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支部書記體會
時間:2022-09-30 05:43:00
導語:農村黨支部書記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支部書記是農村各項事業的帶頭人,其“領頭雁”的作用發揮如何,直接影響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方針、路線的貫徹落實,關系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近年來,仁化縣通過采取加大培訓、落實待遇、制定激勵機制等一系列措施,較好地解決了農村黨支部“書記難選、選了難當、當了難留”的“三難”問題。
強化機制,讓村支書不再“難選”
農村“能人”外流、農村黨員老齡化、農村后備干部后繼乏人和選拔渠道不寬,是造成農村黨支部書記“難選”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仁化縣進一步擴大民主,積極探索村黨支部委員的選舉程序,注重后備干部的培養和發展黨員工作,從而較好地解決了農村黨支部書記“難選”的問題。
一是采取“兩推一考察一公示一選舉”的方式,選好配強農村黨支部書記。仁化縣全面推行“兩推”(黨員推薦和群眾推薦),“一考察”(由鎮黨委組成考察組對候選人進行考察),“一公示”(全面公示候選人的情況),“一選舉”(召開黨員大會選舉)的村黨支部換屆選舉程序。落實好農村黨員和群眾在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的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引導黨員把帶頭致富能力強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型”黨員選為支部書記。目前全縣“雙強型”支部書記已達89名,占支部書記總數的82%。如在20**年的農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大橋鎮長壩村黨支部把懂經營、會管理的個體戶譚宜彬選為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和帶動下,下屬各村小組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沙田柚村”“蔬菜村”“篙竹村”“運輸村”“養殖村”等產業“品牌村”。
二是抓好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為選配好村支部書記配置梯級后備力量??h里把村后備干部建設納入村班子建設的重要內容,保證每個村至少保持有2至3名的后備干部。有計劃地選拔優秀大中專以上畢業生到鄉村工作,進行重點培養。近年來,仁化縣通過考試擇優從應屆畢業生中選派了120名優秀大中專生到村任職鍛煉,目前加入黨組織的有85人,90%以上進入了村班子,其中任村支部書記的有5人。如長江鎮陳歐村現任黨支部書記謝金云,原是本村出去的大學畢業生,回到農村工作后,經過黨組織幾年的嚴格培養,其組織領導能力和農村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在20**年支部換屆選舉中高票當選為支部書記??h里還有目的地引導回鄉青年、退伍軍人和長期在外務工經商的人回鄉創業,進行跟蹤培養;建立農村鄉土人才庫,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儲備后續人才。目前,縣里已建立了一支有390名優秀農村青年組成的村后備干部隊伍,由村支部指定專人進行跟蹤培養。
三是建立發展黨員目標責任制。新時期農村發展黨員是一個重大的難題,仁化縣把發展農村黨員作為黨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力實施“雙培雙帶”,要求每村每年至少要發展一名以上黨員。據統計,三年來,全縣共發展農村黨員352名,占全縣發展黨員總數的52.5%,20**年村黨支部換屆中,新當選為支委的有219人,占新一屆村支部委員的54%。為村黨支部班子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后備資源。
創造條件,讓村支書不再“難當”
農村支部書記“難當”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農村黨支部書記工作經驗欠缺,能力不強,在紛繁復雜的農村工作面前無所適從。二是部分村“兩委”關系不夠協調,造成支部書記“難當”。三是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支部書記感到窮家“難當”。針對這些問題,仁化縣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強培訓,提高綜合素質,解決村支書因能力不足而“難當”問題。為了切實提高村黨支部書記的素質,縣委下發的《全縣鄉鎮黨委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規定:縣委、鎮黨委以及縣農技部門等,都要采取多種形式對全縣村黨支部書記進行培訓。同時,縣委還特別注重加強村黨支部書記的學歷教育,目前村黨支部書記取得中專學歷的有30人,大專學歷的有8人。據統計,近三年來,仁化縣共舉辦各種農村干部培訓班165次,參加人數達7235人(次)。通過各種培訓,使廣大農村黨支部書記成為懂政策、懂法律、懂科技、懂管理的優秀帶頭人。
二是改善“兩委”關系,解決村支書在處理“兩委”關系上“難當”問題。加強村支部與村委會之間的溝通,進一步增進了村“兩委”干部的團結。抓好農村黨支部的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提高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一肩挑”和村“兩委”干部交叉任職的比例,在去年村委換屆中,全縣109名村委主任中,由支部書記兼任的有70名,占64.2%;379名村支委中,有269人交叉任職,占70.9%。
三是發展集體經濟,解決村支書在為民辦事上“難當”問題。村集體經濟薄弱是阻礙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近年來,仁化縣通過“千村扶貧”“十百千萬”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和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大對貧困村的幫扶力度,切實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縣委注重發揮村黨支部的主導作用,村的資源環境調查、經濟項目立項、處理工農關系等環節都由村黨支部書記牽頭組織實施,增強了村黨支部書記,尤其是不兼任村主任的村黨支部書記發展集體經濟的責任感。經過幾年的努力,全縣65個貧困村的集體經濟都有了較明顯的增長,有18個村的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了3萬元以上。經濟發展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就容易解決了,群眾的氣就順了,支部書記也好當了。
落實待遇,讓村支書不再“難留”
仁化縣屬于粵北山區,經濟不發達。工資待遇低、工作難度大是造成農村黨支部書記“難留”的癥結。針對這種情況,縣委積極探索激勵機制,靠事業和待遇留人。
一是落實工資待遇。以前由于工資待遇沒保障,使得一些村干部生活困難,工作積極性不高,有個別支書甚至村里想留也留不住。近年來,仁化縣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規定,全面落實村干部每人每月300元的補助,并規定各村可根據自身的實際,由村自籌資金發放一定的補貼。目前,全縣各村都能落實村干部待遇,最高的城口鎮東光村,村干部每人每月補貼可達900元以上,支部書記更是超過了1000元。在此基礎上,縣委還每年對各村進行考核,以此作為分配省市縣專項補貼的依據,提高村干部的待遇。
二是制定村干部退休制度。村干部任期是五年一屆(原來是三年一屆),若是落選,則意味著另謀出路。為解決后顧之憂,縣委制定了村干部退休制度,規定村干部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的,可向鎮申請退休,由鎮發放一定的退休金,保證了他們年老體弱時的基本生活費。
三是開展農村“十佳”支部書記評選活動。仁化縣在1995年至1999年,連續四年開展了“十佳”農村黨支部書記評選活動,促進了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今年4月又制定下發了新的“十佳”農村支部書記評選辦法,并規定對評選出的年度“十佳”農村黨支部書記,由縣委、縣政府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每人5000元獎勵;對連續三年或五次被評為“十佳”的,每月發放補助金400元;連續四年或七次被評為“十佳”的,每月發放補助金450元;連續五年或八次以上被評為“十佳”的,每月發放補助金500元。此外,對列入正式候選人而未被評為“十佳”支部書記的,作為“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給予一次性1000元的獎勵。這項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全縣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工作熱情,增強了事業心和責任感,很好地化解了農村黨支部書記“難留”的問題。
- 上一篇:平安和諧社區經驗交流
- 下一篇:非公黨建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