發展。
(四)安商親商,融入企業快發展。抓新入園企業規模培植,對園區內新引進的企業,出臺優惠政策,全力推進“44228”工程,培植兩家以上規模企業。
三、有關建議
(一)建議縣財政對鄉鎮工業功能區企業的納稅實行專戶管理,稅收返回到鄉鎮的留存部分,框定一定的比例,設立專項資金,用于鄉鎮功能區的投入管理支出和債務償還,確保功能區收支平衡;
(二)希望縣政府在安排年土地指標時能給予照顧,盡可能地緩解我鎮工業功能區無地可用的緊張局面;
(三)盡快解決我鎮交通“瓶頸”,發展工業功能區經濟。我鎮和“千汾線”的接線工程若能早日啟動,其影響力和吸引力將是空前絕后的,會帶來無窮的經濟發展資源,會空前提高我鎮工業功能區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 上一篇:物權法和行政法的關系
- 下一篇:淺談行政法信賴保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