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編制工作如何為經濟發展服務

時間:2022-03-27 03:58:00

導語:機構編制工作如何為經濟發展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構編制工作如何為經濟發展服務

在求真務實加快**州經濟大發展的討論中,做為機構編制部門的工作人員,尤其要認真考慮機構編制工作如何為**州經濟大發展服務、怎樣服務的問題。

我們說機構編制工作要為**州經濟大發展服務,絕不是說讓州編辦直接參與**州經濟建設的具體事務,或者去辦企業上項目,進行物質財富的直接生產或積累,而是立足于本職工作,結合編辦自身的性質和特點,通過發揮部門的職能作用來為**州經濟發展提供應有服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明白編辦為經濟建設服務的主要職責,找準為經濟發展服務的位置。眾所周知,編辦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定行政事業的機構、職能和編制,工作的直接對象是黨政群機關、司法機關和事業單位。如果把機構、職能和編制統稱為組織資源,那么我們編辦就是組織資源的配置部門,我們要通過機構改革和機構編制管理,使**州行政、事業組織資源達到優化配置,建立起適應**州經濟建設需要的行政管理運行體制,讓我們的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能發揮出各自的職能優勢,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為**州經濟建設提供各種服務,促進**州經濟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為**州經濟建設服務是通過中間環節的作用來完成的。如2002年我州進行了機構改革,這次機構改革的目的就是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企、政事、政社分開,就是合理劃分事權,理順各方面的關系,就是加大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力度,就是清理和規范行政執法隊伍等,為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創造條件。而**州各級編辦按照精減統一效能原則,具體操作了對各級行政組織資源的優化配置,調整了政府組織機構,建立了較為合理的行政管理體系和區域經濟調節機制。這一切,就是為了讓**州的行政管理體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從而加快**州經濟的發展。 找準了機構編制工作為**州經濟大發展的服務位置,我認為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從兩個方面落實機構編制工作為**州經濟大發展服務。

一是監督檢查行政機關,為經濟發展創造較好的宏觀環境。我們要從監督檢查機構改革工作落實情況為切入點,鞏固2002年**州、縣、鄉三級機構改革成果:監督檢查州縣兩級是否已經真正落實了撤銷專業經濟管理部門,還有沒有變了相的“婆婆”,政府主管部門是否解除了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直屬企業的行政律屬關系,在人、財、物方面徹底脫鉤,使企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的法人實體;監督檢查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在行政上是否真正減少了對企業和市場的微觀干預職能,加強了宏觀調控職能,是否集中力量抓好了規劃、政策指導、執法監督、組織協調,是否充分發揮好了政府職能作用,為**州的企業和公眾提供了上乘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監督檢查行政部門是否真正減少了行政審批事項,轉變了工作方式。同時還要了解新界定的政府各部門職責分工,有沒有新的職責交叉,是否還存在沒有理順的相互關系,研究如何妥善解決這些問題等等,以此來完善我州目前的行政運行機制和辦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為經濟發展創造較好的宏觀環境。

二是盤活現有事業資源,優化結構布局,變靜態式管理為動態式管理,使事業發展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優化事業單位在整體社會事業體系中的結構和布局,是事業單位改革一個基本目標,打破事業單位的縱向組織方式,破除部門所有的體制圍墻,整合事業資源,形成集約優勢,才能順應**州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要從現在事業單位是根據部門需要設置轉變為根據**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綜合設置,控制增量,盤活存量,使**州的事業單位從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目前,**州編辦已經正在進行著盤活州直事業資源,控制事業機構編制總量的調整行動。另外在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上,要將傳統的靜態式管理變動態式管理。所謂動態式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的研究新情況、新問題,認真分析不同事業單位在不同歷史時期職責任務的變化情況,職責任務變了,機構編制也要及時跟著變,應該撤并的及時撤并,應該縮減的及時縮減,應該增加的及時增加。所以說我們州編辦只有發揮好對事業組織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變靜態式管理為動態式管理,才能使**州的事業發展適應不斷變化了的新形勢,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