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自我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8 02:0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自我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校 評優評獎 激勵策略
1.高校評優評獎工作應起到的作用
1.1評優評獎工作應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從評優評獎目的來看,評優評獎是為表彰和鼓勵優秀學生的一種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因此,其設應該起到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但如果制度不健全,操作不當,便會對學生產生消極負面的影響,挫傷落選同學的自尊心,使一些未評選上的學生產生低期望效應,自暴自棄,認為反正自己與獎項無緣,而喪失對參與評選活動或班級活動的積極性。
從激勵心理來看,各獎項的設立和評選對經濟上尚未獨立的大學生而言,無疑具有巨大的誘惑,這不僅使對他們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他們生活上的負擔。根據大學生的這一心理,我們應該多思考如何增強該項工作的教育激勵效應,讓其真正達到激勵大學生的作用。
1.2促進學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
根據評優評獎的規則標準以及最終是否能評到獎這一過程,可以促進學生自身不斷反省,不斷進步。在評選過程中,學生認真對照評選標準,進行自我總結,通過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努力完善自己。這樣,評優評獎便能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并促進良好學風校風形成的作用。
1.3引導和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整個評選過程全員參與,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進行評選,讓學生從中學習公正客觀的態度,不拉選票、不弄虛作假,讓他們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榮譽,從而促進學生優良品德的發展。通過評選,讓學生明確學校激勵什么,抑制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看重什么,忽略什么,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明白,社會需要和認可的優秀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從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朝著這個目標和方向去完善自己。
2.高校評優評獎工作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2.1學生重復獲獎問題突出、獲獎面受限
盡管社會和高校對大學生設定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獎勵,如優秀學生獎學金、三好學生、伍達觀獎學金等,但這些名目繁多的獎學金都是在學生學習成績良好的基礎上評選,學習成績似乎成為了評選的唯一重要的標準,尤其是一些獎勵金額較高的獎項,嚴格設定學習成績,而學生成績在一定時間內是具有穩定性的,獲獎名額受比例限制,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基本會保持不變,這使得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重復獲得各種獎學金,而其他學生無緣參與,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獲獎面。另外,由于評獎評優工作中沒有明確規定不得重復評選,有的學生就堅決要求兼得獎項,從而導致在同學之間產生了一定的糾紛或矛盾。這使得評優評獎工作看似激勵表彰了優秀的學生,卻在本質上使得學生忽略了為人處世、集體利益、關心他人的優良品德,也使學生產生較強的利益心,這樣的結果違背了評優評獎的初衷,而這些問題將對學生今后步入社會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2.2評優評獎標準單一,導致學生單一價值觀
在評選過程中,評優評獎的標準過于看重學生成績,這就導致一些學生眼里只有學習成績和獎學金,放棄參加課外活動的機會,放棄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也放棄了培養自己綜合能力的機會,一心只讀圣賢書,認為只有學習成績才是最重要的,成績好了一切就好了,形成了一種單一的價值評判標準,這與社會多元化的評判標準和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如果學生沒有認識清楚這些問題,那么當他們走向社會時往往會很受挫。
2.3評優評獎機制不健全,影響評優結果不全面
評優評獎標準應全面考慮學生在學校里的各項表現,如參加活動情況、上課考勤情況、宿舍內務情況、綜合學習以及各類事件記錄情況等,而往往我們的學生系統只能反映學生的成績情況,對于其他情況卻無從得知,這必將導致在評選過程中評選標準單一的現象,雖然我們一再強調綜合考慮,但因為沒有監督機制,因此,無法實現真正的“綜合”評判,主要還是看學習成績,這使得該項工作的結果導向有失偏頗,無法達到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3.評優評獎工作中的教育激勵策略與方法
3.1全員激勵,限制重復獲獎,擴大學生獲獎面
評優評獎決不僅僅只是個別人或少數人的事,而是全體學生的大事。對學生的評價除了自身的評價外,還應充分考慮同學老師的意見,從多方面和多角度對學生做出評價,在評比過程中,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優秀學生,鼓勵后進學生。
根據“雪中送炭,而不錦上添花”的原則,應該明確規定學生獲獎的次數或者金額,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學生也得到相應獎項,進一步擴大獲獎面,這樣做可以讓學生不一味地盯著獎學金而忽視個人其他方面的發展,也培養了學生為別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的優良品德。
3.2評優標準多元化,與社會需要相結合,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學生群體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優勢或強項,因此,評優原則設定也應多元化,獎項類型應該豐富,讓每個人都能獲得評優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在自己的努力下能獲得獎勵,體會被認可的喜悅,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如前面分析,評優標準如果只側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過分單一,會嚴重誤導學生的價值導向,而就目前市場需要看,在校大學生是否能獲獎、評優已經關系到能否向用人單位證明自己優秀程度和勝任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而,評優規則將對學生自身價值評價產生重要影響,學生會將評優條件等同于市場認可條件,因此,學校評優應充分結合市場需要人才的標準進行標準設定,除了考慮學習成績外,也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品德,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為人處世態度等,并且以最終的綜合情況評定結果,引導學生認識到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在大學期間也應注重自我修養與綜合能力也的培養。
3.3完善學生系統綜合素質測評制度,全面記錄學生信息
針對學生系統只能單一反映學生成績情況這一問題,評選過程無從判定學生的參加活動情況和考勤情況等,這樣評選出的結果就缺乏一定的說服力和影響力了。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學生系統,全面記錄學生日常在校情況,如考勤、各項活動參與、宿舍內務情況、獲獎情況、專業證書獲得情況以及一些事件反映等等,將這些情況都作為評優評獎時的考評條件,通過評優標準的全面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4完善評獎評優制度,學院增設補充獎項
因為學校各項獎項均設定了一定的比例,有的獎項要求條件高、指向性強比例小,設置的獎項有限,因此,為了擴大獲獎面,針對大學生渴望被認可這一心理特點,建議各學院自身可以根據學生各方面特長條件增設一些獎項,如應用技術學院近兩年來設立了“大昌優秀學子激勵基金”,從各角度各方面分別設立了“科技創新獎學金”、“體育之星”、“才藝之星”、“職業技能獎學金”、“自立自強獎學金”、“優秀團隊獎學金”等獎項,這樣的做法,補充了學校層面設置獎項的局限性,多角度考察學生,結合學生不同的特點設獎,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激勵帶來的成就感,進一步強化了評優評獎的激勵作用。