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辦機構編制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28 10:53:00
導語:編辦機構編制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來,機構編制工作,在市委、市縣政府和市編委的準確指導和省編辦的精心指導下,堅持以鄧小平實踐、“三個代表”主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結實堅持科學發展觀,持續認真貫實黨中心、國務院《通知》、《條例》和省委、省縣政府有關增強機構編制治理文件精神。圍繞服務全市經濟社會趕超式發展的大局,切實增強機構編制治理,改良辦法,嚴控總量,盤活存量,深化改革,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F將全年工作進行總結回憶,并提出下一年工作計劃。
一、完成的首要工作及特點
(一)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學習
采取集中學與自學、評論與領會交流等辦法,重點學習了十七大對“加速行政治理體制改革,建立服務型縣政府”作出的新部署和提出的詳細要求。經過學習評論,深入體會了加速行政治理體制改革是具體建立小康社會的客觀要要求主要行動,準確認識了行政治理體制改革的基本偏向、目的和首要任務,掌握住了機構編制工作的大方向。
(二)推進鄉鎮機構改革
依照省里的統一部署,重點抓了縣鄉、縣鎮、縣鄉的改革試點,在此基本上,總結了試點經歷。還,對全市十個縣(市、區)的改革狀況進行了調研,構成了質量較高的調研申報。7月下旬,在萬載縣召開了全市鄉鎮機構改革座談會,推行了3個縣的改革經歷,要求各縣(市、區)把鄉鎮功用定位到“執行政策、推進發展、服務群眾、促進調和”上來,以設立“便民服務中間”為平臺,改變本能機能,優化組合人員,以堅持完善機關內部治理機制和服務機制為保證,完善各項準則,具體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全體提高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程度。到當前為止,各縣(市、區)鄉鎮“便民服務中間”遍及堅持,鄉鎮本能機能獲得了改變,機構和人員獲得了合理整合,機關內部治理機制和服務機制獲得了進一步完善。
(三)完成市直事業單位改革
在穩固市直事業單位改革效果的基本上,經過查詢研討、重復尋求意見,制訂了149個市直事業單位的“三定例定”,于5月底印制下發?!叭ɡā苯缍吮灸軝C能,審定了編制,明確了指導職數和內設機構,創新了治理體制和機制,為改革后的規范治理打下了扎實的基本。
(四)嚴把機構編制審批關
1、嚴厲執行“嚴控”規則。在貫實中心、國務院《通知》、《條例》和省委、省縣政府有關文件中,持續抓住一個“嚴”字,認真做到全市機關單位有空編才干進人,一年來,市直沒有發生一例超編進人景象,縣(市、區)對進人核編把關越來越嚴,超編進人景象獲得了有用避免。對單個超編的單位,盡可能會其超編人員調度到有空編的單位。據計算,市直機關行政編制3063名,實有人數2977名,空編86名;縣(市、區)直機關行政編制5637名,實有人數7271名,超編1634名,估計今后三年每年到齡退休的約500名,到2011年可以基本消化。
2、嚴厲執行審批準則。持續堅持機構編制“一支筆”審批、按治理權限審批準則。凡觸及機構編制事,嚴厲依照“向機構編制部分專題申報、編辦專門受理審核、編委專門研討”的要求做事,保證機構編制審批規范運轉。經過把好機構審批關,凍住了行政機構審批。市直副縣級以上事業機構的設置,一概報省機構編制部分審批;縣(市、區)副科級以上事業機構的設置,一概報市機構編制部分審核,在節制總量的前提下,堅持撤一建一的準則,按權限審批。在嚴厲治理行政編制的還,事業編制也嚴厲執行了總量節制。市直和縣(市、區)為增強某項工作所需求的事業編制,都是在總量中盤活存量,調度處理。
(五)完善人員編制與工資聯動治理機制
針對全市各級機關單位存在的編制治理與財務供養人員脫節的問題,擬草了《關于增強人員編制和工資治理的施行意見》,經由重復評論、尋求意見,報市編委指導核定,已于9月11日以市委辦、市縣政府辦文件下發,文件明確了編制與組織、人事、財務部分的職責權限和聯辦準則,對人員進入、調離、請長假外出、退休、去世等變化狀況,規則了實時處理核編、上下編和增減工資手續的操作順序和做事規律,堅持了互相聯接、互相制約、按期檢查、跟蹤問效、責任追查的約束機制,從準則上根絕了“吃空餉”問題的發生。此文下達后,惹起了市直各單位指導的高度注重,相關部分積極跟進,嚴密共同,各單位對存在的問題認真清算,實時申報,梗塞了治理破綻,有用地處理了“吃空餉”問題。
(六)履行編制實名制治理
