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心愿活動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6 14:39: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微心愿活動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微心愿活動總結

篇1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fzxm8667”為你整理了這篇2021年單位元旦聯歡會活動心得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12月31日下午,單位元旦聯歡會圓滿落幕,至今歡慶場景揮之不去;節后仍不能釋懷,有所感慨,聊湊幾句是為記。

一是主題鮮明。元旦聯歡會以《逐夢七十年,放歌新征程》為主題,緊扣開啟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這個大方向,圍繞慶祝人防成立七十周年編排節目,暢想人防工作苦與樂和70年的輝煌;20個節目,分三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都有一個小主題,即《逐夢七十年,奮斗新征程》,《點贊我們人防辦》,《人防禮贊》;整體布局清晰,結構嚴謹,開場白和結束語都突出了奮進新征程主題。

二是內容豐富。這次聯歡節目內容豐富,有歌唱祖國、點贊人防辦、贊美“三創”成效、高揚人防準軍事化機關作風、抒發生活、團結進取、思念家鄉、展示青春活力、趣味互動、人防知識競猜等內容,如《團結就是力量》、《歌唱祖國》、《點贊我們人防辦》等。

三是形式多樣。有大合唱、小合唱、獨唱,有三句半,有集體走秀,有獨舞、集體舞,有口琴演奏、吉他演奏,有跳操、有朗誦,尤其是三個階段中穿插了互動競猜形式,使得聯歡會動靜相間、臺上臺下相承順暢,增添了有益性、娛樂性;主持人風格有范,輕松活潑,串詞貼切,轉場自然,引領著聯歡會洋溢著歡慶氛圍。同時,會場布景、舞臺設置都彰顯了喜慶色彩,烘托了形式與內容相得益彰。

篇2

一、領導重視,制定方案

本著既能讓全會職工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又充分體現“團圓過中秋、節儉倡新風”的主題,市總工會印發了《“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實踐活動方案》,要求市總各部室及機關全體人員要充分認識當前開展好“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市總工會召開班子碰頭會,專題研究活動內容,并將本次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二、豐富載體,內容翻新

本次“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實踐活動以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引導作用,精心設計開展活動項目載體,突出溫馨、團圓、節儉,開展了學雷鋒志愿服務、開展金秋助學、慰問幫扶困難職工等一系列活動。

(一)開展志愿服務,倡導文明新風。利用節日放假期間組織機關干部及下屬文化宮職工組成的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人員開展宣傳、關愛、慰問、幫扶活動,深入新火車站點開展衛生大掃除,改進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清除衛生死角,維持乘車購票秩序、宣傳文明新風。

(二)開展金秋助學,助力圓夢大學。中秋節前夕, 市總工會主席張香娥一行先后來到杜集區高岳辦事處博莊社區張啟明和任莊村家,詳細了解受助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并送去助學金及慰問品,勉勵他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刻苦學習,把黨和政府的關愛,轉換為發奮讀書的強大動力,努力以優異成績回報親人、回報家鄉、回報社會。今年市總工會共為235名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子女送去了助學金,為他們圓夢大學增添助力。

(三)實施“彩虹計劃”,關注困難女職工。按照“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實踐活動的安排,市總工會于9月初開展了“一助三送彩虹計劃”,對全市患大病的女職工進行了走訪慰問,為她們送去了節日的問候和來自工會組織的關愛與溫暖。大唐淮北發電廠女職工戚杰,患有尿毒癥,和有病的丈夫帶著16歲的女兒劉一清,居住在一間只有10平方米的職工宿舍樓,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張香娥主席把慰問金交給戚杰, 鼓勵戚杰要樹立信心,自立、自強,樂觀面對生活,同時希望她要靜心養病,爭取早日康復。并鼓勵其女兒一定要不怕困難,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成長為有用之才,要好好孝敬母親,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同時向她們家庭致以親切的節日問候,讓他們感受到工會大家庭的溫暖。

篇3

關鍵詞:校本課程 語文課外活動 規劃 問題

校本課程即以學校為本位,由學校確定的課程,是學校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實質上,校本課程是一種綜合學習的課程,各學科課程的知識可以滲透在校本課程中,校本課程也可以通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學校特色的活動來強化學生的學科知識,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些學科校本課程。

在校本課程中有效地規劃語文課外活動對于語文課內教學的實施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方面的語文課程資源”,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于將這些資源與語文學習結合起來,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相關活動來培養其創新意識,發掘學生潛質,促進學生個性化自主化發展,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這都與新課標所倡導的“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發展”,“構件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的理念相一致。

那么,如何在校本課程開發中規劃語文課外活動呢?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校地為本,使語文課外活動的規劃與學校、地方特色密切結合起來

