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市大理石資源開發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7-24 02:37:00
導語:黃市大理石資源開發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黃市大理石資源的基本情況
大理石是天然建筑裝飾石材的一大門類,是由中國云南大理市點蒼山所產的具有絢麗色澤與花紋的石材而得名,它并非巖石學定義,而是商品名稱。廣義的大理石包括大理巖、石灰巖、白云巖以及碳酸鹽經不同蝕變形成的夕卡巖和大理巖等,狹義的大理石僅指大理巖。我們通常講的大理石一般為狹義上的大理石。大理石依其拋光面的基本顏色,大致可分為白、黃、綠、灰、紅、咖啡、黑色七個系列,每個系列又依其拋光面的色彩和花紋特征分為若干亞類,如漢白玉、松香黃、丹東綠等,大理石質感柔和,美觀莊重,格調高雅,花色繁多,是豪華裝飾建筑的理想材料,也是藝術雕刻的傳統材料,主要用于加工成各種形材、板材,作建筑物的墻面、地面、臺柱,或用于紀念性建筑物碑、塔、雕像等,還可以雕刻成工藝美術品和文具、燈具、器皿等實用藝術品。大理石開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碎石、邊角余料也常用于人造石、水磨石、石米、石粉的生產,用于涂料、塑料、橡膠等行業的填料。
黃市大理石被稱之為“湘白玉”,品種分為蛋青色、雪花白兩種,以蛋青色為珍品,兩種品種的儲量以蛋青色居多,占65%。黃市鎮大理石具有石質純正、細膩光澤、潤如脂、巖性穩、或荒率較高、無有害元素等特點,三度空間光澤度幾乎相等,平均為102.6,其可采塊度以二級、五級為主,或荒率在36%左右。但其抗壓強度只有4左右,不到6-7,硬度不夠,比較容易碎,品質中等偏上,僅次于漢白玉,可以代替漢白玉使用。黃市大理石主要分布在上堡、萬青、株山、涼亭等五個村4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集中在蘭家沖、大水井、猛子窩三大采區,以猛子窩、大水井的大理石較好。據1980-1981年湖南省建材工業地質隊普查,黃市大理石工業可采儲量為4.14億立方米,其中C級儲量220萬立方米。2004年,為引進杰力高科有限公司,我市聘請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七隊,對大水井、猛子窩兩大礦區再次進行了簡單勘測。據勘測,猛子窩礦區工業可采儲量為1490.2萬立方米,遠景儲量1959.2萬立方米;大水井礦區工業可采儲量為808.5萬立方米,遠景儲量為1419.9萬立方米,兩大礦區共有工業可采儲量2298.7萬立方米,遠景儲量3379.1萬立方米,總儲量5677.8萬立方米(為了全面掌握黃市大理石資源真實情況,建議作更詳細的勘測)。兩大礦區礦床均埋藏淺,開采技術良好,可露天機械化開采。
二、黃市大理石開發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開發現狀
黃市大理石開采歷史比較久遠,解放初期即有個體從事開采,但大多為土法開采,規模較小。1975年開始逐步發展,主要集中在猛子窩與大水井兩大礦區。據統計和估算,到目前止,猛子窩礦區8個采坑共產約34萬m3,年均開采量1.7萬m3,大水井礦區3個采坑共產31萬m3,年均開采量1.5萬m3。目前,黃市三大礦區共有大理石原料開采場69個,板材加工廠有15個,加工設備25套,從業人員700人左右,年產方料2萬多m3。大部分規格料、高等級料主要銷往河北、福建、浙江等10多個省,其中銷往河北曲陽方料達1萬m3,外銷價格一般在800元/m3左右。一些次料和差料主要在本地企業加工成板材,用作園林建筑材料,主要在本地銷售。年產板材1200-1300m3,銷售價格1300-1500元/m3左右。黃市大理石有過輝煌的歷史,曾被首都人民大會堂、北京故宮、人民英雄紀念碑、武漢黃鶴樓、長沙橘子洲、南岳大廟等建筑采用,2001年重建杭州雷鋒塔所用大理石全部取材于黃市鎮。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黃市大理石開發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非法開采。黃市大理石開采場較多,但大部分屬無證開采,69個開采場中只有方正石材、黃市漢白玉廠、華潔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具有合法開采權,其余企業均屬當地農民擅自在礦山無證、無序開采。
