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之家自身建設體會
時間:2022-11-19 12:42:00
導語:三個之家自身建設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把給織部門建設成為“黨員之家、干部之家、知識分子之家”,是黨中央對組織部門的基本要求。要達到這個基本要求,必須從“情、責、利”入手,在增強親和力、提高戰斗力、激發驅動力上下功夫,努力地增強服務意識和本領,不斷地優化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形象,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
——以情動人,不斷增強“家”的親和力。大量的事實證明,能真正發揮團隊的戰斗力,才是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而要真正發揮團隊的戰斗力,具備強大的親和力是必不可少的,“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親和力的團隊,就是散沙一盤,絕對談不上什么戰斗力。要增強“家”的親和力必須從強化“四個一”入手:一是形成一個思想共識——“上下級是暫時的,朋友才是永遠的”。通過這個思想共識的形成,在組織部中營造一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愛護的氛圍,鼓勵同志們既重視建立同志間的真摯友誼,又重視建立朋友兄弟般的深厚感情。二是抓住一個關鍵——領導團結,不擺官架。領導是干部的榜樣,任何單位和部門,只要領導不團結,內部必然是四分五裂,幫派林立的。因此,要增強“家”的親和力,首要條件就是要領導團結,不搞拉幫結派,互相攻擊指責。另一方面,班子領導不擺官架子,對下屬和藹可親,也有利于上下級之間、干部職工之間團結和睦,如果領導干部整天擺著一副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面孔,只能使同志們敬而遠之,對培養和增強親和力是很不利的。三是堅持一項制度——“五問”親情制度。也就是始終堅持對家庭困難的干部經常慰問,對家庭出現變故的干部及時慰問,對夫妻兩地分居的干部經常過問,在重要節日(含干部職工的生日)進行祝賀慰問,通過慰問和過問,了解他們的情況,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增進干部與干部之間、干部與組織部之間的感情。四是營造一種氛圍——輕松快樂。要求每一位組工干部始終保持一種輕松快樂的心情,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始終保持一份輕松平靜的心情,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大起大落。要學會善待各種壓力,在壓力面前不要愁眉苦臉,束手無策,要想方設法化壓力為動力,通過強勁的動力推動工作,在工作的成功中享受快樂。要看得開功利,不要時刻斤斤計較于個人的利益,不要經常戚戚困擾于自己的得失,只要工作做好了,個人的去留升遷組織自會有恰當的考慮。
——以責催人,提高“家”的戰斗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潛能是巨大的,一般日常所激發出來的還遠不到十分之一。因此,有經驗的管理者都會想方設法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各人的潛能,更好地為工作服務。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壓責任、壓擔子,使各位組工干部肩上都有重擔,心理有一種工作壓力,再通過重擔和壓力,充分激發各人的潛能,化壓力為動力,努力想方設法完成組織交付的重任,從而提高工作的本領,提高戰斗力。主要做法有:一是不斷強化工作目標責任制,把科室的工作細化、量化,制訂成工作目標責任狀,由部領導與各科室簽訂,平時工作實績評價以責任狀簽訂的目標作為重要依據,以此為標尺,與經濟利益緊密掛鉤。二是工作進度細化上墻。根據各科室年初制訂的計劃,把主要工作條款化、細實化,制訂成逐月工作要點,把工作內容、要求、具體責任人,要求完成的時間、完成情況,每月上墻公布,無疑中起到了賞勤誡懶的作用。三是給每個組工干部壓重擔子。大膽地把一些較重大的事情交給組工干部獨立處理,培養他們組織協調的能力。如在去年抗擊6.21洪災中,我們大膽地把重任交給我部的幾位年輕干部,由他們分別帶領一組突擊人員守堤,結果這些同志表現很出色,成功地守住了自已責任段的防洪堤。之后,在重建家園中,個個都有任務,有聯系點,他們召開災民大會,給新村選址,籌集資金,幫助協調規劃辦證等等,歷經幾個月的磨練,不少組工干部成熟了許多,工作能力增強了許多。
——以利勵人,激發“家”的驅動力。組工干部也是人,不是不近人間煙火的天上神仙,因此,“用適當的待遇留人”始終是我們工作的原則之一,在實際操作中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政治待遇,一方面對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成績顯著的組工干部加以表彰,授予相應的榮譽稱號,另一方面對群眾公認能力較強,德才兼備的組工干部,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給予大膽的任用。二是提高經濟待遇,在條件允許和符合規定的前提下,把工作實績與經濟掛鉤,努力提高組工干部的經濟待遇,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三是盡力幫助每位組工干部解決家庭和生活上的難題,使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安心工作。如對夫妻兩地分居的干部,盡力出面協調解決工作調動問題,對父親身患重病急需醫治的干部組織捐款救助,解決燃眉之急等,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每位組工干部與部領導的距離,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
- 上一篇:組工干部三個之家措施
- 下一篇:三個之家四個能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