我國地大物博,文化悠久,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自然資源,我們以山東曲阜為例,曲阜在歷史上是魯國故城,在文化上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自然資源上有沂河、尼山、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等,位于曲阜的中學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就要認真考慮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獨特的課程資源,具體到語文課外活動上可以參考以下安排:

1.曲阜擁有許多聞名世界的文化古跡如孔府、孔廟、孔林等,來此旅游的游客來自世界各地,學??梢岳弥苣r間組織學生通過義務為游客服務來培養自己的聽說能力,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

2.學??梢圆欢ㄆ诘慕M織學生走向大自然,走進名勝古跡,尤其是在學習完有關課文之后,因為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尤其是古代的文章都蘊含著濃厚的儒家思想,在活動中,老師最好可以適時地對課本有關知識進行拓展和引申,并且指導學生寫活動總結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文化素養和寫作能力。

3.校本課程要立足于學校,在綜合評估學校的具體情況之后,尊重學生個性,根據學校特點,組織特色化的活動,如:組織學生就有關儒家文化方面的問題進行演講,指導學生辦宣傳報介紹曲阜的風土人情,鼓勵學生閱讀儒家經典并幫助他們組織讀書經驗交流會等等。當然,曲阜只是一個個例,其他地區在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等方面會有很大不同,但基本的指導思想是一樣的。

二、充分調動教師參與課程資源開發的積極性,要鼓勵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積極參與到校本課程的開發和語文課外活動的規劃中來

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系統的課程,它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一樣都有一套完備的組織部分,包括內容目標、學習活動、評價程序,有時還包括學習材料、時間、空間和環境,同時,校本課程還是一個綜合課程,需要各科教師積極參與其中,所以,學校在開發校本課程時要鼓勵教師行使自己的課程設計權、課程開發權、課程研究權等權力。對于語文教師來說,要親自參與到對當地自然、文化、歷史資源的考察中去,結合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去發現和挖掘那些能夠有效地組織語文課外活動,最優化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資源,積極地向課程開發小組獻計獻策。語文教師尤其要積極參與到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寫中去,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教材進行加工潤色,這樣,也有利于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從而在語文課外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發揮充分的指導作用。另外,由于校本課程中的語文課外活動有時會在校外進行,并且在活動過程中要不可避免的與各種人群打交道,所以,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要負起責任來,力求把活動的規劃做到細致入微,把學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保障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有序順利進行。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和語文課外活動的規劃要以學校在讀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身體情況及其經濟承受能力

在城市,由于學生的知識較為豐富,家庭較為寬裕,學??梢越M織一些去收費景區游覽的活動,還可以訂購一些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的期刊,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個人博客或者學校自主搭建師生、生生相互交流的網上平臺。在農村,由于經濟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比較落后,而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較好,且能吃苦耐勞,學??梢越M織學生去田野里采風,去登山,在大自然中感悟生活,體味人生,鼓勵學生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指導學生自編報紙,自辦黑板報,將所學知識充分應用于實際。另外,在課程的編制及其語文課外活動的規劃和實施過程中要征求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選擇,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也不能采取強制參與的手段,應該采取自愿的原則,如果條件如許的話,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元選擇的機會。教師在指導過程中也要時刻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在學生比較迷惑的地方詳加解釋,在有些地方提醒學生進行記錄,并在最后指導學生寫出一片較好的總結文章,對于優秀作品可以推薦發表或在全校展示,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對其他同學起到激勵作用。

總之,如何在校本課程開發中規劃語文課外活動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的問題,并且,校本化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語文課外活動所呈現的新的趨勢和特點之一,而在國外,對于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漸趨成熟?!鞍拇罄麃唽⒄n外活動稱為室外活動的語言學習,認為它是語文課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不少地方開發了校本化的語文課外活動。每年8月,澳大利亞各地都舉行兒童閱讀周。孩子們按照本地人最喜愛的主人公形象裝扮起來,到書市與作家、插圖作家和出版商會面,參加故事會、戲劇表演等?!薄胺▏逃依變瘸珜У淖灾位顒咏逃ㄋ峁┑恼Z文課外活動設計方案是小組寫作――通訊活動:清晨,你讓孩子們練習寫作。把寫的東西讀給同學聽,通過表決方式,推選出最能表達共同心愿的文章,然后用法語寫在黑板上。每月發一個記事本,記錄有意義的事,選好的文章向校報投寄。與別的學校同學通信。參加到一個小組里,每到月底向有關學校寄出5份校報,不久即可收到來自5個不同學校的校報。這樣,班級里面就充滿著熱烈的氣氛。因為交換的不是幾份報紙,而是溫情、友誼和真誠?!眹獾囊恍┬1净恼Z文課外活動幾乎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充分聯系和利用學校與社區內的設施、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加強民族教育,審美教育和環境教育等?!蔽覀円梃b國外的經驗,積極吸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立足于實際,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在校本課程開發中規劃出特色化的語文課外活動,多方面,多渠道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