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創新基層組織建設和三送工作匯報
時間:2022-04-26 09:09:36
導語:縣委創新基層組織建設和三送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縣委創新基層組織建設和“三送”工作,組織開展了名譽村書記“情系家鄉、共建家園”活動,我很榮幸地選聘為鄉村名譽村書記。多年來,我一直想為家鄉做點什么,但因種種原因卻終未能成。面對如此良機,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在鄉黨委、鄉政府及村委會的積極支持配合下,我深入村組農戶進行走訪調研,結合“三送工作和《若干意見》的出臺,傾心傾力投身于家鄉的危舊土坯房(含“水上漂”、“雙渡”)、教育衛生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F將半年來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村基本情況
鄉村座落于水庫庫區,全村共有戶口165戶,人口620人,分為7個村民小組。村支部共有黨員13名。距鄉政府10.5公里,與縣、交界,與本鄉村相聯接,市唯一的一家珍貴樹種培植基地——樹木園落居于村境內。村民以種養為生,剩余勞力外出務工人員近200人,村民以糧食和油茶為主產業,近幾年盛產鱖魚和石魚、銀魚。
二、工作舉措及成效
1、深入走訪,摸清民情。通過為期近一周的走訪調查,我了解到村的基本情況為:基礎設施非常薄弱,道路交通較落后,全村只有一條通村主干道被硬化,通組公路如到李坑、石壁下組目前尚無路基,連自行車都無法抵達。教育、衛生的公共基礎設施亦十分簡陋,全村尚無規范醫療診所。生產資料非常匱乏,村三面環山,以湖為畔,全村村民均為庫區移民,周圍林地為猶江林廠所有,耕地面積稀少,且大部分為冷漿田,產量甚低。群眾經濟基礎較差,村民收入以農業及漁業為主,收入較低,全村有28戶“水上漂”及100余戶農村危舊土坯房。
2、宣講政策,執行落實?!度舾梢庖姟烦雠_后,我與村干部一道,將《若干意見》出臺的背景、過程和重要意義,《若干意見》的總體要求、主要內容,以及《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展開深入的宣講與解讀。同時,積極執行落實《若干意見》的開局惠民實事,對全村28戶“水上漂”及118戶危舊土坯房改造農戶進行了調查摸底并登記造冊。并協助安排了2個集中安置點,拆除危舊土坯房36棟,在建30戶,現正與猶江林廠協調安置用地等相關事宜。
3、夯實基礎,關心疾苦。通過向省煤炭公司爭資,改擴建了村小學,并擬單位出資為學校購置部分文化用品及體育器材,改善了學校的就學環境。通過與縣衛生局聯系協調,擬在村設立一標準化村衛生室,著力解決村民就醫難問題。通過深入了解到村石壁下組及大塅組由于用電線路過遠等原因,造成電壓過低,電力負荷過重,致使村民生活及生產用電受到很大限制。經村委會研究,立即與縣供電公司取得了聯系,爭取了農村電網改造項目,力爭年底改造完工,為部分村民解決用電難問題。走訪了部分貧困村民,協助經濟困難戶爭取民政救濟、慈善救助等,切實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4、著遠長遠,扶持產業。立足村情特色,重點規劃發展高產油茶、生態養殖和生態旅游三大產業。爭取在涌洞組建立高產油茶示范基地,鼓勵群眾發展“豬--沼--油(茶)”產業模式,指導村民發展湖面生態養殖,引導村民對接湖旅游開發,發展生態旅游。
半年過去了,看著家鄉的點滴變化,心里感到一絲欣慰。但家鄉落后的面貌仍未改變,村民們與全國人民同步奔小康社會的任務還很艱巨。今后我將本著對黨的事業負責、對家鄉的事業負責的態度,發揚求真務實之風,真正沉下身、沉下心,為家鄉做實事、辦好事,不圖虛名、不走過場,務求實效。
- 上一篇:某鄉黨員培訓工作匯報
- 下一篇:鄉黨委維護群眾權益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