原料型開采。黃市大理石開發還屬于初級開發階段,大部分企業都把開采出來的荒料不經過任何加工,當作“石頭”直接賤賣給外地,占總量的60%以上。眾多個體加工戶只能從事簡單的板材加工,產品技術含量少、附加值低。目前,僅有華潔、方正石材、黃市漢白玉等3家企業可以加工異形板和雕刻工藝品,整個大理石行業急需引進新技術,進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檔次。
浪費式開采。黃市大理石開采是一哄而上,各取所需,各占一方,沒有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浪費相當大。在開采階段,成方率只有70%左右;在產品加工階段,由于設備落后,上等方料加工的半成品率不足70%,邊角料加工半成品率不足50%,整個過程綜合利用率不到50%,浪費非常嚴重。再加之目前未收取大理石采礦權價款,加工企業主的綜合利用意識不強,造成了大理石資源的驚人浪費,在黃市鎮隨處可見大理石鋪路、護坡的現象,通往黃市的公路有近3公里的路基幾乎全都是用大理石鋪出來的。方正石材有限公司加工剩下的邊料免費送給超牌化工有限公司作化工原料。
小規模開采。盡管黃市大理石開采加工企業較多,但由于行業準入門檻低,審批程序形同虛設,因此大部分大理石生產加工企業均屬小打小鬧,10多個人一把加工鋸,總投資不足30萬元,資金不雄厚,技術力量落后,根本無法形成規模,制約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二)制約黃市鎮大理石開發的幾個問題
交通運輸問題。黃市鎮位于我市東南方向,與永興縣交界,境內交通基礎較好,耒水縱貫南北,京廣鐵路支線新生火站距鎮政府所在地僅2公里;公路從黃市鎮出發沿河而下經泗門洲鎮可至灶市街街道辦事處,沿河上溯可至永興縣大塘口,另有6公里長的公路通往小水鎮,與107國道相連,7公里長的公路通往公坪鎮,與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相交。該鎮開采、生產大理石產品的銷售主要是通過公路運到火車站,再發往全國各地。但由于黃市鎮鎮內公路路面損壞非常嚴重,且年久失修,車輛通行極為不便,從黃市至城區至少需要兩個小時方能到達,雨季更耗時,由此造成運輸成本較高,運輸效率偏低,嚴重制約大理石產品的流通。由于公路、鐵路運輸費用的增高,再加上各地競相加大大理石的開發力度,已經造成了浙江客戶的流失,交通運輸問題急待解決。
電力電價問題。由于黃市鎮農網改造沒有完成,目前該鎮的用電比較緊張,用電價格較高,特別是大理石開發、加工企業的用電沒有享受工業用電價格優惠,每度高達0.826元/度,遠高于城區工業用電價格,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力。
無序競爭問題。由于大多數黃市大理石生產加工廠家生產規模較少,流動資金嚴重不足,有的企業為了生存,不顧商業道德,不惜泄漏商業秘密,競相壓低銷售價格,無序競爭非常嚴重。如前幾年杭州重修雷鋒塔到我市采購大理石,采購方與我市方正石材有限公司達成2980元/m3銷售價格,在采購方到生產地考察期間,一些小的大理石企業為了急于出售庫存的大理石,竟然開出1200元/m3報價,使得方正石材公司損失慘重。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市大理石的主要銷售地河北曲陽縣成立了統一的采購公司,統一價格到我市采購,而我市的大理石開采企業,各自為戰,相互壓價,惡性競爭,造成整個行業的利潤直線下降,嚴重影響我市的大理石做大做強。
安全開采問題。許多開采場為了爭奪資源,完全忽視安全生產,潛伏著許多安全隱患。如上堡村采石場,整個山體全部裸露在外,從山腳下到山頂有不下20個采石場集中在狹小的開采區域,且沒有采取任何安全保護措施,上下同采、交錯開采現象十分嚴重,安全隱患非常突出,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三、合理開發利用黃市大理石的思考與建議
(一)明確大理石開發思路,制定大理石產業發展戰略。大理石是上天賜于我市的一塊瑰寶,如何開發利用好大理石,將直接關系到市域經濟發展。盡管前段我市大理石開發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其非法開采、小規模開采、低附加值開采、浪費式開采已經嚴重制約了大理石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因此,要做大做強大理石支柱產業,首先是要明確大理石開發思路,制定大理石產業發展戰略。