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領導作風建設學習體會

時間:2022-04-06 04:12:00

導語:基層領導作風建設學習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領導作風建設學習體會

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一定要加強團結、顧全大局,自覺維護全黨的團結統一?!边@是黨中央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根據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的實際情況,向全黨提出的一個很高也是基本的要求,對于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方面工作,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基層領導干部,無論在生活、工作上都貼近群眾,一言一行都在群眾的眼里,沒有一個好作風,就脫離了群眾,脫離了實際,什么事情也辦不了。

一、當前基層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表現

(一)以權謀私。一些領導干部,受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腐朽落后思想觀念的影響,理想信念動搖,革命意志衰退,背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抵御不住金錢的誘惑,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職權,謀取私利。

(二)失職瀆職。一些領導干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觀念淡漠,一門心思做大官,無志于干大事,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給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造成損失。

(三)大局意識不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借口地方和部門的特殊性,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顧大局。有些領導干部只顧自己,只顧團體不顧整體,不適當地強調本地區、本部門工作的特殊性,希望全局利益服從他們的局部利益,因而給全局造成了損害。

(四)學習意識不強。有的認為不學習照樣能夠干工作、不愿意用心學習,滿足于一知半解、淺嘗輒止。有的借口工作忙不去學習或者敷衍了事,把學習當作裝點門面而不是用來推動工作的現象,這些作法都是十分錯誤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二、當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思想滑坡。這是根本性原因。而信仰危機是其中決定因素,信仰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靈魂。一些領導干部出現了信仰危機之后,思想空虛,精神頹廢,行為懶散,忘記了黨的宗旨,而極力追求個人欲望的滿足。價值觀錯位是基礎,目前一些領導干部價值觀的錯位,導致公仆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衰退,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的惡性膨脹。

(二)監督不到位,導致少數領導干部容易出現生活作風問題。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干部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并且這些制度對加強領導干部的監督工作都作出了硬性規定,但在執行上缺乏應有的力度。在實際工作中,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監督較弱,忽視對領導干部事前、事中的教育和監督,領導干部犯了錯誤,往往用“秋后算賬”的方法處理,使監督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致使少數領導干部容易出現生活作風問題。

(三)懲處不力。這是關鍵性原因。一個時期以來,紀檢監察機關為了遏制腐敗蔓延勢頭,重視查辦大案要案,特別是經濟違法違紀案件,而對領導干部生活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過問不多,矯正不力,查處甚少;對引發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問題的潛在因素注意不夠,防范失當,處置欠妥。如對吃喝問題的查處收效不明顯,對干部參賭問題的查處時緊時松,等等。即使查案中發現這方面問題,往往未作深究,致使一些干部錯誤地認為:只要不出大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是不會因生活作風方面的小事找我麻煩的,導致一些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失檢,行為肆無忌憚。

三、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礎。只有使領導干部認識到生活作風這條線不能越、不該越,才能從根源上去除生活作風腐化問題。抓領導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勤政廉政教育。領導干部在走上領導崗位之初往往還注意學習,對廉政都具有較強的自信心,但時間一長容易被工作、成績等沖昏頭腦,疏于理論學習,淡忘宗旨,在糖衣炮彈的連續轟擊下,就會昏頭轉向。因此對領導干部的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教育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筑起牢固的拒腐防變思想道德大堤。要務必使領導干部清醒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做了受黨政紀處分,什么事做了是犯罪;務必使領導干部認識到“八小時外”確是領導干部的自由活動空間,但領導干部的雙重身份決定了他在任何時候都必須以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絕不可自比于一般群眾,絕不可放縱自己的言行。

(二)構建防腐“制度”是保證。制度建設是筑起拒腐大堤的保障。完善的制度,可以大大減小腐敗問題的發生,也可以保護領導干部免受腐敗侵蝕。抓制度建設是我們治理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問題的當務之急。

1、抓財政管理監督制度的建設。改革預算管理制度,積極推行部門預算;改革財政資金繳撥方式,健全收支兩條線制度;健全財政監督制度等,加強對單位財務收支的管理,控制領導干部生活腐化的財源。

2、抓權力運作制度改革,減少可作權錢交易的權力。改革審批制度、決策制度、權責制度、行政公開制度等。

3、抓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體系建設,促進各級領導主動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廉政建設。如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匯報制度”、“巡視監督制度”等責任制配套制度。

(三)監督懲處到位是關鍵。一方面,不斷強化監督。制度只有被貫徹落實,予以認真執行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力,而監督就是執行的推動力。監督是一種威懾,它能防止一部分領導干部不被腐化,也是消除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問題的關鍵。

1、加強黨內監督。生活作風雖在黨組織的視線之外,監督有一定的難度,但黨內監督是眾多監督中力量最強大、最直接的一種,有專門的組織力量,并且能夠組織調動其它監督力量。同時黨內監督要將生活作風同監督其它內容的各種方式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如將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列入廉政檔案內容、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內容、列入年度考核內容、列入定期的匯報內容、列入巡視的內容等。

2、加強群眾監督。這是最廣泛的監督。群眾監督的優勢在于大大延伸組織的監督視線。要監督好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必須發揮群眾的力量。

3、加強輿論監督。輿論監督是社會監督機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強有力的推動催化作用是其獨特的優勢,對相對“顯性”的生活作風問題的監督尤其有效。可以通過傳媒對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問題進行點評,對個案進行典型曝光,從而吸引群眾參與對領導干部生活作風的監督。

黨內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是互補的,只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嚴密無縫的立體監督網,才能使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置于全黨全社會的有效監督之下,才能切實減少和避免領導干部犯生活作風錯誤,才能使生活作風有嚴重問題的干部得到及時查處,純潔黨的肌體。

(四)加大懲處力度。懲處是監督的延伸,也是最具剛性的監督措施。對發現的問題不查處不打擊,所有的監督措施就會流于形式,因此務必要不斷加大懲處力度。要切實解決指導思想問題,在處理干部生活作風問題上,態度要堅決。要充分認識到生活作風腐敗的危害性、嚴重性,要下決心做到有腐必查,有腐必糾,并選擇典型向全社會公開曝光或內部通報,以儆效尤,形成強有力的威懾機制,促使領導干部不敢腐化。

(五)完善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和考核制度。干部考察結論缺乏應有的權威性,造成考察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不深入,談話對象不愿如實反映考察對象的缺點和不足,把實施監督曲解為不合作、難共事的現行觀念,使談話對象不敢如實反映考察對象存在的問題,最終導致考察失真。因此,必須完善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和考核制度。基本思路是:公開選拔干部,確保其有識才的慧眼、用才的氣魄、愛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公道正派,知人善任。把“積極倡導監督、大膽實施監督、支持保護監督”作為黨政領導干部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將領導干部履行監督職責的情況列為干部考察的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