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述職報告

時間:2022-10-27 05:08:00

導語: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述職報告

20*年人勞社保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狠抓政風行風建設,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促進單位和諧;認真落實人事勞動政策,創新工作舉措,促進各項工作高標準完成。一年來,整體工作全面推進,各項目標任務均超額完成,勞務輸出、社會保障、機構編制管理等成為亮點工作,受到市縣肯定。

一、20*年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實現全面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均高限完成

1、人事人才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編制管理工作實現創新提高。按照《公務員考核規定》,對全縣政府系統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920人進行了全面考核。對政府系統在公務員崗位未予登記30名人員,通過考試考核辦理了公務員錄用和登記手續。開展全縣專業技術人員創新能力培訓,共培訓人員1141人,完成中職申報111人,高職申報57人。為企業引進人才55名。同時培養和開發鄉土人才20名。創新能力培訓使全縣專業技術人員素質普遍得到提高,人才引進開發為強縣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

在做好鄉鎮實名制管理工作基礎上,對機關事業單位314名公務員核發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編制證》,20個單位核發了《機構編制管理證》。進一步完善了編制“有增有減”的動態管理機制。我縣編制管理工作受到上級肯定,中央機構編制信息(1篇)、省機構編制信息(2篇)、市機構編制信息(4篇),介紹了我縣一些好的做法。

2、就業工作扎實推進,勞務輸出實現新突破,和諧勞動關系初步建立。城鎮新增就業1680人,占市年度任務1500人的112%;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26人,占市年度任務400人的10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2%以內,低于市年度3.1%的控制目標。建成了廣州、深圳、珠海等10個勞務協作基地,勞務輸出總規模達51000人次,占縣年度任務50000人的102%,勞務經濟收入達到4.7億元。向縣內非農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14300人,占縣年度任務12000人的120%,收入0.65億元。勞務輸出和向縣內非農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均創歷史新高。

圍繞規范企業用工、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目標,依法對130家用人單位實施了主動監察,勞動年審完成114家。全年勞動監察立案90件,結案83件。查處違法用工102家,督促補簽勞動合同1880份,督促繳納社保費80萬元,為職工追討工資30萬元。另外,在全縣50家企業推行了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依據《勞動合同法》建立起企業用工制度,為構建全縣和諧勞動關系打下基礎。

3、社會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20*年社會保險擴面工作提前2個月全面完成市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998人,征繳和統籌基金452萬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927人,征收基金47萬元;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536人,征收基金1664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86人,征收基金1*2萬元;失業保險參保人數7532人,征收基金167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5769人,征收基金80萬元;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099人,征收基金2萬元。擴面征繳工作的持續開展,保障了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的落實,讓全縣人民享受保障事業發展的成果。

4、一跑三爭工作實現新突破。今年在高標準完成擴面征繳等項工作同時,加大了爭取上級資金工作力度,共爭取各項上級資金1944萬元,比去年多爭取200多萬元,有力保障全縣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增資和工資的按時足額發放。

二、深入開展政風行風建設,機關效能和政風行風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為提高執政能力,建立廉潔高效機關,狠抓班子隊伍建設,以班子帶動全局,單位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同志們遵守的,班子成員要模范帶頭遵守。一年來,班子成員持之以恒地堅持每周一召開工作例會,每周五組織全體學習,學習市、縣文件,研究部署本周工作。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班子成員深刻解剖自身存在問題,撰寫體會文章,創新工作舉措,提高工作標準。組織開展了“進一步解放思想、履職盡責、勤政為民”主題實踐活動,在班子成員和各科室之間,比深入群眾、比履職標準、比工作奉獻。奧運安保期間,班子成員和各包案組人員犧牲雙休日,深入信訪戶解決信訪矛盾。在政治業務學習中,班子成員及科股長帶頭輪流授課。按照縣委的安排,組成工作組參與了后進支部幫扶和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在拆遷工作中,班子成員深入拆遷戶,幫助解決因拆遷困難,提前完成了分包*鎮北關村的拆遷任務。

嚴格工作制度,今年對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了重新規范,制定了文印制度、檔案管理、公章使用等內部管理制度。開展機關文明用語、創建優質服務窗口活動,實施領導帶班、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服務承諾和效能建設要求,將各項規章制度印制成冊,發放到各科室。制定了科室行風建設責任與目標,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促進了干部職工工作作風的轉變、服務質量的提高和規章制度的落實。