要圍繞實施生態經濟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依法辦礦、科技興礦、開放辦礦”,在推進礦山科學開采、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引進龍頭加工企業上狠下功夫,延伸大理石產業鏈,把產品由過去的板材、雕塑延伸到碳酸鈣、活性鈣和環保餐具領域,促進石材產業系統化、石材產品系列化,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一流的大理石板材加工基地、碳酸鈣生產基地、石雕刻制品基地,實現大理石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在具體操作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分類妥善處理好開發大理石的各類利益矛盾,分三步走。第一步整治。整治是合理開發大理石的當務之急,也是合理開發大理石一項基礎性工作。要做大做強大理石產業,首先必須從整治開始。要認真吸取引進杰力高科失敗的教訓,堅持“先打掃房子,再請客”的原則,先整治、再整合、招商。在整治原則上,要堅持對資源合理化、規范化、科學化開發,對生態實施優質化、良性化、綜合化保護,堅持在保護資源、保護生態中開發資源,在開發資源中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凡是非法礦一律予以取締,并盡可能保護好生態;在整治方案制訂上,要堅持堵疏結合、分類處理的原則,方案要一細再細,充分考慮方方面面的情況和利益,并把整治與的整合緊密結合起來,以達到化解矛盾、各個擊破的目的;在整治宣傳上,要加強《礦產資源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黃市鎮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必須依法開采、安全開采;在整治效果上,要堅持用鐵的手腕、鐵的手段、鐵的紀律、鐵石心腸抓好整治,力爭通過整治,徹底改變現有的無序開采狀況,開采點最好控制在3-4個以內,即在猛子窩設1-2個點,在大水井設1-2個點,即在如考慮到當地群眾利益,可在蘭家沖設1-2個點,但最多也不得超過6個開采點,且必須合股依法辦礦,做到不留后患,為今后的整合、招商掃清障礙。第二步整合。即在成功整治的基礎上,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發揮其最大的效益。整合是我市合理開發大理石的近期目標,也是做大做強大理石產業的關鍵性一步。要積極引導被取締的非法開采場主和非法生產企業業主以技術、資金、土地、設備等多種形式,或入股、或合資、或合作參與大理石開發。要切實加大協調力度,推進礦權合理流轉,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優化資源配置,扶優、扶強,培植一批骨干龍頭企業,重點扶持方正石材、華潔石材、黃市漢白玉等有證企業發展壯大,并鼓勵企業“生產上技術、產品上質量、品種上檔次、管理上水平”,通過幾年的努力,培育一批年產值過1000萬元,稅收過100萬元的骨干企業。第三步招商。把大理石產業培育成全市的又一支柱產業,僅靠市內現有企業根本無法實現,唯一出路是招商引資,引進外商對大理石進行系列開發、系統開發。要堅持“開放開采”,大膽招商引資,采取合資、合作、礦權轉讓、租賃等方式,引進一批國內外的大公司、大集團參與開發石材資源,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方式、營銷理念,提高整個石材行業的整體素質。重點要引進一批板材加工、雕刻制品加工龍頭企業,以此推動和促進我市大理石產業的迅速壯大,并在適當時機引進一批碳酸鈣生產龍頭加工企業,以延伸大理石產業鏈,充實大理石產業內涵。同時,要積極借鑒外地大理石招商引資的成功經驗和成功做法,加強與雕刻之鄉曲陽等縣市合作,加強與科研院校聯姻,加強技術人才的培訓和引進,走科技開發的路子。
(二)創新開發理念,創辦大理石加工聚集區。要利用園區經濟的理念和運作方法來改造、提升石材工業發展。根據黃市大理石產業發展的需要,大理石加工集聚區可選在公平、小水、東江工業區,從地理條件來說,小水最好,公平次之,從園區條件來說,東江工業區最好。加工集聚區要充分考慮黃市鎮、加工所在地和招商引資單位的三方利益,建立健全稅費利益分成激勵機制,并對加工集聚區制定優惠政策,在用地、用水、用電上給予優惠,積極引導大理石加工企業向園區集聚,形成規模效應。大理石加工集聚區產業要以板材、碳酸鈣生產、石雕刻制品加工為龍頭,板材加工要在薄、大、異型開發上做文章,擴大薄、大、異型材生產規模,使其成為板材主導產品;石雕要在藝術品、實用品上下功夫,并向品牌化、藝術化方向提升;碳酸鈣要積極扶持開發微細、超細、超微細、母料、活化產品,并向功能化、環保型、應用型方向提升,提高大理石產業的科技含量。