1、下發了履行編制實名制治理工作意見。為使編制實名制治理工作順利推進,擬草了《關于在全市各級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執行編制實名制治理的意見》(尋求意見稿),召開了局部市直單位分擔指導參與的尋求意見座談會,經重復評論修正,報市編委指導核定,明確了編制實名制治理的基本準則、定員辦法、操作順序和詳細要求,以市編委文件下發,為全市履行實名制治理工作制訂了規范。
2、精心部署實名制治理工作。一是落實了專項經費。市縣政府為市直單位施行編制實名制治理工作處理了經費18萬元,各縣(市、區)也辨別處理了6—30萬元的專項經費,全市共處理專項經費120多萬元。二是召開了專門大會。5中旬組織召開了全市行政事業單位編制實名制治理工作大會,具體部署了履行編制實名制治理工作,明確了工作任務、職責、時間和質量要求。
3、具體完成注銷和發證工作。全市各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從5月下旬開端,悉數進入了編制實名制治理工作的詳細操作階段,我辦人員辨別到市直各單位指導把關,對操作進程中發現的問題,經重復研討,再次下發了《市編辦<關于在全市各級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執行編制實名制治理的意見>的增補闡明》,使詳細施行工作得以順利推進。據計算,市直行政單位工作人員3356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8454名,已悉數注銷發證,歸入了編制實名制治理。縣(市、區)履行進度略慢于市直單位,但到2012年元月底前基本能完成。。
4、大力履行機構編制信息治理。在做好編制實名制治理注銷發證的基本上,依照中編辦編制實名制治理系統軟件要求,我辦把機構編制治理信息化當做一項主要的基本工作來抓,從八月份開端熟習軟件操作、開會發動部署、培訓工作主干、搜集整治數據、施行數據錄入、把握數據運用,當前,各單位數據錄入已基本完成,到2012年2月底前可具體完成此項工作。隨著編制實名制治理軟件的履行,可逐漸完成機構編制日常治理的信息化,到達提高治理效率和程度目標。
(七)增強機構編制監督檢查
1、大力整治“兩超”問題。本年4月7日至11日,會同市委組織部、市監察局、市人事局分3個組,對2007年5月25日全省機構編制工作大會今后,各縣(市、區)機關超編進人、超職數裝備指導干部的狀況,在上一年底檢查的基本長進行了跟蹤檢查,檢查中發現,雖然各縣(市、區)在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增強機構編制治理的文件精神方面比以前注重,但縣(市、區)對本級機關存在超編進人、超職數裝備指導干部和逆向進人的問題,沒有惹起足夠的注重,該糾的問題沒有實時改正,新的問題還在發生。檢查完畢后,實時匯總了檢查狀況,提出了限日整改的意見建議,市委、市縣政府、市編委指導聽取匯報后,都高度注重,專門召開編委會、市委常委會進行研討,構成了嚴令限日整改的意見,市委辦、市縣政府辦立刻下發了《關于嚴厲限日改正“兩超”問題的通知》(辦發電[]77號),嚴令各縣(市、區)對本級機關單位2007年5月25日今后呈現的兩超問題必需在本年9月底以前改正,拒不改正的,將追查有關指導的責任。到當前為止,絕大多數縣(市、區)已整改改正到位。2012年3月還將組織“四家”持續跟蹤問效,一抓究竟。
2、認真檢查節制鄉鎮機構編制和實有人員狀況。依照省編辦下發《關于對節制鄉鎮機構編制和實有人員狀況開展自查和回頭看檢查的通知》(編辦發[]5號)要求,于4月上中旬,對各縣(市、區)節制鄉鎮機構編制和實有人員狀況進行了實地檢查,并實時向省編辦申報了自查狀況。從檢查狀況看,各縣(市、區)對鄉鎮行政、事業編制治理狀況優越,鄉鎮黨政機關、事業站所均有空編,沒有發現違規問題。
3、認真抓好信訪督辦。為使機構編制治理監督社會化,逐漸完善監督告發準則,我市對“12310”機構編制投訴告發德律風,完善了告發受理、查辦、反應工作順序,做到了熱情招待,認真受理,對反映的問題實時查詢處理,不克不及處理的問題,實時講清緣由。截止到當前,本年我辦共受理各類信訪共8件,個中來信3件、來電5件,均予以調查決和答復。
(八)做功德業單位年檢工作
事業單位年檢工作認真貫實《事業單位注銷治理暫行條例》及其《施行細則》要求,采取“集中預定、上門服務、現場辦公”等方法,嚴厲把好各類資料審核關,對資料不全或不規范的進行現場指導,有力地保證了工作質量和效率。全市已于4月底具體完成了2007年齡業單位年檢任務。還抓好“三基一化”基本建立,搞好網上注銷,抓好監督治理,優質高效服務。
(九)做好其他工作