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建立健全了監督檢查、崗位制約機制。每季召開一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分析會議,研究本單位反腐倡廉和黨風廉政工作,切實解決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在作風建設和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半年述廉活動,把局內重大事項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三、轉變觀念,創新舉措,強化管理,推動各項工作保障有力

1、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加強人事人才和編制管理工作。認真落實人事人才政策,圍繞建設邯鄲東部經濟社會發展強縣,加強公務員隊伍管理,建立起了公務員資源信息庫,加強公務員考核,細化、量化考核目標,實現公平、公正考核。進一步建立公務員激勵機制,增強事業心、責任心。穩步推行事業單位崗位聘任制度改革,做好基礎工作,完善方案制定,適時全面啟動。

結合我縣編制管理實際,縣編委制定了《加強編制管理規范工作程序暫行規定》,對機構的設置、職能規格的調整、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的增減等,都進行了詳細規定。同時,啟用了《機關事業單位調動人員編制審批表》,推行了《*縣機構編制臺帳》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編制證》、《機構編制管理證》相配套的“兩證一賬”制度,機構編制管理工作逐步實現了規范化、制度化。

2、圍繞民生抓創新,扎實推進了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開展。一年來,我局緊緊圍繞加快發展擴大就業,抓好服務引導就業,突破難點促進就業,著力構建穩定就業、充分就業、統籌城鄉就業的新格局。建立了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機制。堅持把“開放興縣、工業立縣.民營強縣、商貿活縣”四大戰略與統籌全縣就業有機結合起來。一是優先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并給予融資、用地等政策上的傾斜。二是積極扶持老企業改建、擴建或技術改造。三是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鼓勵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四是實施“引鳳還巢”工程,積極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領辦企業,發展中小項目,吸納城鎮就業。一年來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680人。

3、加強政策引導,強化服務推動,加快勞務經濟發展。為推動全縣勞務輸出工作的快速發展,我縣調整充實了勞務輸出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縣勞務輸出工作的宏觀指導,縣政府出臺文件,將全年勞務輸出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鄉鎮,加強目標責任制管理,落實獎懲考核措施。今年一季度,我局組織勞務輸出考查組,深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考察用工情況,與當地十四家企業簽訂了勞動用工協議,擴大了勞務輸出空間。

為加強對鄉鎮勞務輸出工作站的領導,我縣制定了勞務輸出工作站工作“三項制度”,從工作紀律、工作流程、人性化服務等對員工進行了明細要求,每月定期召開勞務輸出工作會議,互通信息,推動工作開展。加強統計管理,更新充實了勞動力資源臺帳、技能培訓臺賬、勞務輸出臺賬。繼續完善推行了“證件辦理制”、“職介兩次安置制”、“職介收費上限制”,逐步實現了職介服務的標準化、規劃化、系統化。開展了凈化勞務市場、打擊黑職介、取締非法職介的專項活動,依法取締非法職介3家,營造了勞務輸出的良好環境。

今年,我縣中原騰達技術學校、冀陽職業技術學校,興華職業技術學校等陽光工程培訓基地,按照市縣要求,圍繞“陽光工程”培訓任務目標,積極加大投入,整合培訓資源,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打造精品專業,提高培訓質量,擴大培訓規模。今年全縣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100人。培訓工作的開展,有力推動了勞務輸出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的轉變,提高了勞務輸出的質量。

4、夯實社保工作基礎,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20*年企業養老保險以非公有制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從業人員為擴面重點,帶動各項社保擴面工作的展開。今年在地稅、工商、財政等有關部門的強有力配合下,把遠達車輛、恒發傳動件、舒琦羊絨、華信汽貿等一批民營企業納入到社保覆蓋范圍。同時,對欠費斷保單位逐戶制定清欠計劃,加強目標責任制管理,細化、量化社保費清繳任務,促進了欠費斷保問題的有效解決。

長期以來,我縣商業、物資、糧食、工業、二輕等系統多數企業長期欠費斷保,致使企業職工到齡而不能退休。在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的同時,依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優惠政策,解決了到齡人員退休養老問題,維護了社會穩定。

我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金融危機造成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人事制度改革任務繁重,社保擴面難,欠費斷保問題嚴重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決。為此,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為建設邯鄲東部經濟社會發展強縣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