(三)成立大理石開發行業協會,避免惡性競爭。目前,黃市鎮大理石開發沒有成立行業協會,缺乏能代表自身利益的聲音,各自為戰,惡性競爭,在大理石交易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銷售價格完全被買方控制,造成黃市大理石銷售價格嚴重偏低。因此,黃市鎮大理石礦主強烈要求建立大理石行業管理協會。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礦主,都要求盡快建立大理石開發行業管理協會,以避免更加嚴重的惡性競爭。行業協會作為代表和維護本行業生產經營者權益的利益集團,則能及時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反映本行業和企業的要求、建議與意見,積極爭取政府的政策扶持。同時可以為大理石礦主提供產品加工與銷售、市場信息、技術交流與培訓、生產指導等服務,緩解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還可以代表本協會會員處理大理石交易中的各種糾紛,使企業和開發礦主在自律、互助的基礎上形成更大范圍的聯合行動,統一開發,統一銷售價格,從而有效克服小規模生產和分散經營的局限性,提高大理石開發的專業化程度和集約化水平,增強大理石的綜合競爭能力,防止和杜絕大理石無序開采、惡性競爭現象的發生。成立大理石行業協會后,可使我市的大理石方料銷售價格由現在的1200-1500元/立方米,提升到3000-5000元/立方米。因此,建議按照堅持指導而不干預、協調而不強制、監督而不放任、服務而不爭利的原則,引導黃市鎮大理石礦主自發成立行業協會,建立健全大理石行業協會章程和規章制度,加強指導,規范和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和強化市場秩序,使其能真正成為一個自律、自治和自助的組織,為我市規范開發大理石資源發揮積極作用。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大理石開發保障機制。一是要盡快拉通泗黃線公路,為大理石運輸創造良好的條件。目前,黃市大理石80%的方料是火車運輸,只有不足20%是汽車運輸;即使是火車運輸,也有相當長一段路是公路運輸,且現在火車運輸的成本已比較高,加之中轉困難、手續麻煩、靈活性差,以火車運輸為主、汽車運輸為輔并經多次中轉的運輸方式,比單一的汽車運輸方式實際成本還要高30%以上。因此,大理石礦主和運輸業主希望盡快修通泗黃線公路,既可作為旅游專線,也可帶動大理石開發,形成良性發展趨勢。同時,發展到一定程度,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可考慮和永興共同協商,共同出資修通黃市—永興的公路,可使黃市的大理石、高嶺土、煤炭、楠竹等資源,直接通過永興進入郴州,輸往珠三角,建立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二是要盡快理順大理石工業用電關系,明確用電價格。據市方正石材有限公司反映,其公司用電是作為商業用電,達0.826元/度,而城市工業用電不超過0.6元/度,僅此一項,其公司每年多支付電費近10萬元。因此,要盡快理順黃市供電體制,降低用電成本,按照工業用電對待大理石開采加工。
(五)盡快建立非煤礦產品稅費征管機制,堵塞稅費流失漏洞。從黃市大理石開采稅費征收情況來看,我市非煤礦產品稅費征管機制不健全,征管漏洞大,流失的稅費較多。據調查,目前黃市大理石按政策收取的稅費不足40萬元,而實際上可收取100萬元以上,大部分被流失了。同時,我市的錳、鐵、錫、高嶺土等其他非煤礦產品稅費征收均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以黃市鎮為例,黃市鎮每天外運非煤礦產品達80余車,但都幾乎沒收到稅費,流失相當大。因此,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視非煤礦產品的稅費征收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加以解決。建議委托市煤炭相關稅費征收辦統一征管,在仁義、南京、哲橋、導子、黃市等幾個重點非煤礦產品鄉鎮增設收費站,按國家有關政策統一征收標準,全面加強非煤礦產品稅費的征管。據測算,只要對非煤礦產品稅費征收到位,一年可增加市財政收入10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