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商貿經濟發展情況報告
時間:2022-06-18 09:59:00
導語:區政府商貿經濟發展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發展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踐行“兩實”作風,緊緊圍繞全區“一三六六”總體部署和“北部求突破、中部抓提升”的工作要求,著力轉方式、調結構、促增長、惠民生,全力做強做大商貿經濟隆起帶,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明顯。1-11月份,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566萬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一、突出抓“調”,高起點推進產業高端化
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重要戰略任務,狠抓產業培育和科學投入,強力推動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產業培育方面,堅持高端引領高效集聚,緊緊圍繞現代服務業這一主攻方向,全面推進“一圈一帶一板塊”建設,產業聚集效益日益顯現。
①高端商貿業,商城、廣場成功啟動運營,超市市場份額日益擴大,時代城、新基立商務大廈等樓宇成功招商啟動,新華路商圈帶動力大幅提升。
②金融保險業,以大廈、大廈、水晶名城等商務樓宇為主要載體,引進中國人壽財產保險、安邦財產保險、招商銀行等金融保險機構20余家。
③文化創意產業,引進萬達影城,廣場動漫城開工建設,電子科技城是目前全市面積最大、配套設施最全的IT專業賣場,全部運營后年營業額可達5億元,實現利稅1.35億元。
④現代商務業,大廈、水晶名城、時代城等20座商務樓宇實現招商100%。
⑤房地產業,堅持立體拓展、內涵打造,新開工高層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占總開工面積的76%,智能商務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
科學投入方面,
一是抓投資結構優化。在穩定房地產、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投資的基礎上,加大非住宅地產、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等高端業態投入,初步匡算,高端業態、非住宅地產投入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達到70%。
二是抓大項目建設。全年新談新定新干項目24個,其中,過5000萬元以上項目17個。和金名都總投資5.6億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規劃商業面積11萬平方米;財富花園總投資1.2億元、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財富國際商務大廈項目總投資1億元,金寶商務中心總投資1億元,規劃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
三是抓招商引資。圍繞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1-11月份,累計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2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0%。
二、重點促“改”,大力度推進城市現代化
以快改造、快推進、優服務為重點,全面加快城市化進程。
一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抓好四個村的城中村改造,累計投資11億元,計劃拆遷96萬平方米,完成拆遷63萬平方米,開工建設68萬平方米,建成住宅面積49萬平方米。其中,村共1270戶居民喜遷新居;住城中村改造項目國際花園已基本完成拆遷;住西改造正在穩步推進。全部改造完畢后,可騰出土地540畝,增加商業空間39萬平方米。
二是深入推進“村改居”。順利完成轄區6村“村改居”工作,妥善解決就業、社會保險、醫療救助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實現了轄區居民在身份、居住、就業、保障等方面的全面市民化;同步推進集體資產改制,12月份可全部完成。
三是著力打造清潔有序社區。街、巷等背街小巷改造進展迅速,已經投入使用;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加大拆舊改丑、衛生死角整治力度,積極推進41個拆舊改丑項目,轄區環境明顯改觀,功能品位顯著提升。
三、著力普“惠”,廣覆蓋推進服務均等化
以保穩定、惠民生為重點,全面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將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惠及轄區廣大居民。
一是深化和諧創建。廣泛開展社區品牌建設,按照“強化管理、注重長效、突出特色、一居一品”的工作思路,在廣泛調研、走居入戶的基礎上,指導四個社區、六個居委會全部建立了符合實際的服務品牌,為和諧社區創建打下良好基礎。扎實開展文明創評活動。以社區豐厚的文化底蘊為基礎,組建住南社區“舞龍表演隊”、趙疃社區“老干部書畫社”、社區“京胡演奏隊”等居民群眾組織。深入開展“和諧單位”、“和諧機關”、“和諧鄰里節”、“文明家庭”、“文明樓院”等系列精神文化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居民的文明素質,增進鄰里之情,營造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社會環境。
二是用心用力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先后組織開展了三次大規模的清理核查活動,通過強化培訓、層層落實責任、簽訂責任書等措施,轄區4729名已婚育齡婦女合法生育率達97.3%,流動人口持證率、建檔率和驗證率均達到98%以上,在全市計生工作考核驗收中,得到了市考核組充分肯定。
三是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充分發揮綜治維穩中心作用,按照“工作成網、責任到人、任務量化”的原則,將轄區劃分成若干責任網格,按照定人、定位、定崗、定責的要求實現綜治維穩工作無縫隙、全覆蓋;全面啟動“民情巡察員”工程,組建了36人專職民情巡察員隊伍,開通了24小時民情熱線,在強基固本、提升效能、速遞民情、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妥善處理遺留問題。本著“面對現實、依據政策、不留后患、保持穩定”的原則,小區居民上防,33戶回遷等歷史遺留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圍繞校園安全、城中村改造、治安重點區域整治等突出問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地毯式”排查,嚴格落實“四定兩包”工作責任制,確保苗頭性隱患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介入、第一時間化解,信訪總量比去年同期下降63.7%。
四、全面強“基”,多層次推進黨建創新化
以抓黨建、強作風為重點,不斷增強科學發展新動力。
一是狠抓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規范月”活動成果,突出“建組織、選能人、強教育、抓規范、嚴管理”五個重點,對社區居委會“兩委”班子進行教育整頓,有效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二是探索黨內基層民主有效實現形式。全面推行“戶代表票決制”,項目投資、入黨積極分子推薦等工作中施行戶決制;對集體資產量化改革、“城中村”改造、土地招拍掛等的重大事項,在全體黨員會、黨小組長會、有關專家聽證的基礎上,由每戶選出一名代表進行“一戶一代表”投票表決,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基層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在住社區開展了公開推選黨支部書記試點,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建模式。全面推行社區成立企業聯合支部的做法,將“兩新”組織黨員統一納入管理,擴大了黨建工作的覆蓋面。
四是創新作風建設機制。在各級干部中大力倡樹“兩實”作風,積極推進“黨員雙諾制”,健全完善以責任為核心的工作推進機制,全面加快工作節奏,加速工作推進落實,營造了加快發展的濃厚氛圍。
- 上一篇:農民工公積金制度實施意見
- 下一篇:公積金中心服務質量年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