1、搞好調研工作。一是搞好了鄉鎮機構改革調研工作。為有用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市指導十分注重,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定明同志屢次率領我辦干部深化試點鄉鎮查詢指導,我辦指導及工作人員先后八次到三個試點縣深化查詢研討,重點圍繞如何改變鄉鎮縣政府本能機能,建立服務型縣政府進行調研,并總結三個縣的試點經歷,構成了《改變鄉鎮縣政府本能機能堅持和完善服務型縣政府體制和機制》的查詢申報,在市縣政府《參閱件》及網站《發展論壇》上全文刊登,有用地指導了各縣(市、區)鄉鎮機構改革的深化。二是搞好了事業單位改革調研工作。在調研中,總結回憶三年來事業單位改革的成功經歷和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深化對事業單位改革的認識,圍繞如何施行分類改革、增添生機、堅持機制提出了較為系統的見地,構成了《模仿分類多措并舉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市市直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踐與考慮》的調研文章,為推進各縣(市、區)事業單位改革供應了較好的經歷和思緒。
2、盤活行政事業編制資源。針對市直本能機能增強單位編制不足,人員偏緊,而本能機能削減單位人員編制相對充裕的狀況,依照“節制總量、盤活存量”的要求,經過具體的查詢摸底和橫向調查兄弟設區市編制裝備狀況,在重復尋求意見的基本上,提出了市直局部單位編制調整意見,經市編委研討贊同,跨行業、跨部分合理地調度了行政編制14名、事業編制5名,共觸及市直16個單位。靖安縣對少量鄉鎮站所事業編制進行了橫向調整。經過編制調度,盤活了局部編制資源,有力地促進了局部當地和單位本能機能效果的更好發揚。
3、做好行政審批準則改革工作。在穩固第一批市直單位“兩集中、兩到位”行政審批準則改革效果的基本上,于本年元月完成了第二批市直單位行政審批準則改革。為使改革落到實處,于本年5月和10月先后兩次深化市直有關單位檢查,從檢查狀況看,市直43個部分執行“兩集中、兩到位”狀況優越。為把市直單位“兩集中、兩到位”改革的成功經歷擴展到十個縣(市、區),5月協助市縣政府擬草下發了《關于在縣(市、區)開展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工作施行意見的通知》,并催促各縣(市、區)抓好落實,到當前為止,各縣(市、區)的此項改革已具體到位。
4、做好援助災區工作。一是積極援助抗寒救災。2月初,我辦指導心系掛點村災情、心系群眾,特地趕到萬載縣白水鄉永新村進行抗寒救災慰勞,實地觀察災情,與村干部共商抗寒救災,恢復活產的對策,奉上慰勞金2000元。二是積極援助抗震救災。在四川省縣發生8.0級大地動后,屢次召開主任辦公會,研討援助災區事,發動本辦機關和機構編制系統干部職工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援助”的精神,援助災區人民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全市機構編制系總共捐助人民幣3.5萬余元,
(十)增強本身建立
1、搞好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依照市委的統一部署,從5月初起,認真開展了“解放思想求打破,科學發展促趕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經過學習發動、尋求意見、建言獻策、自查自糾、集中整改等活動,使此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獲得了分明的成效。共搜集意見、建議共40條,主任辦公會分析整治成六個方面的首要問題進行重點整改。經過整改,堅持了《辦件準則》、完善了“人員編制和工資治理方法”、啟動了機構編制治理軟件履行工作、增強了機關人員的營業培訓等。
2、搞好黨風廉政建立。依照《市黨風廉政建立責任書》,一年來,認真抓住了增強學習、完善準則、加大監督等各個環節,使黨風廉政建立工作貫串于機構編制工作的各個方面及每個環節,有力地促進了機關工作人員的清廉從政。依照中共中心《施行大綱》及《-2012年工作規劃》要求,于7月份,制訂了《市編辦堅持健全懲辦和預防腐敗系統-年工作規劃》和《市編辦年堅持懲辦和預防腐敗系統工作目的與任務》,進一步加強了黨風廉政建立工作的方案性和針對性。
3、增強求真務實作風建立。依照市委的要求,從9月中旬到10月底,集中開展了求真務實作風建立活動。經過學習發動、深化查找問題、集中時間整改,使活動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基本上更加深化了一步,重點查擺了干軍隊伍責任心不強、做事才能弱,指導班子對干部傳、幫、帶不夠,工作落實上捉襟見肘等問題。經過整改,完善了機關學習準則、工作落實準則、對干部的傳幫帶方法和干部才能提高審核方法。
4、執行目的治理責任制。為進一步增強機構編制工作的治理,本年對全市機構編制系統具體執行了目的治理責任制,依照“工作項目、工作質量、責任人、完成時限”的要求,科學分化和量化年度工作目的,把工作任務落實到詳細單位,責任分化到詳細人。對縣(市、區)編辦下發了目的治理審核方法,使工作目的量化到位,審核辦法更加科學;與本辦各科(局)簽訂了目的治理責任書,采取分擔指導與分擔科(局)長、首要指導與分擔指導簽訂的方法,構成了目的明確、責任到人、科學審核、量化計分、獎優罰劣的目的責任審核機制。
5、做好縣政府信息網上公開工作。依照市縣政府辦“突出重點、掌握關鍵”、“公開為準則、不分隔為破例”的信息公開要求,具體整治機構編制信息,認真審核,嚴厲把關,高質量地完成了縣政府信息網上填報和信息公開工作,為公創辦事、優質服務打下了優越的基本。
6、抓好宣傳報道工作。嚴密圍繞機構編制工作,認真辦妥《機構編制信息》,本年已編纂信息7期,比上一年多編纂4期。全市編制系統工作人員積極涌躍向各級新聞媒體投稿,本年已投稿150余篇,特殊是在中心機構網上稿完成了零的打破,共上稿14篇。
二、存在的不足
1、指導班子對集體研討決定的事項還存在分工負責抓落實不夠的問題。
2、機關工作人員還存在營業才能較弱、辦件質量不夠高的問題。少量機關工作人員工作不足層次性,有時丟三落四,做事效率不高。
3、少量縣(市、區)編辦在履行編制實名制治理工作中,存在畏難心情,工作遷延被動。
三、2012年工作計劃
(一)做好貫實市委辦、市縣政府辦《關于增強人員編制和工資治理的施行意見》的工作。重點抓好編制部分與組織、人事、財務部分對人員變化的結合處理,嚴厲落實“人員變化通知單”的開具和轉遞準則,認真搞好編制與財務部分的人員編制和工資狀況年度會審,扎實抓好催促檢查,跟蹤問效,保證對吃“空餉”人員的徹底清算,保證今后不再發生新的吃“空餉”問題。
(二)做好行政治理體制改革、機構改革工作。依照省里機構改革統一部署,結合我市實踐,在4月份啟動,在9月底以前完成市本級機構改革工作。還,指導各縣(市、區)搞好機構改革,保證歲尾前具體完成。
(三)持續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要在遍及堅持“便民服務中間”,完善治理機制的基本上,探究如何進一步改變鄉鎮本能機能,堅持更加科學合理的治理和服務機制,探究鄉鎮機構人員進一步伐整組合以順應堅持服務型縣政府的需求的思緒和辦法。
(四)持續抓功德業單位改革。一是依照上級部署,做好文明體制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二是指導縣(市、區)搞功德業單位改革。
(五)持續完善編制實名制治理工作。在具體履行實名制治理工作的基本上,抓好實名制年檢工作。在實名制治理軟件數據錄入和初步運用的基本上,抓好軟件的具體開發應用。
(六)持續抓好“兩超”問題的檢查和跟蹤問效。依照市委辦、市縣政府辦《關于嚴厲限日改正“兩超”問題的通知》(辦發電[]77號)的要求,對各縣(市、區)能否發生新的“兩超”問題要在上半年進行一次檢查,下半年持續跟蹤問效,保證機構編制治理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七)抓功德業單位注銷治理。一是抓功德業單位年檢工作,進一步提高網上年檢的質量和效率。二是抓功德業單位注銷后的跟蹤治理,進一步提高注銷治理的律例性和嚴厲性,提高事業單位法人的履責認識和依法治理程度。
(八)大力支持市經濟開發區和袁州區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要認真依照市委、市縣政府的要求,對市經濟開發區和袁州區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賜與全力支持,做到在機構編制工作中,對“兩區”報來的事項盡快處理,在不違背政策規則的前提下變通處理。在市經濟開發區的人事安排上,嚴厲按“不插手、不干預”的禁令做事,并協助其抵抗不正之風。
(九)持續抓好編制部分本身建立。一是認真依照中心、省、市的要求,深化開展科學發展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抓好機關干部的學習,提高政治和營業本質,改良工作作風,加強為經濟和社會事業服務的身手。二是增強黨風廉政建立,認真制訂和落實“2012年堅持懲辦和預防腐敗系統工作目的與任務”,提高黨風廉政建立程度和實效。三是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目的治理,保證市委、市縣政府告知的任務和上級主管部分安插的工作落到實處。四是進一步健全各項工作準則,提高治理和服務程度。
- 上一篇:人大工作調研會議發言
- 下一篇:發改委垃圾管理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